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一节-第二十五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一节-第二十五节 (第2/3页)

的笑意“要不了多久长公主和朝中的大臣们就会现危害到社稷兴亡危及到他们生命安全危及到他们利益的不是我而是这位他们极力扶持的丞相大人。”

    田畴霍然醒悟心神震颤。难道大将军要杀李玮?

    “仲渊是不是还要杀更多的人?”李弘问道。

    “长公主对《田律》的相关条款做了解释丁立和朱魭两位大人已经被释放了。”田畴说道“但李玮大人依旧步步紧逼非要长公主交出手中的权力所以短时间内李玮大人手里的刀估计停不下来。”

    “好好啊……”李弘低声说道“这个丞相的位置是仲渊自己挣来的能不能保住就看他自己了。但我相信他除非他自己不愿干否则没人可以把他推下去。”

    田畴惊讶地望着李弘想说什么又忍住了。

    “我知道你看不惯仲渊的行事作风但在中兴大业推进之际的确需要他这样的人在朝堂上冲锋陷阵做我们不敢做的事否则大汉何时才能中兴?”李弘叹了一口气“仲渊如愿以偿了希望他不要让我失望。”

    田畴脸上露出了一丝不屑之色“如果不是大将军暗中相助给他调兵手令他敢如此嚣张?”

    李弘笑笑“六月的时候飞燕曾书告于我叫我回来扭转局势否则他将出手。我当时回书告诉他出手可以但不能出兵。因为他只要做出兵变态势仲渊就知道自己已经面临绝境他只有誓死一搏才有一线生机他会迅扭转局势。这么多年了仲渊的本事你还不清楚?当年我们到北疆的时候他才多大年纪?还不是把董卓玩得团团乱转?其实仲渊即使没有那道手令他也一样能说服何风出兵栎阳。我把何风留在京师难道仅仅是因为他作战勇猛吗?”李弘笑着连连摇头“子泰你知道吗?那道手令三年前就没有效力了我之所以一直没有拿回来不过是想告诉仲渊我相信他而已。但现在看来他还是不相信我他竟然杀了那么多人……他杀人和我杀人有什么区别吗?”

    田畴目瞪口呆“李玮竟敢谋逆?”

    “所以我说我们需要仲渊在朝堂上冲锋陷阵做我们不敢做的事。”李弘淡淡地说道“如果换作飞燕和你敢这么做吗?”

    “何风也敢出兵?”

    “何风有什么不敢?他和袁术是一样的人。过去他敢杀我现在难道还不敢擅自出兵?”李弘说道“当年何风在京城里混的时候我还不知道在哪呢?他在何进手下混了那么多年什么没见过?这点阵仗对他来说算什么?”

    田畴呆了片刻自嘲一笑“我看错了何风。”

    “你不了解他的过去但仲渊了解我也了解。”李弘笑道“想当年我们从京城抢筱岚的时候多亏了袁术和何风的帮忙当时他们把曹操打得狼狈不堪。”

    田畴失声而笑“大将军是否连夜去栎阳拜见天子和长公主?”

    “不等两天等长公主和仲渊和好如初等新官制下旨颁行了我就去栎阳。”

    第二卷乱世豪雄篇第十一章长河落日第二十三节

    车骑将军麴义、右卫将军赵云、后将军玉石、左将军颜良、武卫将军文丑、镇军将军张白骑、宁朔将军樊篱、护军将军贾诩、虎威将军司马懿等人于城外十里处相迎。

    众人稍加寒暄后麴义低声问道:“你不去栎阳拜见天子和长公主?”

    “过两天再说吧。”李弘说道“现在长安局势稳定天子和长公主都很安全我没必要到栎阳插上一脚。我有我的事。”

    众人疑惑地望着李弘。大将军语含怒气似乎对眼前的局势极为不满。众人不敢说话默默地站在四周。

    “书告右将军杨凤和北军诸将还有武威将军梁百武请他们明日到大将军府议事。”

    众人脸色微变气氛即刻紧张起来。

    “我这次回长安主要是为了明年征伐西疆的事。”李弘看看众人用力挥了一下手“朝廷的事我不想管也没那个本事管随他们去吧。”

    诸将面面相觑惶恐不安。

    “子龙丞相大人怎么样?”李弘望着赵云问道。

    赵云神色黯然躬身回道:“他病了……”

    李弘叹了一口气“一夜之间几千颗人头落地老朋友纷纷死去命丧黄泉这个打击实在是太大了。他能撑到现在不容易啊。走带我去看看他。”

    蔡邕看到李弘突然出现极为吃惊挣扎着想坐起来。李弘急行几步把他扶住了“老大人还是躺着吧。听说你病了我马不停蹄就来了。你还好吗?要不要派人通知大知堂尽快寻找襄楷大师?”

    “他既然走了就不会再来了。”蔡邑摇头苦叹“还是他逍遥自在啊。”

    李弘坐在榻边抓着蔡邕的手小声安慰道:“等到老大人把身体养好了也能象襄楷大师一样……”

    “不可能了我活不了几天了。”蔡邕打断了李弘的话脸上的笑容带着一股浓浓的悲凉“你到栎阳见到殿下了?”

    “我刚刚回来。”李弘说道“我打算过几天到栎阳。河西战事很快就要结束阎柔的大军在冬天来临之前可以全取河西。这样我们西征凉州的条件基本具备不出意外的话明年春天我就可以率军西进了。”

    蔡邕若有所思地望着李弘半天都没有说话。突然他明白李弘为什么提及襄楷大师了虽然自己也曾研习黄老之学但直到这一刻才领悟到“道法自然”的精髓所在。自然无为自然无为啊。蔡邕豁然开朗。

    李弘滔滔不绝地说着谈到塞外的屯田戍边谈到胡族部落的南迁谈到大漠上的美丽风光。蔡邕静静地听着兴趣盎然有时候也插上几句话。两人就象一对分别多年的老朋友相见甚欢其乐融融早把朝堂上我虞尔诈丢到了脑后。

    天黑了李弘起身告辞。

    “我一直有个心愿……”蔡邕斜靠在榻上笑着说道“过去我以为自己死前一定能看到……”

    李弘躬身为礼“我受先帝重托拱卫大汉即使粉身碎骨也要把大汉完整地交给天子。”

    “完成先帝的重托重振大汉是你应该做的我也相信你能做到这不是我的心愿。”蔡邕摇了摇头“长公主为大汉的中兴付出了很多很多她应该得到上天的恩赐有个幸福的归宿。当年先帝让她带着遗诏到北疆找你一是为了拯救大汉二是想把她托付给你请你代为照看但你做到了吗?”

    李弘心中一颤脸上不禁掠过一丝痛苦。

    “子民我活不了多少天了……”蔡邕缓缓说道“人老了都很贪婪都想没有遗憾地死去你能帮我完成这个心愿让我安安心心地闭上眼睛吗?”

    李弘想了很久终于点了点头“我答应你我会遵照先帝的嘱托一直守护着她直到她得到自己的幸福。”

    ****

    栎阳。

    八月二十九栎阳宫中的长公主和大臣们都在焦急地等待大将军的到来但田畴带回来的消息却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大将军直接返回了长安城而且紧急下令在京将军们即刻赶到大将军府军议。

    大将军想干什么?

    长公主和大臣们度过了一个漫长的不眠之夜。

    八月三十日上午长安城再传消息大将军回到长安城后先去看望了蔡邕老大人然后又去拜访了刘和大人。深夜他又亲自赶到廷尉府大牢探视了被羁押在牢中的前将作大匠董昭和刘翊、许汜、王楷、万潜等奉旨回京的各地郡国大吏。凌晨大将军回到府邸后张温老大人的夫人闻讯前往拜见恳请大将军救助蔡瑁。大将军当即出府亲临馆驿安抚襄阳特使。

    董昭是兖州人是前河内太守张扬的长史。张扬归顺朝廷后出任云中太守至今而董昭却被大将军征辟为两府从事屡受朝廷重用。他和张邈、陈宫等大臣是至交好友又曾建议朝廷恢复五等爵位制所以他虽然和北疆系靠得很近但同样受到了牵连。大司马徐荣极力为其开脱认为他在中原大战和重建长安城的过程中都建有功勋深为大将军敬重和信任对他的处置要慎重。再加上他弟弟北海国相董访尚未回京所以他的案子就被拖了下来。此刻大将军回京后亲自赶到廷尉府大牢探视董昭无形中就是对朝廷的一个暗示。

    大司农李玮、尚书令崔琰、治书御史郗虑、廷尉丞陈好、京兆尹余鹏紧急会晤。

    大将军滞留长安城探视蔡邕、董昭等人的意思很明显。他对朝廷借助谋刺天子一案大肆诛戮大臣极为不满。大将军的态度在众人意料之中。此案牵连越广杀得越多大将军承担的罪名就越多对大将军声誊的影响也就越大。他当然非常生气了。

    “目前的情况在我们预料之中。”李玮说道“长公主想尽一切办法拖延时间以便等待大将军回来挽救局势。太傅、大司马和太尉等人也是想方设法控制诛连范围以便在保证自己利益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平衡朝堂权力阻止我们控制朝政。我们则按照原定计策把刺杀天子案和谋刺大将军案联系在一起牵连更多的大臣以此来逼迫大将军站在我们这一边帮助我们削减和制约皇权。此次官制修改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与此同时太傅杨彪、太尉荀攸、大鸿胪袁耀和光禄大夫钟繇等人也在秘密商议。大将军不到栎阳却在长安城召集军中将领议事显然是进一步威胁长公主和朝廷有意帮助李玮坐上丞相的位置。他到廷尉府大牢转了一圈未必就是想结束谋刺天子大案也许他是在警告我们该低头的时候要低头不要和他对着干。

    太傅杨彪提议放弃争夺丞相的位置转而联名上奏支持李玮出任丞相但前提是重新起用尚书台以此来制约李玮权势的膨胀。杨彪认为这个建议既能让长公主满意又能让大将军满意同时又能进一步巩固关洛和颖川士人在朝堂上的权势一举三得。

    长公主府长史筱岚和大司马徐荣被长公主召到金华殿。

    长公主极为愤怒。大将军回到京都竟然不来拜见天子骄恣枉法到了极致。她质问徐荣大将军滞留于长安城召集在京将领军议是什么意思?现在到底是征伐西疆重要还是解决长安危机重要?他这算不算公开威胁我?我现在有充足的理由认定长安危机就是他蓄意制造的他的目的是什么天下皆知。

    徐荣惶恐不安无从辩解。

    “你立即到长安去叫他即刻来栎阳否则后果自负。”

    徐荣告退急驰长安。

    筱岚低声劝解“殿下你要相信大将军。这么多年了他是什么样的人你难道还不了解?”

    “人都会变的。”长公主冷森森地说道“当年董卓进京的时候他的理想是诛杀奸阉重振朝纲他可曾想到自己会摧毁社稷?”

    筱岚望着痛苦不堪的长公主哑口无言。此次大将军回到长安后一反常态不但不来觐见反而以征伐西疆为借口召集将军们议事让京都局势愈紧张对长公主形成了巨大的威胁。

    “传话太傅大人我要见他。”长公主断然下旨。

    太傅杨彪匆匆见驾他不待长公主说话先递上了奏章力荐李玮出任丞相。

    长公主气得把奏章往案几上一丢怒目而视想骂却骂不出口。杨彪已经老了须斑白腿疾也一直未好走路一瘸一拐的。如今他苦苦支撑在朝堂上不是因为他贪念权贵而是朝廷的确需要他不让他回家养老。为了大汉的中兴他也算是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了实在不能怨怪他什么。

    “将来怎么办?”

    杨彪沉吟良久缓缓说道:“儿孙自有儿孙福将来的事就由他们去操心吧。”

    长公主气苦甩袖而去。

    大汉国元平元年(公元2o3年)九月。

    九月初一天子下诏拜李玮为丞相张燕为太尉荀攸为御史大夫。

    同日大司马徐荣独自返回栎阳带回了大将军的奏章。

    大将军上奏天子和长公主今长安局势稳定而西疆局势愈混乱臣身负拱卫社稷之责当尽力筹划平定西疆戍守京畿之策。待臣和军中诸将议定征伐西疆之策后即赴栎阳呈奏。

    九月初二太傅杨彪、丞相李玮、太尉张燕、大司马徐荣、御史大夫荀攸五位大臣相聚议事商讨官制修改方案。

    九月初三五位大臣联名上奏。

    大汉自孝和皇帝以来皇统屡遭断绝之祸不得不从宗室之中挑选贤良予以承继。为了让天子早日主政朝廷依周制将天子冠礼定在十三或十六岁。如按此惯例则当今天子六年后将行冠礼正式主政。六年时间转瞬即至。为了确保中兴大业的持续推进确保朝堂的持续稳定臣等建议将天子和尚书台迁至未央宫由辅弼大臣辅佐小天子逐渐熟悉朝政参予国事处理。而殿下则和中书监居于栎阳宫掌控全局。

    长公主当即气倒。

    大臣们为了平衡朝堂各方权力当真是不惜一切代价削减和制约长公主的权柄。

    李玮做了丞相北疆人最大的目的达到了那么总要让点步让长公主和朝堂上的其它势力也能心满意足。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同意长公主的意见让尚书台和中书监平分权力。但李玮担心长公主和关洛、颖汝士人串通一气架空中书监权重尚书台最后自己白忙活一场到时连外朝的相权都要给长公主抢回一部分。如果中兴策略再度生畸变朝堂再度爆争斗不要说解决六年后的危机了就连这六年内的危机都难以控制。所以他断然决定把天子和尚书台迁到长安城未央宫尚书台由辅弼大臣们共领国事共商最大程度地控制权柄。

    如果这个建议得以实施长公主的权柄将被严重削弱除了一些国政大事长公主基本上很难干涉朝政了。天子在长安完全依靠辅弼大臣处理国事尚书台基本上失去了作用。外朝的权柄将急剧膨胀这非常有助于以丞相为的外朝大臣们牢牢掌控中兴策略推动中兴大业的持续展。按照这个方案朝中有六位辅弼大臣大将军仅仅是六位辅弼大臣中的一个他的权势将得到有效制约这对小天子六年后顺利主政的好处不言而喻。另外朝中各方势力都和小天子捆在了一起为了能在小天子主政后的朝堂上立足大家必须尽可能稳定朝堂尽可能互相妥协设法制衡朝堂上的权力以便给自己攫取最大的利益。

    这个建议最大的弊端就是由六位辅弼大臣主掌国事一般来说这会让朝堂上的斗争更加激烈。但从目前六位辅弼大臣的构成来看北疆人占据了四席其中权力最大的丞相掌握在北疆人手里也就是说北疆人实际上完全控制了朝政。四位北疆系的辅弼大臣中北疆武人又占据了三席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朝堂的稳定中兴策略的稳定。

    这时候唯一能影响朝堂稳定的就是长公主了。长公主如果调整了六位辅弼大臣的构成让北疆人失去对朝堂的控制权那么朝堂上就很难稳定了。

    长公主控制了辅弼大臣等于控制了天子和朝堂她可以继续把持权柄可以在天子十三岁主政后依然牢牢控制权柄。等到天子二十岁了她会不会遵守约定把手里的权柄全部交出来?从历朝历代后宫主政的历史来看似乎这种可能性太小了一般都是不死不交权啊。

    谁能制约长公主这最后的也是威力最大的权柄?那只有大将军手里的兵权了但大将军的兵权在这个方案里被一分为三他现在不过是六位辅弼大臣中的一个他过去的故吏李玮比他的权力要大上很多。如果他利用自己的威信、声望以及自己对军队的实际控制来强行制约长公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等于凌驾于大汉律之上。这是大臣们不愿看到的对天子和朝廷同样是个可怕的威胁。

    所以大臣们毫不犹豫把小天子迁到了未央宫事实上形成挟持之势变相威胁长公主。

    皇统的安全正是长公主的致命要害。

    前年大将军把天子请到洛阳战场已经充分验证了这一点。这一次大臣们不过仿而效之而已。

    长公主可以不答应。但现在大将军拒绝到栎阳坚决站在大臣们的背后和大臣们齐心协力胁迫长公主尤其在这份官制修改方案呈奏之后。大将军事实上也被逼到了毫无退路的地步他只有逼迫长公主就范把天子和尚书台迁到未央宫否则他只有帮助长公主举起屠刀把朝堂上这些试图挟持小天子公开抢夺皇权的大臣们一一砍倒。

    大将军当然不会做出这种人神共愤之事。

    长公主束手无策激怒攻心终于躺倒了。

    长公主不能理事小天子出来了。

    太傅杨彪前期的教育挥了惊人的效果。小天子对大臣们的奏禀没有什么太多的认识什么吕后干政孝宣皇帝忧郁而死诸皇子纷纷毙命什么窦太后把持权柄孝武皇帝忍气吞声一事无成等等他都没有清晰的概念。在他看来迁到未央宫最大的好处是自己可以脱离长公主的看护自由自在地玩耍了。在自己恢复了自由的同时还能避免大臣们嘴里说到的将来可能爆的人伦惨祸何乐而不为?他愉快地答应了。

    小天子在大臣们的嘱咐下跑到长公主病榻前哀求。他不知轻重把吕后干政、窦太后把持权柄等事稀里糊涂地说了出来。长公主气得差点吐血她抱着小天子痛哭流涕“你知道孝文皇帝是如何继承皇统的吗?你知道孝宣皇帝是如何坐上皇帝宝座吗?你知道你父皇为什么能承继大统吗?皇帝的家事一旦变成国事你还能决定自己的命运吗?”

    小天子不懂他彻底糊涂了只好抱着自己的姑姑陪着她流眼泪。

    “姑姑朕到长安去一趟把大将军请来你看好吗?”小天子可怜兮兮地问道。

    长公主摇了摇头伤心欲绝“我死了他就会来了。”

    小天子大骇退出金华殿后立即手诏大将军姑姑要死了请大将军来。

    ****

    九月初三晚大将军接到了鲜于辅的书信。

    朝廷的官制修改方案完全出了大将军的预料这让他措手不及一个人坐在书房内苦思对策。

    鲜于辅在信中忧心忡忡他认为李玮此策极为不妥。表面上看朝廷削减长公主和大将军的权力是为了将来小天子能顺利主政但实则是李玮拿小天子做挡箭牌大权独揽。太傅杨彪、御史大夫荀攸没有表示反对意见这很正常因为这方案符合他们的利益。而大司马徐荣和太尉张燕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问题就严重了。如果将来他们两人心生掣肘之意大将军在国政决策上的影响力将大大减小。

    鲜于辅告诫大将军皇权和相权的制衡是必要的但现在朝廷拿出的这个新官制严重损失了皇权对社稷稳定极为不利。虽然六年后小天子主政危机重重但如果为了让小天子主政而不惜损害皇权损害朝堂上的权力制衡实在是一种短视之举其后患无穷。目前小天子太小国政决策权还是掌控在长公主手中较为妥当免得将来权臣当道祸乱社稷。

    九月初四凌晨朝廷草拟的官制修改方案送到了大将军府。大将军召集傅干、王凌、司马懿、蒋济等人商议。

    傅干考虑良久叹了一口气“朝廷如果实施这个官制的确有利于六年后小天子顺利主政。但问题是目前兵权事实上是控制在大将军手里而且这几年大将军还要频繁征伐兵权不能交。这样六年后就算小天子主政了长公主也不会交出手中的权柄因为她是唯一可以制约大将军的人了。退一步说就算六年后大将军把兵权全部交给了天子但在外朝大臣牢牢控制朝政的情况下十三岁的小天子又如何确保兵权不失?所以长公主六年后不会交出权柄除非小天子长得更大一些并且确保了手中的兵权而相权又得到了有效的制约否则这危机将一直存在。”

    司马懿也表示了相同的看法。“目前形势下这份官制修改方案显然不合时宜。一旦大将军率军出征盛怒之下的长公主必然反击。这不但不会减少朝堂上的争斗反而加剧了朝堂上的危机。”

    王凌则不以为然“丞相大人之所以敢拿出这个方案一是目前得到了大将军的支持他有恃无恐这个机会不可错过。二是他考虑到北疆人控制了朝政在徐荣和张燕两位大人都成为辅弼大臣的情况下长公主即使想动先也要考虑到军队的稳定。此次危机长公主既不敢信任虎贲羽林又不敢信任南军那她还有什么倚仗?事实上她离开了大将军的支持就没有任何实力。”

    蒋济则非常谨慎“此次危机后北疆人大量涌入朝堂尤其是北疆武人的入朝将给朝堂带来很大的冲击。而北疆武人要想在朝堂上立足并拓展实力尚需时间而且这段时间还比较长。我们可以想象在这段时间内京城也罢各地州郡也罢武人和士人之间的明争暗斗将极为激烈这对北疆武人扎根朝堂非常不利。此刻如果北疆武人能得到长公主的信任和支持形势将大为改观。”

    “有一点我不知道诸位大人是否清楚北疆武人入朝对天子将来顺利主政顺利接手和巩固兵权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我认为目前大将军应该支持长公主以便保持朝堂上皇权和相权的制衡这对保证武人入朝并在朝堂上站住脚极为重要。”

    蒋济的话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认可。但现在的问题是此次长安危机是因为长公主在招抚叛逆上采取了错误的策略而引起她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她的威信已经受到了严重打击而大将军也已经做足了支持朝廷修改官制的姿态。如果此刻大将军突然一跃而起维护长公主指责朝廷的种种不是推翻朝廷拟定的官制修订方案岂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子自损威严?另外大将军还要设法救出董昭等十几员大吏还要利用赦免襄阳特使的罪责来安抚南方叛逆以便集中兵力西进平叛这些都需要和朝中大臣们商量协调需要他们结束谋刺天子案的追查。如果双方闹僵尽快稳定朝堂就是一句空话。

    用什么办法才能做到既保住长公主手中的权柄又能满足朝廷的要求?

    九月初四上午大将军接到了小天子的手诏。他叹了一口气什么话也没说。

    九月初四下午大臣们联名来书督请大将军即刻赶到栎阳主持大局。长公主虽然病倒了但国事不能耽搁需要尽快议定。

    大将军头痛欲裂把自己关在书房内苦思冥想。

    ****

    长公主不吃不喝以死抗拒。

    小天子急得团团乱转在金华殿里上蹿下跳一筹莫展。突然他想到了筱岚。自己从小是喝筱岚的奶长大的筱岚算是他的乳母也是最早的老师向来是有求必应。而且和姑姑的关系特别亲请她来劝劝或许有效。小天子纵马出宫跑到馆驿去找筱岚。

    筱岚苦笑把小天子抱在怀里脸贴着脸泪水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不是臣不去而是臣去了也没用啊。殿下是心死了所以……”

    “姑姑的心死了?”天子很奇怪“没有啊。她抱朕的时候朕还听到她的心在跳啊。”

    筱岚想了一下小声问道:“陛下你知道殿下最喜欢谁吗?”

    “当然是朕了。”小天子指了指自己的鼻子非常认真地说道“姑姑最喜欢朕了。”

    筱岚忍俊不禁嘴角掀起一丝笑意她怕天子看见急忙假装抹眼泪掩饰了过去“还有呢?殿下就喜欢陛下一个人吗?”

    “还有……”天子犹豫了一下四下看看然后把嘴凑到筱岚的耳边压低声音很是神秘地说道“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啊这是姑姑的秘密只有朕一个人知道。”

    筱岚很严肃地点了点头。

    “姑姑还喜欢大将军。”小天子生怕别人听到了似的声音特别小“这次大将军从塞外回来也不来看她也不给她礼物把姑姑气坏了。这几天姑姑常常一个人流眼泪特别伤心了。”

    筱岚“哦……”了一声一脸的惊讶接着轻轻拍了一下小天子的后背“那你还跑到这里来?你应该留在殿下身边安慰安慰她。”

    “怎么安慰?朕请大将军来栎阳大将军又不来朕有什么办法?”

    “嗯……让臣想想……”筱岚皱着眉头想了很长时间突然一拍手“有了……”接着她从怀里拿出了一个精致的小香包“陛下知道这是什么吗?”

    小天子疑惑地抓了抓脑袋。“这不是香包吗?”

    “错了。”筱岚故作种秘地说道“一个女子和一个男子倾情爱慕就互相交换这贴身的香包所以它又叫定情之物。”

    小天子眨巴眨巴眼睛恍然大悟接着又想起什么遗憾地说道:“可惜大将军身上没这个东西否则朕就把姑姑身上的香包偷出来送给大将军然后再把大将军身上的香包要回来给姑姑……”

    “陛下真聪明……”筱岚笑靥如花兴奋地在小天子的额头上狠狠亲了一下“陛下太聪明了。”

    筱岚这么一夸小天子立刻乐得心花怒放忘乎所以地说道“大将军没有香包也没关系他送了姑姑许多礼物姑姑也应该送给他一个。朕这就回宫把姑姑的香包偷给大将军大将军看到了姑姑的香包后肯定会飞马而来……”

    小天子站起来转身就跑跑了两步他突然又转身跑回来在筱岚惊诧的目光中一把抱住筱岚在她脸上用力亲了一下“谢谢娘……”

    ****

    九月初五黄昏大将军到达栎阳。

    威武将军何风忐忑不安率众相迎。大将军给了他五个大字“不错干得好。”何风顿时如沐春风浑身轻松掉头跑回军帐睡觉去了。这一个多月来他寝食不安没有一天晚上安心睡过觉。

    太傅杨彪、丞相李玮等大臣在城门处相迎。大将军和众人一一寒暄然后和李玮同乘一车直奔栎阳宫。

    “大将军……”李玮坐直了身躯拱手想解释一下李弘笑着摇手阻止了“仲渊你是丞相了不要这么客气吧?我还是那句话你要相信我无论何时。”

    李玮感激涕零也不理李弘的阻止毕恭毕敬地深施一礼。

    “你催我到栎阳来想让我帮你什么?”

    “你现在来摆明了就是要我让步嘛。”李玮笑道“如果你能早来两天形势就完全不一样了。”

    “有些事不能急要慢慢来……”李弘说道“现在整个朝廷都在威逼长公主让她感觉所有人都在背叛她这会适得其反欲则不达啊。”

    “不这么做殿下怎会相信你?怎会依赖你?”李玮一语双关地说道“长公主现在就象一头愤怒的老虎要想让她安静下来恢复理智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她牢牢抓住你。如果她能就此恢复理智何尝不是社稷之福?”

    “她有她的想法。”李弘不动声色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

    “大汉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是因为北疆人和北疆的军队她不应该忘本她不应该忘记在大汉即将倾覆的时候是谁力挽狂澜把大汉又重新扶了起来。”李玮的语气带着明显的不满。

    李弘脸色微沉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们生是大汉的人死是大汉的魂重振大汉是我们大汉人的本份她何曾忘本?”

    李玮表情一滞眼里闪过一丝惧色惊愣无语。

    “你给我一个底线。”李弘盯着李玮冷声说道。

    李玮犹豫了片刻然后非常坚决地摇了摇头“新官制就是底线。”

    “你这是在逼我。”李弘的声音更加冷了。

    “我没有退路了朝廷也没有退路了。”李玮盯着李弘针锋相对。“大将军皇家没有家事只有国事。大汉四百年来皇统屡遭劫难症结就在这里。皇权和相权失衡选择皇统成了皇家的家事外朝根本无权参予这如何保证皇统的贤良?皇统出了问题律法又有什么用?制度又有什么用?我们回过头去看看四百年的大汉只要皇统出现问题大汉就要遭受一次磨难百姓就要遭受一次痛苦。难道大汉中兴后我们还要再走同样的老路?”

    “皇权是要制约朝堂上的权力是要制衡大汉律法也的的确确需要竖立起绝对权威选择皇统更应该是国家大事但根据新官制皇权和相权完全失衡你又如何保证将来的皇统绝对不会出问题?你凭什么保证?”李弘连声质问。

    “我最起码要保证我这一代人不会因为皇统选择的失误而成为葬送社稷的罪臣……”李玮激动地说道“我希望大将军能带着显赫的功勋和无上的荣耀安安静静地死去我希望自己死了之后不会被开棺焚尸不会成为遗臭万年的罪人。我希望所有为中兴大汉而流血流汗的将士们希望天下所有的生灵都能过上一段平安而快乐的日子。我这个要求不算高吧?”

    “皇权是要受到制衡但不是现在是天子主政之后是长公主离开朝堂之后。想想当年的吕后她正是因为自身的功勋镇制了满堂文武正是因为手握权柄而为所欲为。她拒不交权直到死了之后才把一个烂摊子丢给了一帮老臣。难道这个教训还不够深刻吗?前车之鉴后人之师看看今日的长公主如果再不制约她如果再不限制她的权柄我们还有多少天可活?我可以在此断言只要你活着她就绝不会放弃手里的权柄。无论小天子多么英明她都绝不会放权。要我说原因吗?需要我给你解释吗?”

    “现在你要我放弃新官制要我把权柄还给长公主你知道后果是什么?只要你带着大军挺进西疆这长安城立即就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我们死了你活在世上的日子还有几天?你不造反有人会造反有人会把刀架在你脖子上逼着你造反。”李玮挥动着手臂斩钉截铁地说道“这条路既然走了就没有回头路无论你怎么逼我我都绝不后退。”

    李弘怒视着李玮一言不良久脸上才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你小子做了丞相了果然不一样厉害……”

    吕布看到李弘不知为什么眼眶一红泪水竟然不听使唤地滚了出来。

    李弘心中酸楚一把抱住了吕布在他肩膀上用力捶了几下“兄弟谢谢你了谢谢……”

    “如果我能留条性命我想到大漠去。”

    “大军马上就要征伐西疆了你随我去战场吧。”李弘的声音有些嘶哑“将来如果你我都还活着我们一起去大漠为大汉戍守边疆。”

    小天子张开双臂一路高叫着从高高的台阶上飞一般冲了下来。

    李弘稍一弯腰把他抱了起来“陛下长结实了。”

    “爱卿说话不算话。”

    “从何说起?”

    “爱卿说过只要出去打仗就把朕带着可爱卿这次没带朕一个人不声不响地就跑了。”小天子撅着小嘴很不高兴地说道。

    “这次不是去打仗是给河西的大军筹办粮草整天和牛羊牲畜打交道。”李弘抱着小天子一边走上台阶一边笑道“过完年我们就去打仗。”

    “真的?”小天子高兴地眉开眼笑“爱卿没有骗朕?”

    “当然。”李弘十分肯定地说道“这次让颜霸、李信、赵统这些孩子也去看看大汉的边疆。”

    “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小天子挥舞着细嫩的手臂兴奋地高声狂叫。

    小天子牵着大将军的手走进了长公主的卧房。

    “姑姑姑姑……大将军来了给你带礼物来了。”

    长公主憔悴了很多面色苍白没有半丝血色。她无力地看了李弘一眼神情一阵激动然后紧紧闭上眼睛泪水倾泻而出。

    小天子愁眉苦脸地抓了抓脑袋不知如何是好。站在门边的黄门侍郎刘琬非常焦急冲着小天子连连招手。小天子推了推大将军“姑姑两天没进食了爱卿替朕想想办法。”李弘叹了口气点点头。小天子转身走了。

    李弘屈膝行礼“臣……”

    “我不死你是不是永远都不来?”长公主突然睁开眼晴愤怒地叫道“你太欺负人了你……”长公主哽咽着再也说不下去接着背转身去蒙头痛哭。

    李弘缓缓站起来低头想了很久突然说道:“臣终其一生都将护在殿下左右至死方止。”

    长公主哭声顿止猛地转身望着李弘颤抖着声音问道:“你刚才说……说……”

    李弘微微一笑“臣一生一世都将陪伴在殿下左右不管殿下是否愿意臣都不会离开。”

    长公主面孔微红泪水盈盈的眼睛里突然涌出浓浓情意娇躯无力地倒在了榻上“你骗我……”

    “臣誓……”李弘抬头望着窗外的暮色脸上露出一丝恬淡的笑容“将来如果殿下还想回龙泉臣愿意放弃一切追随殿下于左右。”

    看到李弘转眼就从金华殿出来了杨彪、李玮等大臣不禁失望地连连摇头。

    长公主已经绝食两天如果闹出什么事来大家麻烦大了。

    “大将军殿下怎么说?”李玮急不可耐地问道。

    “明日朝议殿下亲自参加。”

    “殿下不绝食了?”杨彪吃惊地问道“你答应她什么了?”

    “明天你们就知道了。”

    天子下旨急召长安文武大臣急赴栎阳宫议事。

    九月初六上午栎阳宫宣德殿。

    长公主和天子高踞上座文武大臣分列两旁。

    大将军上奏臣受先帝遗诏之重托十四年来领数十万将士浴血奋战重振社稷。今中兴大业虽初见成效但天威孱弱难震四海故上交兵权以全天子之威。

    举朝皆惊。

    长公主骇然站起。大臣们目瞪口呆。唯有天子茫然不知大将军从容而笑。

    大将军高举先帝遗诏“臣不负先帝所托以十四年征战完成夙愿。今将此旨转托于陛下臣将誓死追随陛下戍守疆土拱卫社稷虽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朝堂上死一般寂静。

    大将军缓缓打开遗诏大大的“汉”字如同擎天柱石震撼心灵。

    第二卷乱世豪雄篇第十一章长河落日第二十四节

    杨彪哭了老泪纵横干瘦的身躯激动地颤抖着。

    突然他高高昂起头颅声嘶力竭地叫了起来“跪……”

    苍老、嘶哑、颤抖的声音回荡在空荡荡的大殿上一下又一下猛烈撞击着大汉君臣们的心。这一刻十四年的痛苦十四年的奋战十四年的血汗十四年的泪水终于化作了一声穿云裂石般的嘶喊大汉的天威终于在这声苍凉而喜悦的嘶喊中悍然雄起。

    长公主痛哭失声拉着小天子跪了下来。

    杨彪跪伏在地泪如雨下悲恸的呜咽声让人肝肠寸断黯然魂伤。

    “轰……”一声响朝堂上近百位大臣撩衣跪倒匍匐在地。

    大将军手举遗诏站在朝堂中央望着跪倒在地的君臣一时间心神震颤泪水情不自禁喷涌而出。

    先帝遗诏大汉最大的权柄孝灵皇帝赋予大将军的最大权力十四年后终于重归大汉天子。

    匡扶社稷这个让大将军承载了十四年的重任终于卸下了。从此后匡扶社稷的重任就由年幼的天子承载;从此后中兴大业将由当今天子去完成。

    十四年来大将军奉先帝遗诏拱卫社稷重振社稷先帝授予了他无上的权力。

    当年他曾率十万大军南下威胁洛阳;当年他曾率北疆悍卒攻杀河北收复冀州;当年他曾挥军北上重创公孙瓒稳定边疆;当年他曾两次攻杀长安失志勤王。他的凭仗是什么?他的大义是什么?谁给予他这个为所欲为的生杀大权?就是孝灵皇帝就是孝灵皇帝的遗诏。

    凭借孝灵皇帝的遗诏凭借孝灵皇帝赋予他的权力他可以主政天下他可以任意废黜天子重建皇统他可以任意征伐州郡涂炭生灵可以任意诛杀他所认定的叛逆。他可以做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