返回

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年 (第3/3页)

不对,甚至听闻了一些更复杂的种植方法。不知道好不好,但绁布是有了,似乎确实很暖和。心中不大确定,又想到了皇后的某些手段,很畏惧的。能谏皇上,能谏皇太子,皇后的事,却不敢谏。当然,如果失败了,那可以大谏特谏。对皇后,朝堂中一半以上的大臣不抱有好感。于是默缄不作声,等着看热闹。

    武则天也没有多大信心,问了李威数遍,李威拍手保证产量。也只有于此,缲车无能为力了。然后又悄悄地塞给武则天一万缗钱。母亲大手笔,借用的是官庄与皇庄的地。这没有成本的,但这么多地,却不能象长安城外那片皇庄,集一庄之力,放在十几亩地上。想要产量,要轰动,必须高产。当然,母亲嘛,不怕什么大义,会让父亲忌讳,产量越高越好,最好每亩地能出五百斤皮棉。féi料,人工,甚至因为初net的乍暖还寒,又要草棚子保温,都需要成本。

    母亲雄心壮志,他是见识的。可是朝廷用度有限,手笔又大,如果nong得不好,影响产量。母亲会让群臣笑话,甚至许多大臣眼睁得多大的,正等着看母亲的好戏,然后再次“倒武”。武未必能倒掉,母亲会对自己怨恨,认为自己有意使她难堪的。

    武则天过了半天才问道:“你那来这么多钱?”

    “陆梁。他们到了江南后,并不是顺风顺水,儿臣说了一些好话,捐助了一些。本来儿臣想用来给朝廷的,只是想到母后引进了棉hua,会有许多用费,于是没有禀报父皇。”

    “这终是不好。”

    “母后,儿臣也知道不好,可不是儿臣去用,一旦棉hua推广了,千家万户有衣可穿,有厚被可盖,这是造福百姓,造福子孙的事。也是陆梁二人的心愿。”

    “他们心也不错,可惜了,只是商贾。”

    “商贾也有好人的,再如狄仁杰两位义nv,举止修养道德才学,就是世家子nv,也未必及。”

    听到狄好与狄蕙,武则天没有作声。过了好一会儿才说:“jiao了一半税,他们的利不是很厚,商贾终是以利为行的,以后的钱财,却是不能受。你是太子,做事需要xiao心些。”

    “是。”

    棉hua的事,有些遥远,种籽才下去,好坏不知。皇庄的多种经营,亦是很远,只看到xiaojīxiao鸭在一天天长大。苜蓿开始拨出青sè的幼苗,让山坡上开始出现一些翠意,甚至不知道用什么方法,nong来了许多鱼苗,倒进沼泽里。容易缺口的地方,用了密集的罗网拦了起来。但有些新方法的种植,又看出成果了。

    一些试验地里,油菜用了移载,就是xiao麦大麦,也没有用撒播的方法,踩了一个个洼坑,上足了féi料,jīng耕细作。有的州县多一些,有的州县少一些。都不多,开了net,长势就能看到。紫云英未必有多重视,轮种也未必有多少农民听得进去,但对农家féi重视起来。于是,朝廷饲养马匹的马粪,便有许多人求。

    现在还没有普及,即使看到效果了,普及在这个时代更慢,没有十年八年,未必有成效。可是就象初net的暖风,似乎带来了一片生机。

    又不似前几年,没有听到什么灾害。朝廷开始宣布了一件事,让太子左卫副率梁积寿为姚州道行军总管,以讨叛蛮。但对吐蕃依然愁眉不展,并且姜恪在凉州,本来年已高,又有病,再加上担心,病死了。百姓便有流言,说是姜恪让吐蕃人吓死的。于是朝廷的耻辱又重了一份。

    李威听到后,不置与否。朝廷为此愤愤不平,可他知道的不多,但知道耻辱才刚刚拉开,以后大败会越来越多,当然,也有胜利,可象唐初那样,战无不胜,大不可能了。

    而这一切,有一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府兵制的败坏。如果有了足够的永业田,保后顾无忧,再有足够的赏赐,府兵制不败坏,唐朝雄兵还是jīng悍的战士,还会谱写汉族的辉煌。

    做到这一点,需要田,朝廷还要有足够的财富。

    因此,现在他所做的,看似不重要,影响却很深远。

    不想表功,只是看到百姓对他的厚爱,尽一份心。但对自己来说,保住xìng命,却才是最重要的。

    日子过得似乎很安定,手中的钱很多了,给狄仁杰的钱,狄仁杰未用,保管下来,留作万一预备的。但剩下的钱越积越多,就是跑路了,也不会担心。这才是底气

    与父母关系融洽了一些。

    就在这时候,父亲突然下了一道奇怪的圣旨,让他回长安继续监国。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