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节 (第2/3页)
温等大臣明白了骠骑大将军府的意思。
因为边郡人口众多边郡难以支撑于是打算南迁人口而大漠胡族因为大漠气候恶劣无法生存强烈要求南迁边郡。这样一来汉人百姓回冀州了部分胡人到边郡了边郡和大漠的难题都解决了但问题是胡族南迁之后边郡和大漠南部胡人众多朝廷就要再次增加边疆驻军人数朝廷的军资开支就要大幅增加朝廷承担得起吗?
李玮无奈地说道:“诸位大人请仔细想想算算帐现在我们要尽快拯救社稷要集中所有力量铲除奸侫如果我们总是被胡族牵制在边疆总是尾难以兼顾腹背受敌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拯救社稷重振社稷?”
张温用力一挥手“好这事我们两府立即商议尽快拿出解决的办法。”
“李大人请你立即回书庞德、燕无畏、铁钺三位大人让他们尽快平定大漠的叛乱大漠的事就交给他们了。另外以大将军的名义给汉北郡太守田豫写封信请他召集胡族诸王议事就部分胡族适当南迁边郡的事仔细商量一下然后向朝廷上一个奏疏。”
“边郡人口南迁的事怎么办?”李玮问道“是不是请几位大人尽快南下晋阳议事?”
张温和卢植小声议了两句。
“暂时等一等。”张温说道“等大将军拿下冀州后再请几位大人南下同时把冀州的赵戬、田完、孔宣几位大人也请来。当初北迁流民、灾民一窝蜂路上死了许多人。现在南迁我们要做好充分准备不能再死人了。”
卢植也叹道“大汉的百姓如果再这样无休止死下去过几年就要死绝了。”
“长安呢?天子呢?我们不管了?”王瀚大声问道。
诸位大人神色难堪大眼瞪小眼一筹莫展。
“诸位大人董卓是不是死了天子是不是危险目前我们谁都不知道。但有一点很肯定王允大人还在长安主持大局。所以我觉得朝廷有必要派一位大臣立即到长安去。”李玮说道“此去长安一千多里日夜兼程的话这位大臣十天后就能赶到长安。到了长安后他再以八百里快骑送回消息这样我们大约在十二天后就能知道长安到底生了什么事。”
此刻大臣们也别无选择只有这么办了。
王柔临危受命急赴长安。
****
四月中冀州甘陵郡。
李弘坐在案几后面双手抱在胸前右手不停地在下巴上搓来搓去。
案几上正中摆着圣旨左侧是鲜于辅和李玮的联名书信右侧是徐荣的书信。
他刚刚到冀州一个多月北疆、关中、关西、关东就生了这么多事这让李弘头痛欲裂心力交瘁。
董卓死了?绝无可能。长安突然给长公主送来这样一份圣旨显然别有用意。什么意思?难道袁绍败出冀州的消息已经送到长安长安朝廷中的某些大臣为了帮助袁绍夺回冀州特意用这样一份圣旨来欺骗长公主迫使自己调转方向以主力大军攻打关中救回天子?不可能。袁绍败出冀州才一个多月消息不可能这么快传到长安。
董卓要篡汉自立?更不可能。晋阳的几位大臣对董卓怀有很深的仇恨凡事都往坏处想。董卓虽然是个武人但他是个非常有头脑的武人。这个时候他篡汉自立不是自取死路吗?他才不会做这么愚蠢的事。
董卓真的被杀了?想了无数种诛杀董卓的办法但最后自己只得出了一个结论没人可以杀死董卓这是一个假消息。
李弘摇摇头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大漠的事有庞德、燕无畏、田豫还有匈奴的左贤王刘豹有射缨彤、楼麓、弧鼎、弃沉这些忠实的老部下出不了大事可以放到一边不去想它。
关中的事有晋阳一帮大臣们去应付关西、关东的事有徐荣、田畴在都可以放到一边不去理睬。唯独冀州的事自己必须要抓紧时间解决了。
张温、卢植、鲜于辅、徐荣、李玮等诸多大臣无一例外在书信中一再催促自己尽快拿下冀州。然而冀州的事越来越麻烦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