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第十节 (第2/3页)
法治国”主经“不法古、不循今”锐意改革推行“法”、“术”、“势”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法是指健全法制势指的是君主的权势要独掌军政大权术是指的驾御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
一派以崔烈、刘和、杨彪为重“礼”轻“法”推崇“德主刑辅”主张德刑兼施任德而不任刑推行德刑相辅、大德小刑的治国方略。
一派以蔡邕、襄楷为。在“隆礼重法”的同时也推崇黄老之术。主张“文武并用、德刑相济”即要求“德治”也要求实行“仁政”推行清静守法、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
三种不同的治国策略在同一项国策制定中肯定会生冲突产生分歧。比如选拔人才长公主等人不注重出身注重才能而崔烈等人不但注重出身更注重德才兼备。比如在刑罚上长公主主张严刑峻罚以刑去刑而崔烈等人主张约法省刑春秋决狱。其它诸如赋税、田制等等新政上都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策略互相争斗、互相妥协的痕迹而从中进行调解劝和的就是以蔡邕为的中间派。
本来这种治国策略上的矛盾属于各人在治国理念上的不同只要双方能找到平衡点求同存异这种矛盾还是可以避免和隐藏的。但随着冀州大战的开始朝廷财赋的紧缺双方的矛盾随即被彻底激了。
“如果双方的矛盾在平定天下之后爆对中兴大业的影响将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徐荣摇摇头无奈地叹道“现在提前爆不但牵扯到皇权的威仪更影响到中兴大业。如果处理不当后果……”
徐荣没有继续说下去。李弘这时总算知道荀攸的难处了。荀攸不是不能说而是他无法说这毕竟牵扯到皇权的威仪牵扯到汉祚的命运。如果他的话激起了李弘的愤怒必将导致晋阳危机一不可收拾他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你和羽行兄(鲜于辅)之间的矛盾是不是因此而生?”
徐荣苦笑“公孙瓒大人阵亡辽东胡人叛乱朝廷在对外策略上随即生争论。长公主极力主张杀伐刘和、鲜于辅等大人主张剿抚并用蔡邕大人认为目前状况下还是劝抚为好而崔烈大人干脆主张放弃等天下平定了国力增强了再把辽东收回来。”
“朝政真的太复杂了。不同的治国策略会导致不同的处理方法不同的处理方法在同一件事上又会产生不同的计策结果在这件事上的同盟者马上又会因为另外一件事变成了政见不同者。每个人都有理由每个人都试图说服对方每个人都想控制大局每个人都想通过自己的计策更好地完成目标。处理国事相比在战场上击败敌人要难得太多太多……”徐荣看看李弘“你总是不愿待在晋阳但你逃避得掉吗?你现在还不是回来了?长公主和朝中大臣还不是在等待你的决定?”
“不同的治国策略会产生不同的国策不同的国策会把大汉引向不同的方向。”李弘叹了一口气“谁主掌权柄的确关系到大汉的存亡。子烈兄你可有什么建议?”
徐荣停下脚步伸出一根指尖戳了戳李弘的胸口“答案就在你心里。”
李弘告辞了徐荣匆匆返回大将军府。
鲜于辅站在大将军府的门口由贾诩和傅干等人陪同着正在焦急地等待着李弘。
李弘远远看见飞身下马和鲜于辅执手相握。两人亲热地寒暄几句后鲜于辅马上问道:“徐大人都和你说了什么?他是不是认为辽东不要平叛了?是不是劝你不要出兵?”
“羽行兄你我多年的生死兄弟难道你还信不过我?”
“你回来我就放心了。”鲜于辅淡淡地一笑“明天我就上奏陛下和长公主我要到幽州去。伯珪兄的仇。一定要报。”
李弘点点头“好吧你尽快到幽州去准备远征辽东。我尽快到大漠去稳定了大漠胡族诸部后我就到幽州和你会合。
“你要亲自远征?”鲜于辅惊讶地看了他一眼“那晋阳怎么办?谁在这里坐镇?”
“我想让子烈兄坐镇晋阳。”李弘用询问的口气问道“你看行不行?”
鲜于辅脸上的表情很复杂他想了片刻摇了摇头“你既然决定了我就不说什么了。”
李弘和鲜于辅走进书房后鲜于辅马上把书房的门关了起来。
“你为什么要连夜返回晋阳?”鲜于辅十分生气地问道“晋阳的事荀大人没告诉你?”
“你为什么同意搞这种隆重的典礼?你想干什么?”李弘也毫不客气地质问道“我是什么人你不知道吗?你这么做明显就是和长公主作对要削弱皇权你知道后果是什么吗?”
“我知道后果是什么?”鲜于辅愤怒地挥动着手臂“长公主为了重建皇权的威仪肆无忌惮地夺取公卿大臣的权柄。今天她可以瞒着你说服徐荣、左彦和田豫强行推行土断之策明天她就可以说服其它人杀了你。在这个朝堂上没有感情可言她已经不是过去那个爱哭的小公主了。如果你威胁到了她的皇权威胁到了社稷的安危她会毫不犹豫地杀了你。”
“羽行兄这种话你也能说?”李弘瞪着鲜于辅吃惊地说道“晋阳到底生了什么?”
“要在晋阳举办隆重的典礼欢迎你是蔡邕、崔烈和我还有十几位朝中大臣联名上奏的。这是个机会你可以利用这次晋阳危机顺利得到朝中公卿大臣的拥戴坐上丞相的位置重新拿回所有的相权否则河北会在长公主越来越膨胀的权势下走向一个我们谁都无法预料到的结局。”
李弘极度震骇。鲜于辅的为人他很清楚如果晋阳的情况不是到了十分危急的地步他绝不会做出这种举动但先前从徐荣的口气中可以听出晋阳的情况远没有到要用这种极端手段解决问题的地步。
“羽行兄你为什么这么激动?”
“徐荣、左彦、田豫此次支持长公主推行土断之策说明什么?”鲜于辅恨恨地说道“如果你能理解你认为他们遵从了你的命令无条件支持长公主但我不能理解。这算不算背叛?”
“背叛?”李弘心里一沉。
“我和朝中的几位公卿大臣都反对长公主的土断和课租荫户之策。此策受打击的不仅仅是皇室宗亲和门阀富豪还包括那些可怜的荫户。我不认为这个新策不好但这个新策实行的时间实在不对。”
“现在是什么时候?这个时候激怒各地的门阀富豪加重赋于各地的荫户可能会引暴乱会祸乱河北。”鲜于辅越说越激动声音也渐渐大了起来“如果将来天下平定了或者我们尽可能完善了这个新策妥善解决了皇室宗亲、门阀富豪的怨怒和几百万荫户的后顾之忧那么我们也可以支持这个新策。但现在呢?现在长公主不顾一切甚至干脆抛开我们抛开朝廷直接下旨给郡县试行新策这是一个长公主应该做的事吗?如果这种跋扈长公主执掌权柄河北的命运将会是什么?你我的命运又是什么?”
“徐荣、左彦、田豫明明知道他们支持长公主试行新策的后果是什么但他们还依旧瞒着你继续支持长公主这不是背叛是什么?”
李弘感激地拍拍鲜于辅的手臂不知说什么好。
“羽行兄维护皇权的威仪是必要的虽然长公主的做法有点失控但在局面还是可控的情况下你应该理解他们三个人……”
“子民如果不是辽东叛乱我们借口公孙度参予了叛乱强行逼着长公主把徐荣召回了晋阳河东现在可能已经闹翻天了。”鲜于辅气恼地说道“我知道你信任自己的兄弟但此次晋阳危机太可怕了让人心寒啦。长公主这样不顾大局自以为是的为所欲为太危险了。朝廷必需立即控制她立即削弱和制约她手中的皇权而这件事只有你能做到。徐荣、左彦、田豫必须要为这件事受到惩罚这也是对北疆大吏的一种警告一种严厉的警告。”
李弘缓缓坐到案几上心情无比沉重。
鲜于辅一连串激动的话语是不是代表了众多北疆大吏对目前朝廷现状的强烈不满?
徐荣的话是在暗示自己这个时候必须做出选择。是选择继续拥戴皇权还是放弃已经正在急剧沦落的皇权?今天鲜于辅的话正好说明了大汉皇权在人们的心目中地位的急剧沦丧。
用打击和削弱皇权来取信、讨好门阀富豪我丧失的不仅仅是忠义还有可能丧失河北丧失中兴大汉的机会。
大汉不是先帝一个人的大汉不是长公主的大汉而是我们所有人的大汉。当年我千里迢迢地杀回卢龙塞就是为了大汉为了我心中的大汉。
我的选择不会错。
第二卷乱世豪雄篇第八章箭在弦上第八节
“大将军……”门外传来门下督贼曹任意的声音“大司农李玮大人来了……”
李弘心中一喜刚想开口请他进来鲜于辅摇了摇手“既然仲渊来了我就先走了。现在非常时期我们三人聚在一起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李弘疑感地看了他一眼。按照惯例秩俸两千石以上的大臣朝廷一般不允许他们私下聚在一起而大臣们为了避嫌一般除了特殊情况也不愿主动聚在一起招惹非议。但今夜李弘刚刚回来几个老朋友率先过来看看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好象没有必要这么拘泥。
“羽行兄你是不是对仲渊……”
“我现在不想看到他。”鲜于辅用力挥了挥手难以掩饰自己心中的不满“晋阳危机的始作俑者就是他。如果不是他借助财赋问题挑起事端不是他从中推波助澜事情怎会演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李弘的头有点晕了。三个最好的最信任的朋友因为政见不同竟然矛盾重重而且彼此之间好像还结下了怨恨。
“羽行兄你是不是太累了……”李弘关心地问道“你我在一起十几年你一直象山一样稳只要你在的地方就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朝廷就是朝廷不同于州郡。我能力有限不但没能帮上你的忙反而……”鲜于辅黯然长叹“我在晋阳两年。两年都没能帮助你稳住局势心中有愧啊。”
“羽行兄……”李弘感激地拉住了他的手。
鲜于辅笑得很苦涩他伸手拍拍李弘的肩膀嘶哑着声音说道:“我是什么人你也清楚。我竭力想稳住目前的局势但我越想保持现状越感到有心无力。我就象被卷入旋涡中的生灵只能勉强挣扎着嘶叫几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周围的一切被吞噬我没有任何办法摆脱灾难。”
“朝中的大臣们就象一帮饿极了的狼。有的人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蓄意挑起事端;有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在一旁煽风点火;有的为局势所左右不得不捋起袖子挥拳出击;有的人碍于情面或者装糊涂或者居心叵测从旁助阵;有的人为了生存为了尊严不得不迎战;有的人明知迎上去可能两败俱伤玉石俱焚但迫于形势又不得不奋起还击。”
“朝廷就象一个深陷搏斗的战场天子、长公主和大臣们就象战场上的悍卒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而战不知道自己能否生存。他们被冲天的血腥激起了满胜的仇恨。他们呐喊着只想把对手斩杀在自己脚下。此刻除了站在远处指挥的将军们没人知道搏杀的起因也没人知道战斗的胜负。”
李弘深切感受到了鲜于辅的沮丧和痛苦他无助地望着鲜于辅不知如何安慰他。
“子民我们永远都是兄弟。不管你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我都会坚定地站在你一边和你一起浴血奋战。”
鲜于辅转身走出了书房。他有很多话想告诉李弘但他不能说也不愿意说。在晋阳的两年他知道自己终究是个武人。虽然自己也研习经文也出身于富豪大族也混迹于官场多年但当自己面对晋阳一步步恶化的局势使出浑身解数却不能力挽狂澜的时候他知道自己不过就是个武人。
他不怨自己昔日的兄弟在关键时刻背叛自己不怨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择手段他只怪自己没本事。自己没有寒冷的心肠没有坚韧的意志没有敏锐的嗅觉没有果敢的手段更没有锐意进取的锋锐和气势。自己真的不合适待在这个血腥而残酷的朝堂上。
****
李玮出现了。
他高大的身躯消瘦了很多白净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眼睛里满是血丝神情看上去疲惫不堪。
李弘看到鲜于辅离开时的蹒跚背影心里有一股冲动他想狠狠责骂李玮。在鲜于辅最需要支持的时候李玮不应该再踹上一脚。鲜于辅心中充满了怨愤充满了失望和悲伤。他曾出言责备徐荣的背叛却不曾指责李玮半句。李弘知道李玮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但鲜于辅肯定无法接受李玮的所作所为所以他痛苦愤懑却又无可奈何。
然而李弘看到李玮时却一句责备的话也说不出来。李玮为了大汉正在透支自己的生命他除了感激还能说什么。
“我正在尚书台和赵戬、司马朗、刘放、孙资几位大人商议明天典礼的事听说你回来了我马上就赶了过来。”李玮松开李弘的大手萎顿地坐到席上“刚才鲜于大人来过了?”
“他刚刚走。”李弘吩咐任意给李玮弄点吃的后转身坐到了李玮的对面。“回来后我先见了子烈兄。”
李讳愣了一下“徐荣大人?他说了什么?”
“怎么?子烈兄回到晋阳后你没有和他见过面?”李弘诧异地问道。
“没有。”李玮摇头道“我不合适见他。”
“不合适?”李弘笑道“这有什么不合适?你担心什么?”
“你不要明知故问了。”李玮坐直身躯望着李弘说道“大将军为什么要连夜赶回晋阳?荀攸大人没有对你说清楚吗?”
“你有什么理由一定要举办这么隆重的典礼?”李弘微微笑道“如果你能说服我我现在就出城明天早上等你来接我。”
“我就是来说服你的。”李玮毫不避讳地说道“大将军这么做不但让外朝大臣很难堪而且破坏了外朝大臣打算夺回相权的计策。”
“皇统已经重建朝廷构架已经确立新政实施正在稳步推进。我们又取得了冀州大战的胜利一切都已逐渐走上正轨这个时候为什么又要再起波澜搞什么皇权相权之争?外朝大臣们到底是怎么想的?”
“大将军正是因为朝廷所有事情都已走上正轨所以才有了今天皇权和相权的再度争夺。”李玮郑重地说道。
今日的朝廷是个什么构架?
天子年幼尚在成长。长公主代理国事主掌权柄。朝廷诸府正常运转。然后下面就是河北三州。目前朝廷实际控制的疆域只有河北三州。
大司马大将军李弘督领六州四郡的军政大权。河北三州的军政大权由大司马大将军李弘控制河北三州的所有事情都要先报大司马大将军府然后再由大司马大将军府上奏朝廷。
朝廷所有的国策先要下传到大司马大将军府然后再由大司马大将军府传达到河北三州的郡县。
如果把话说得简单一点就是现在天子和朝廷是个空架子实际权柄都被李弘和大司马大将军府控制着。只有等到朝廷大军收复了六州四郡以外的郡县天子和朝廷才拥有实际控制的疆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李弘和大司马大将军府等同于天子和朝廷两者之间的职权是重叠的。
这种根本不合常理的情况在重建皇统和重建朝廷的时候所有人都认为是正常的。因为没有李弘没有李弘控制下的河北皇统和朝廷不可能得到重建。但随着皇统的确立朝廷的完善新政的实施而平定天下之期又遥不可及的时候这种权力分配不合理的矛盾立即会凸现出来。
比如这次长公主要推行土断和课租荫户之策代理大司马大将军事的鲜于辅就以此策未能得到外朝大臣的认可朝议没有通过为由拒绝执行。长公主无奈之下只好利用自己的力量说服了徐荣、左彦、田豫抛开了大司马大将军府强行实施新策。
长公主越权行事下面郡县大吏又坚决支持做为鲜于辅来说他没有任何办法。他既不能和长公主、和皇权公开对抗又没有权力撤消或者惩处像左彦、田豫这样秩俸两千石以上的大吏。
而徐荣、左彦、田豫也没有办法。他们在长公主和李弘、在皇权和相权之间只能选择一个但他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没有权力做出选择。因为选择李弘等于背叛天子这不仅仅危害到他们个人更危害到李弘所以他们其实根本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
因此鲜于辅在晋阳的日子非常难过不过相比徐荣、左彦、田豫他的日子还算好过一点。因为他和长公主之间的矛盾主要局限在政见和职权之争上而徐荣、左彦、田豫却要承担背叛李弘的罪名。这场权力争斗一旦分出结果他们可能会遭受无妄之灾非常冤屈地丢掉性命。
今日晋阳危机看上去是皇权和相权之争但皇权和相权之争的背后是天子和朝廷想夺回被李弘所控制的六州四郡的军政大权。
“过去大将军担心河北被天子和朝廷错误的国策所祸乱导致中兴大业失败所以大将军保留了督领六州四郡的军政大权。当时无论长公主还是朝中的大臣都很理解大将军的担心也支持大将军继续督领六州四郡的军政大权但现在不一样了……”李玮苦笑道“现在长公主主政朝廷诸府运转正常各项新政也得以顺利实施大将军如果继续督领六州四郡的军政大权权力分配上将出现剧烈冲突这必将严重影响朝廷和河北的稳定影响中兴大业的展。”
李弘明白了。
鲜于辅很激动一直很激动。他既不愿意违背自己的忠诚对抗长公主和朝廷又不愿意看到李弘失去越来越多的权力更担心河北会因此逐渐走向败亡的深渊。鲜于辅不能未卜先知也无法预测未来所以他不愿改变现状不愿交出权力不愿失去对河北的控制但面对正在飞展的河北面对正在极度膨胀的皇权他又不得不低头。他因此非常彷徨非常不安非常痛苦。
徐荣很消沉一直很黯然他无法告诉李弘事情的本质所以他避重就轻把这场朝廷和河北之间的权力争夺悄悄转化为治国策略之争。但最后他还是说了谁能主掌权柄谁就能利用自己的治国策略把大汉引向一个未知的方向。他其实没有答案他也不知道李弘是否愿意交出权力不知道李弘交出权力后大汉会走向何方。
未来的不确定让所有辛辛苦苦打下河北的北疆大吏们感到了深深的恐惧。
“大将军迟早都要交出六州四郡的军政大权这是一种必然是河北稳定展的必然是大汉走向中兴的必然。”李玮很坦然地说道“今日大汉的祸乱和当初州郡大吏权重割据一方有直接关系所以大将军和朝中大臣们意见一致废除了州牧重设州刺史限制州刺史的权力。”
“河北三州虽然没有州牧但有大将军这个河北三州的实际控制者。早期朝廷需要大将军督领河北三州但现在朝廷稳定了走上正轨了大将军手中的这个权力就要交出来了。这既是和朝廷的国策保持一致也是中兴大业展的必要。”
“你早就看出来了?”李弘笑着问道“所以你借口财赋紧缺故意挑起事端甚至不惜推波助澜?”
“你总是离开晋阳难道这还不能说明你心里的真实想法?”李玮也笑道“大汉中兴需要一个极具威信的天子和朝廷而不是一个威震天下的大将军。所以你总是离开晋阳让长公主和朝廷在毫无束缚的情况下迅成熟迅建立无上的威望。你的目的达到了但你想过这其中所蕴含的危险吗?你这是拿大汉社稷开玩笑你知道吗?”
李弘笑笑“长公主极力推行土断和课租荫户之策背后有没有你的功劳?”
“当然有我的功劳。”李玮得意地说道“我是大司农我当然要建议长公主竭尽全力挖掘河北的财赋。这个计策实施之后对门阀富豪们的打击是长久的五年、十年之后大汉的这些高门望族要想继续辉煌下去只有控制权柄利用大汉中兴后的国策调整设法从这种长久的打击中慢慢恢复过来。”
“所以现在朝中大臣们最担心的就是大将军交出河北三州的军政大权继续拥戴长公主继续重塑强悍的皇权。”
“不过大将军早就想交出河北三州的军政大权了而且现在长公主公然越权绕过大司马大将军府直接指挥郡县把大将军逼到了一个不得不交权的境地。”李玮看看李弘笑着说道“大将军如果拒绝交权长公主的皇权就要遭到制约和削弱皇权的威望会急剧沦落而徐荣、左彦、田豫就要遭到打击追随他们的北疆其它官吏势必要遭到清洗。这样一来天子、长公主和北疆大吏就两败俱伤门阀富豪的势力会趁机增涨。大将军虽然保住了权力却有可能就此失去重振大汉的机会。”
“仲渊这个主意如果是你献给长公主的我要考虑是不是把你配到大漠去了。”李弘用力打了李玮一拳大声笑道。
“长公主是个天才。”李玮摇摇手“先帝把自己最优秀的才智传给了长公主把自己最不好……”李玮停了一下觉得当着李弘的面说先帝的坏话实在不太好“孝献皇帝如果能像长公主一样那……”
“算了过去的事就不要提了。”李弘说道“这两年长公主的变化太大了。”
“亲自主政处理国事肩上的担子非常重这可以把长公主所有的才智全部激出来。”李玮不以为然地说道“换了一个人主政两年后变化同样很大。”
接着他继续刚才所说的话题。
“朝中大臣们为了阻止皇权的无限膨胀立即想出了一个应对之策重修官制改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让你坐上丞相的位置。”
“这样你交出河北三州的军政大权后实际上还是控制着河北三州而且因为你特殊身份长公主还不得不让出夺去的部分相权。”
李弘摇头轻笑“你们花许多钱搞这个隆重的典礼就是为了给我造势逼着长公主同意修改官制?”
李玮笑着连连点头“这次门阀富豪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和权势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主动向你让步、示好了。”
官制一旦修改大将军成了丞相晋阳危机就全部解决。
大将军成为丞相后现在大司马大将军府的职权全部转移到了丞相府李弘的权力迅增大。这是北疆大吏愿意看到的最好结果也是李玮的最终目的。
长公主如愿所偿逼迫李弘交出了六州四郡的军政大权不过她失去了自己所控制的相权皇权也受到了很大制约。虽然新政还会继续推行但长公主已经不能为所欲为了。
外朝大臣顺利夺回了所有相权但李弘的权势太大威胁太大这个应急之策纯粹是无奈之下的一种妥协。将来外朝的权力斗争将会非常激烈这是阻碍中兴大业最大的隐患。
现在的问题是长公主会答应修改官制吗?
她逼迫大将军交权最后却演变成自己让权让大将军的权势更大。她会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仲渊你认为我现在还需要一个隆重的典礼来增加我的威望吗?”李弘笑道“你刚才说长公主是个天才那么你能估猜一下长公主的对策是什么?”
李玮疲惫地闭上眼睛摇了摇头“我不知道。”
第二卷乱世豪雄篇第八章箭在弦上第九节
“大将军……”门下督贼曹任意的声音再度传了进来“太傅蔡邕大人大司徒崔烈大人已经到了府门外……”
李弘摇头苦笑“天都快亮了我竟然还没看到自己的夫人和孩子……”
李玮摇摇晃晃地站起来捶了几下麻木的双腿抱歉地说道:“那你快去看看两位夫人和孩子我先代你去迎迎两位大人。”
“不行太失礼了。”李弘转身向屋外走去“等一下就要上朝了你还是在我这里休息一下吧。”
李玮疲倦至极也没有推辞趴在案几上就睡了过去。
蔡邕和崔烈先是恭贺大将军打了胜仗然后大略说了辽东叛乱的事。
蔡邕主张先把辽东的事放一放集中力量恢复河北元气同时派人去安抚北疆诸胡尽可能稳定边疆。崔烈则主张暂时放弃辽东集中精力平定天下然后再回过头去收拾那帮桀骜不顺的蛮胡。
李弘笑着调侃崔烈道:“崔大人今日朝堂上可有人象壮节侯傅大人一样高呼‘杀了大司徒则天下可安’?”
崔烈脸色一寒怒声说道:“现在是什么时候?如果朝廷有平叛辽东的实力何不在冀州大捷后乘胜南下横扫中原?打了一场胜仗就以为自己了不起了这种人最是愚蠢根本就是鼠目寸光。”
蔡邕立刻咳嗽了一声警告崔烈说话注意点。李弘知道崔烈话中的意思。他的矛头直指长公主现在朝堂上力主出兵辽东的就是长公主。
“大将军既然回来了辽东的事就由大将军拿主意我们还是不要过多干涉吧。”蔡邕话锋一转马上说到了晋阳局势提出了修改官制的想法。
官制修改需要几位辅弼大臣联名上奏尤其是李弘的支持极为重要。李弘一直静静地听着没有说任何话。
崔烈对李弘半夜返回晋阳颇有怨言他埋怨了李弘几句后小心翼翼地问道:“大将军你对晋阳的事是不是已经有了主意?你是怎么想的?”
“我同意修改官制。”李弘很痛快地说道。
蔡邕和崔烈惊喜地看着李弘。两人都没想到李弘竟然如此干脆。
“我既然回来了明天的典礼就不要搞了太费钱还是省点吧。”李弘笑道“联名上奏的事暂时等一等。我还没有见到长公主不知道长公主对此事的看法是什么。等我弄清楚之后我们再仔细议一议。”
“好好太好了。”崔烈高兴地说道“一切按大将军的意思办。”
“大将军此事……”蔡邕犹豫了一下慢吞吞地问道“你这么快就拿定主意了?”
“我走进晋阳城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李弘笑道“冀州大捷后河北已经稳固我们马上就要开始平定天下的征战所以朝廷的事必须要跟上步伐否则我们可能要失去重振大汉的机会。”
蔡邕和崔烈激动地站起来说了一大堆赞美之辞。
离开大将军府后崔烈望着依旧站在府门外的李弘神情很复杂。
从李弘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朝堂上开始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四年了。自己是看着李弘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相比十四年前的李弘此时的他无论在声望上还是在才智、权势上都已达到了顶峰。自己有时就还想大汉中兴后李弘会象吴汉一样成为大汉中兴第一名将还是象王莽一样走向篡逆之路?
先帝在世之日朝堂上下就感觉到了李弘的威胁谁知最后祸乱大汉的不是李弘而是董卓。董卓把大汉推向了败亡的深渊李弘呢?李弘会把大汉推向何方?现在的李弘如果要篡逆当真易如反掌。相比八年前李弘对大汉的威胁已经无人可以阻挡了。
从先帝开始到张温和自己这帮大臣到北疆到长公主主政所有人都把重振大汉的希望寄托在李弘身上。但所有的人也在努力制约李弘都想把李弘对大汉的威胁降到最低。李弘也是人他也感觉到威胁他也要为生存而努力抗争。这种越来越尖锐的矛盾会不会激烈碰撞最后导致大汉的彻底颠覆?
崔烈收回目光重重地仰躺在马车的靠背上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李弘对大汉的忠诚努力要挽救大汉的决心朝野上下都能感受得到但这世上的事情并不是你有忠诚、你有决心就能做好的。
随着冀州大战的胜利河北的稳固李弘对大汉社稷的威胁愈的凌厉凌厉到上至长公主下至朝中大臣人人都惶恐不安个个都有一种大难临头的感觉。这种威胁一部分来自李弘本人但更多的是来自李弘的部下对李弘非常忠诚的北疆文武大吏。
朝野上下之所以有这种感觉其根本原因就是皇权的沦丧。
这两年流传最广的就是袁氏代汉的“谶纬之言”和“五德始终说”而袁绍、袁术兄弟这几年的所作所为又恰恰为这个流言添加了重重的砝码。曹操重建皇统更是大逆不道他的目的是什么?当真是要重振大汉?以曹操目前的实力恐怕连他本人都不敢相信自己可以重振大汉吧?
袁氏兄弟实力最强但他们先是拒绝承认皇统等到孝献皇帝死了他们又迟迟不愿重建皇统袁氏兄弟图谋篡代之心白痴都能猜出来。曹操以并不强悍的实力重建皇统重重打击了大汉天子的威仪让皇权沦落到了极致。此时如果再有那个州郡大吏不自量力乱建皇统践踏皇权大汉分崩离析之日也就屈指可数了。
然而只要李弘在北疆在河北在大汉依旧有中兴的希望但如果李弘或者李弘众多的部下图谋慕逆那么大汉一夜之间也就能烟消云散了。
所以在皇权逐渐沦丧的今天在河北实力越来越强悍的今天制约李弘的权力分裂李弘的部下已经成了当务之急。
张温和崔烈等人在孝献皇帝到达晋阳重建朝廷后已经预感到这种威胁的逼近所以很早就开始了分裂北疆的筹划。在他们看来随着孝献皇帝的长大和河北的渐渐展北疆的分裂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天不遂人愿因为孝献皇帝少不更事缺乏对国政的理解因为长公主急躁的心理和对重振社稷的渴望终于导致了孝献皇帝的驾崩和皇权的急剧沦落导致了河北战事的爆。李弘和他的北疆权势不但没有得到削弱和分裂反而更加强大了。此消彼长之下社稷崩溃的隐患不可避免地来临了而且来得非常早非常猛烈。
冀州大捷后李弘的声望更加高涨北疆的实力更加强悍而此刻皇权的沦落将把李弘推向一个什么样的位置?随着时间的延续李弘将横扫中原平定天下到那时即使是李弘本人恐怕也无法阻挡皇统的更替王朝的变迁。
长公主显然看到了这扑面而来的威胁所以她在得知北疆军己经展开全线反击后马上借着河北财赋即将告竭的机会说服了徐荣等北疆大吏急不可耐地动手了。她的急躁心理依旧而且她面对李弘的强大极度不自信她竟然拿皇权做赌博她竟然拿李弘对她的宠爱和信任欺骗徐荣这些北疆大吏。
李弘如果不放弃六州四郡的军政大权皇权必受打击北疆势力也将遭受重挫以李弘的为人他决不会对自己的兄弟下手。长公主摸准了李弘的性格一击而中既巩固和强大了皇权又不着痕迹地分裂了北疆势力。现在李弘迫于形势不但要交出六州四郡的军政大权还要帮助长公主对抗朝中大臣和门阀富豪们的反击。
但李弘会轻易放弃权力?
此刻距离平定天下之期还很遥远河北的稳定将直接关系到大汉中兴的成败关系到河北一千多万百姓和十几万北疆将士的生死。无论从哪一点出李弘都不敢轻率地交出权力。
所以李弘肯定会反击。李弘反击的手段很简单夺走皇权自已主政开始走向篡立。
蔡邕、崔烈、刘和等公卿大臣为了挽救这可能会成为事实的结局殚精竭虑最后只好无奈地选择了一种办法借口制衡皇权修改官制把大将军推到丞相的位置上继续让大将军掌控军政大权。虽然这会让大将军的权力更加膨胀但造就一个权臣总比造就一个摧毁社稷的叛逆要好。而且随着时间的延续北疆文武大吏将6续进入朝堂北疆各种势力之间的矛盾会在朝堂上迅扩大继而分裂、对抗最终会形成制约和抗衡李弘的力量。
过去董卓坚决不让自己的部下进入朝堂一个人独掌权柄最后败亡。李弘吸取了董卓败亡的教训不遗余力地把自己的部下推进朝堂希望通过共掌权柄来维持自己的权势但这种办法有个巨大的弊病一旦内讧败亡更快。
另外通过修改官制相权被全部拿回这样出身于门阀富豪的诸多大臣们可以利用不断修订国策的机会把自己的损失补回来甚至捞回更大的利益。李弘治理河北这么多年门阀富豪们虽然一度有些损失但后来李弘都通过各种办法补偿了他们。门阀富豪们现在宁愿让李弘掌控权柄因为李弘可以让他们得到更多更有保障的收益而长公主远远要比先帝厉害她不但要榨取门阀富豪们这辈子的钱财还要榨取他们子子孙孙的钱财太疯狂了。
“你在想什么?”蔡邕看到崔烈闭着眼晴坐在那里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关心地问道“你如果太累早朝就不要去了。”
崔烈从沉思中惊醒过来他伸出瘦骨嶙峋的双手揉了揉眼睛小声问道:“你说大将军为什么答应得如此痛快?”
“那是因为他另有对策。”蔡邕毫不犹豫地说道“大将军同意修改官制但并没有答应出任丞相一职。对他来说做不做丞相无所谓他要的是军队。他做了丞相军队怎么办?谁来统率军队?”
崔烈叹了一口气“这么说他还是要做大司马大将军?”
“如果他愿意做个‘霍光’尽心辅佐天子中兴大汉未尝不是大汉之福啊。”蔡邕眉头舒展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他这个人我还是了解的。如果他要篡立当初就不会攻打长安救回孝献皇帝了。”
“做‘霍光’?”崔烈摸了摸花白的胡须“长公主会让步?”
“长公主这种做法已经伤害了大将军。”蔡邕惋惜地摇摇头“按常理大将军回到晋阳后第一件事是进宫拜见长公主但这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