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狂风暴雨 第一节-第五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三章 狂风暴雨 第一节-第五节 (第1/3页)

    第二卷乱世豪雄篇第三章狂风暴雨第一节

    大汉国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正月。

    正月上长安。

    王柔和傅干到了长安后拜见了天子但没有见到太师董卓。

    当天晚上司徒大人王允在家宴请王柔。兄弟两人几年没见分外亲热。王柔说明了来意希望王允能从中疏通一下帮助自己见到董卓。

    王允仔细问了一下北疆的情况但他听说骠骑大将军李弘已经撤消了晋阳朝廷独占了权柄显得非常吃惊“叔优当初一帮老臣要去北疆时我就料到有这一天。大汉前有董卓之祸后有李弘之患社稷将覆矣。”

    王柔笑道:“子师兄过虑了。北疆的事我刚才已经详细对你说了。大将军这个人和董卓比起来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他……”

    “你不要说了。”王允挥手打断了王柔的话激动地说道“董卓是西疆的一头恶狼李弘是北疆的一头豹子两个人的本性是一样的都是大汉的奸侫.”

    王柔知道王允性情刚烈固执很难说服所以也没有过多辩解任由王允大脾气。王柔在北疆官职不高朝廷的许多重大决策他都不知道。离开晋阳前张温和卢植特意找他密谈了一次稍稍透漏了一点朝廷下一步的打算。朝廷为了尽快拯救社稷即将开始征伐大战其要目标就是攻打长安讨董勤王。朝廷派他到长安有两个使命一个是迷惑和麻痹董卓一个是说服王允再次策划兵变。

    王允从董卓主政开始就百般讨好董卓因此遭到了很多官僚儒士的鄙视和痛斥。但张温、卢植等少数大臣知道王允之所以甘愿自毁声名都是太傅袁隗大人的安排。大臣儒士们越是唾骂王允董卓就越信任他。王允凭仗着董卓的信任和手中的权力最大程度的保护着天子和士人勉强支撑着摇摇欲坠的朝廷竭尽全力维持着三辅百姓的生存暗中策划了多起削弱和打击董卓的行动。

    王柔等王允稍稍平静了一些从怀里拿出了张温的密信。

    王允看完之后就着烛火把密信烧了“叔优你上当了。”

    王柔诧异地看着王允“我上当了?我上谁的当了?”

    “当年我被奸阉陷害九死一生我老师杨赐大人还有大将军何进、太尉袁隗经过多番努力把我救了出来。因为这个原因我和袁阀和袁绍的关系非同一般。”王允说道“这事你知道朝中许多大臣也知道。”

    “子师兄你是说……”王柔蓦然明白过来“你在暗中帮助袁绍?”

    “我不是帮助袁绍我是希望通过我的帮助袁绍和讨董大军能迅铲除奸侫能救回天子能拯救和稳定社稷。”王允叹道“长安城中有近千袁阀的宗族子弟和门生故吏。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和袁绍之间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我知道公孙瓒已经到了冀州也知道骠骑大将军即将攻打河北州郡。”

    王允拍拍王柔的肩膀“张温、卢植非常清楚我和袁绍之间的联系他们担心我趁机怂恿董卓攻击北疆让北疆陷入腹背受敌的险境从而帮助袁绍顺利占据洛阳所以他们派你来骗我但这个骗术太低劣了。

    王柔又惊又愣望着地上化作灰烬的密信沉默不语。张温和卢植没有把朝廷的真实决策告诉他他觉得很正常。此事毕竟关系到社稷和北疆的存亡当然不能随便说了他并没有上当的感觉。相反他对王允的态度感到非常意外。王允既然暗中帮助袁绍那他是不是也同意袁绍提出的废黜天子重建皇统之议?如果不是那王允帮助袁绍干什么?

    “子师兄我听说在晋阳建立新朝廷一事你是同意的?为什么你现在和张温大人卢植大人的分歧这么大?”

    “我没有同意在晋阳设立新朝廷。”王允忿忿不平地说道“张温他们离开长安的时候新朝廷是设在晋阳还是设在冀州存在着很大争议。但因为时间仓促这事没有最后定下来。现在的结果你都看到了一件好事给张温这些人做成了一件坏事。”

    “但是子师兄袁绍的所作所为……”

    “袁绍和我们是一样的人都是忠心耿耿地为了拯救大汉社稷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做错什么。”王允说道“我们和袁绍之间的皇统之争不过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将来好解决但董卓和李弘不一样他们是祸乱社稷的根源。只要董卓和李弘一日不除这天下就一日不会安宁。”

    王柔无法反驳只好无奈地叹了一口气然后小声劝道:“子师兄袁绍、袁术还有那些州郡大吏他们都已经变了。”

    “变?”王允自信地笑道“怎么变?士人还能变成骄横跋扈的武人?还能突然变成祸国殃民的奸侫?”

    王柔无言以对。

    “你回晋阳后告诉张温、卢植两位大人无论北疆军打冀州还是打长安我都会想办法杀掉董卓。”王允说道“至于你要见董卓的事有点麻烦。今年夏天的时候一帮阿谀奉承的小人不顾礼法联名上表天子要天子拜封董卓为‘尚父’。周朝的时候姜子牙因为功勋卓著被周武王拜为‘尚父’但董卓有什么功?所以天子和大臣们一致反对董卓很不高兴回三百里外的郿坞了。”

    “董卓到了郿坞后一边大肆扩建城堡一边肆意谮越礼法为所欲为。他现在乘坐的车驾和穿着衣饰与天子一模一样骄奢淫逸到了极致。”王允愤怒地拍了一下案几咬牙切齿地骂了一通。“董卓太胖了不愿意动有事就让大臣们到他的郿坞去听命。他的宗族及亲戚都在朝中担任大官就连侍妾刚刚生下来的儿子也被封为侯爵把侯爵用的金印和紫色绶带当玩具玩。这两年他为了造坞堡和积敛钱财几乎把关中盘剥一尽弄得百姓怨声载道哀鸿遍野。总有一天我要把他挫骨扬灰以泄心头之恨。”

    “董卓不在长安?”

    “很长时间都不在了。”王允说道“那个太师府就是个摆设。过几天我要到郿坞去如果他愿意见你我就带你一起去。”

    王允送走王柔后写了一封书信连夜派人送出了府。

    第二天上午尚书仆射士孙瑞冒着大雪赶到了司徒府。士孙瑞五十多岁中等身材阔脸长须温恭敦厚。他是扶风郡人当世经学硕儒。王允将他迎进书房低声说道:“君策兄大事可成了。”

    王允把张温密信一事仔细说了一下“现在看来李弘已经下定决心要夺取冀州以解北疆之危而董卓也断然不会放弃这个重创李弘的机会。所以我们要抓紧时间免得错失良机。”

    士孙瑞轻抚长髯稍加沉吟后说道:“关中各地的门阀世家身受董卓乱政之苦关中的百姓更是饱受凌辱所以只要我们起事大家必定云集而响应。只是就算我们解决了驻守长安城的军队和朝中董卓的那帮宗族亲信长安城之外的各路大军怎么办?难道大人确信董卓会利用这次机会尽起大军同时攻打河东和洛阳?”

    “在正常情况下董卓当然不会把所有的军队都派出去打仗。”王允笑道“不过如果李弘成功占据了冀州袁绍和袁术成功占据了洛阳董卓就麻烦了。为了避免出现这种不利局面董卓必定要去抢占洛阳以便重新控制大局。”

    王允把未来几个月可能生的形势做了一番分折最后说道“两年来我一直兢兢业业为董卓做事没出任何差错他没有理由怀疑我不信任我。何况大战开始后朝中除了我没有第二个人既有能力又能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代理朝政帮助他筹措粮草拱卫长安。董卓只有我一个选择。”

    士孙瑞又想了一下然后迟疑着问道:“董卓如果把大军都派出去了那么吕布、李肃和张辽也就率军出征了。没有吕布、李肃和张辽的帮助大人如何控制长安城的军队?如何诛杀董卓和他的亲信?如何确保天子和朝廷的安全?另外如果董卓的各路大军闻讯后举兵反叛杀回关中大人又如何戍守长安城?”

    王允连连点头“是啊正因为这诸般难题都牵扯到吕布、李肃和张辽所以我打算把这个诛董勤王的大计正式告诉他们。虽然我和他们都是并州人都是老乡在一起也交往了半年多但这种大事……”他看看士孙瑞郑重地说道“君策你给我一句话你觉得他们值得信任吗?”

    士孙瑞微微一笑“子师啊你没有董卓那么有钱也没有董卓那么豪爽更没有董卓的实力和权势你凭什么要他们冒着杀头的危险跟你做这种事?”

    王允面孔一冷豪气冲天地说道:“为了大汉社稷的安宁为了天下苍生的性命为了忠诚和正义为了身体里流得这腔热血为什么不能干?”

    “好。”士孙瑞缓缓站了起来“既然如此大人还犹豫什么?我看吕布、李肃、张辽都是顶天立地的汉子都是我大汉的忠臣完全可以担当起振兴社稷的重任。”

    ****

    正月中关中扶风郡郿坞。

    送走司徒王允和北疆使臣王柔之后刘艾和田仪匆匆回到了董卓的书房。

    董卓斜躺在胡床上笑着请两人坐下“刚才我这样躺着和子师说话。子师是不是不高兴了?”

    “没有我看司徒大人很高兴。”田仪笑道“大人和司徒大人是很好的朋友这样坐在一起商讨国事也算是不拘小节哈哈……”

    董卓笑着摇摇头“很难想象几年前子师竟然和奸阉斗得头破血流。他的性格变化太大让人难以置信。”

    三个人随即说到正事。李弘的书信现在就拿在董卓的手上。刚才王柔问可有回书时董卓当即摇手“你回去告诉大将军如果他有诚意和我言和就请他立即退兵河东把洛阳还给我。”

    当前形势的展基本上和董卓年初的预料相差无几各方势力因为洛阳和粮食问题互相征伐实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损耗但有一点出乎董卓的预料那就是幽州公孙瓒的南下。幽州公孙瓒的南下直接改变了北疆和冀州的形势。公孙瓒实力强悍要和袁绍争夺冀州而李弘一反常态独揽了晋阳朝廷的权柄那么李弘接下来要干什么?是打冀州还是打关中?或者牢牢占据洛阳控制荆、豫两地?

    董卓、刘艾、田仪三人一致认为李弘最大的可能是攻打冀州因为刘虞、公孙瓒和李弘的关系非同一般而且两者都需要冀州这个钱粮大库。他们只要一联手袁绍就得滚蛋。袁绍离开了冀州袁术最近又因为实力减损严重兄弟两人言和的可能非常大。袁氏兄弟一联手目标自然就是洛阳。洛阳如果被他们占据三足鼎立之势即成那关中就危险了。

    所以北军的当务之急是重新占据洛阳再次掌控主动权以防止鼎足之势的形成。

    由于今年洛阳对各方来说都很重要战斗一定非常激烈时间一定很长。董卓为了确保拿下洛阳打算征调五万到六万大军赶赴关西战场于是大军钱粮的筹措随即成了一件很头痛的事。董卓把目光投向了益州。

    “益州牧刘焉还没有回书?”

    早在十月的时候董卓就以天子的名义下旨给益州催要赋税但刘焉一直没有任何回音。

    “来了一封奏疏。”刘艾回道“刘大人在书中说由于米贼(五斗米教)占据了汉中切断了北上的要道所以今年的赋税无法送到长安了。”

    董卓脸色一寒。

    “大人刘焉不愿意上缴赋税大概和去年益州的贾龙叛乱有关。”田仪解释道“我们在背后支持贾龙叛乱一事估计给刘焉知道了。”

    董卓不满地哼了一声“我说要派人过去你们不听结果如何?贾龙死了刘焉还活着益州大笔的赋税也没了。这事你们怎么做的?”

    刘艾和田仪羞愧无语。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太常刘焉向天子进言改刺史为州牧以便各地州郡及时平叛。天子接受了刘焉的建议并任命刘焉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封阳城侯。临行前灵帝还特别召见了刘焉希望刘焉能到益州平定叛乱稳定社稷。

    当时的益州形势很严峻。益州两任刺史刘俊、郤俭都是贪赃枉法之辈他们的暴行激起了民愤。马相、赵抵等黄巾领聚众起事攻占了广汉郡的绵竹县(今四川绵竹东)杀死了县令李升进而进攻雒县(今四川广汉东)把益州刺史郤俭也杀了。黄巾军随即又进击蜀郡(今四川成都)、犍为(今四川彭山东)旬月之内连破三郡声势极为浩大。黄巾军一度展到十余万人连巴郡(今重庆)的“板楯蛮”(少数民族)都参加了。不久马相自称为帝率军攻陷了巴郡杀死了太守赵部。

    黄巾军的日益强大和烧杀掳掠引起了益州门阀世族的极度仇恨他们组织了数万私兵在益州府别驾从事贾龙的指挥下经过连番大战击败了黄巾军起义军。

    等刘焉到达益州时益州的黄巾军已经平定了。刘虞出京后没有直接到益州而是南下回到老家荆州江夏郡征募了几百兵马然后溯江而上大约半年后才到蜀郡。他本来以为到了益州后有一番血战谁知道天上掉下一个金蛤蟆拣了一个大便宜。

    贾龙把刘焉迎到了绵竹。刘焉看到这地方景色宜人随即就把治所定在了绵竹。他一方面奖赏平叛有功的贾龙等州郡官吏和门阀世族一方面安抚接纳离散叛乱的流民深为百姓爱戴。初平元年左右京畿一带战火连绵南阳和三辅一带有数万户流民涌入益州。刘焉从中征募青壮建立了动州兵实力得到了迅的扩展。

    刘焉到益州时带了一帮人有原侍中、广汉人董扶太仓令巴郡人赵韪、陈留人吴壹。谏议大夫吕常原本是为刘焉送行的但由于京畿大乱路途不通也就留在益州为刘焉效命了。董扶、赵韪是益州人而且都是名士。比如董扶在洛阳的时候被称为儒宗兼通数经善欧阳尚书前后十次受辟三公府公车三徵名气之大在益州屈一指。曾有号曰“致止(至止)”意思是说“言人莫能当所至而谈止也”。至于赵韪情况也大致差不多。刘焉为了在益州生存当然要鼓励和怂恿自己的部属大肆扩展势力了。

    益州原有的门阀世族象贾龙、任岐都是根基深厚之辈势力自然很大了。

    还有就是刚刚从南阳、三辅一带逃难而来的“东州士人”。这些逃难而来的许多门阀世族都是世代权贵一个比一个牛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在他们眼里根本就是笑话。

    几方势力随即争斗起来。

    第二卷乱世豪雄篇第三章狂风暴雨第二节

    董扶、赵韪等人在刘焉的指使下大力展自己的势力随即他们与贾龙等益州势力生了冲突。董卓就是在这个时候介入益州权势之争的。他比较看好贾龙这股根深蒂固的地方势力想借助贾龙之手除掉或者赶走刘焉然后自己派个心腹去益州主掌军政这样益州的赋税就有了保证。

    刘焉得知董卓介入了益州权势之争后立即感到了危机。他马上联合了东州势力和一部分益州其他势力于初平二年(191年)动了一次突然袭击杀掉了贾龙势力中的王咸、李权等十余人逼得贾龙等门阀世族起兵叛乱。此时的刘焉已经羽翼丰满他甚至请出了青羌帮助自已而贾龙和任岐(犍为太守)等人却由于准备不足很快兵败被杀。

    刘焉因此很生气。这时从关中和荆州不断传来各地州郡拥兵自重互相征伐的消息这使他突然萌了切断和朝廷联系断绝和董卓奸侫往来关起门来经营巴蜀的念头。当然董扶所言的“益州分野有天子气”对他也有很大的刺激。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刘焉把目光投向了汉中郡的五斗米道。

    进入益州的道路崎岖难行刘焉无须担心各方势力威胁到自己的安全唯一让他感到不安的是来自益州内部的祸患这就是五斗米道。

    五斗米道又叫天师道和太平道一样都属于早期的道教。张角率领太平道教众在中原一带动黄巾大起义时五斗米道的第二代教主张衡也在汉中率领五斗米道教众动了起义两者遥相呼应。当时朝廷称张角的义军为“蚁贼”称张衡的义军为“米贼”。五斗米道的起义最后失败了张衡死后其子张鲁继任。

    刘焉于是下令招抚张鲁拜他为督义司马并私下派人怂恿张鲁劝他带着五斗米道打回汉中去。张鲁喜出望外立即纠集人马在益州府别部司马张修的帮助下突然杀进了汉中。不久张鲁就杀死了汉中太守苏固占据了汉中。可惜了苏固不明不白地丢了性命。

    刘焉成功利用五斗米道的张鲁控制了汉中切断了和关中、中原等地的来往断绝了和朝廷的关系。同时他也把张鲁这个隐患送出了巴蜀一举两得。而张鲁则利用刘虞的需要占据了汉中有了一块自己的地盘开始安安心心展自己的五斗米道大业。

    刘艾和田仪把益州生的事仔细解说了一下。

    “我看刘焉有割据称霸的野心。”刘艾最后说道“将来大人讨伐逆贼平定天下的时候益州会是个很大的麻烦。”

    董卓点点头笑着问道:“刘焉这么相信张鲁?如果张鲁突然倒戈巴蜀门户大开刘焉不就麻烦了?”

    田仪暖昧地一笑捻须说道:“听说张鲁的母亲长得很漂亮经常出入府衙和刘焉的关系非同一般。也许……有可能……”

    董卓哈哈大笑“莫非刘君郎(刘焉)也是此道中人?”

    三人取笑了刘焉一番随即言归正传。董卓下令把刘焉的三个儿子左中郎将刘范、治书御史刘诞、奉车都尉刘璋全部抓到郿坞来“让他的儿子给刘焉写信如果不把赋税送来长安就等着收人头吧。”

    “那关西的战事何时展开?”刘艾问道。

    “你亲自到潼关坐镇。”董卓指着刘艾说道“西凉的韩遂、马腾要派人去安抚一下大散关方向由皇甫鸿驻防武关方向由段煨驻防其他各路大军则集结于渭水下游的华阴和洛水下游的临晋一带做出随时攻击河东和支援关西的姿态以便牵制北疆军的兵力。”

    董卓拿起李弘的书信又看了看“这头豹子从远征大漠回来后就没有看到他威了。”接着他抬头看看刘艾“还是打早一点好越早越好不能耽搁时间。”

    ****

    正月中塞外雁门郡白登山。

    白雪皑皑寒风呼啸战旗猎猎北疆军艰难地行走在塞外茫茫的大雪原上。

    李弘轻策飞雪迅登上了一处高地这里就是著名的白登山。当年高祖皇帝率三十万大军御驾亲征不慎中计被匈奴单于冒顿以四十万铁骑围于此山。驻马于雪山之野凭吊先辈李弘不禁感慨万千。

    高祖皇帝带着一帮能征惯战的文臣武将打下了一片大大的江山。伟大的汉祚一直延续了四百年。四百年的基业难道今天就要毁在我们这些无能的后辈手上?

    望着眼前银妆素裹蜿蜒起伏的山峦望着树林里美丽的冰凌李弘的思绪不禁飞回了晋阳飞回了那间温暖如春的帐篷里。自从娶了小雨和风雪后自己心中的牵挂和思念不但没有丝毫的减少反而越来越浓越来越深了。自已每每征战在外离多聚少三个人难得坐在一起说说话更难得手挽着手漫步在龙山幽静的树林内。平静而美好的生活现在已经成了一种奢望。想到这里李弘觉得非常的不安和歉疚。自己答应小雨和风雪的事一件都没有做到。没有安宁没有快乐没有长久相守自己带给她们的只有思念担忧和离别。

    天上又零星地飘下来小小的洁白的雪花。雪花轻柔地落到脸上、手上一股淡淡的冰凉和温磐随即缓缓的、悄悄地渗入身体里流入心里。

    李弘默默地看着手心里的一片雪花雪花慢慢融化然后变成一粒绽开的晶莹水珠。这就像长公主的眼泪就象长公主无助而无奈的悲伤让人心碎让人黯然魂伤。

    长公主长大了不再是永乐宫里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也不再是懵懂无知只知掩面哭泣的小殿下。她在这种严酷的环境里快成长着她的心智和才学就像她的相貌一样惊世骇俗。

    一曲悲凄而忧伤的箫音一滴温润的泪珠这就是长公主送给自已出征的礼物。

    李弘一阵心悸感觉十分的难受。

    “呜……呜……”

    低沉而苍凉的牛角号声在雪原上响起随风传去很远很远……

    一种熟悉的东西忽然占据了李弘的心灵深遂而广袤……

    烦躁、痛苦、愤懑、不安各种各样的情绪霎时间烟消云散。

    李弘猛地脱下战盔散开长迎着呼啸的寒风纵马狂奔“呼……嗬……”

    黑豹义从的将士们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听到这熟悉的疯狂的歇斯底里一般的吼声了“呼……嗬……”

    将士们心弦震颤久违了冲天豪情和满胜斗志突然间爆了他们望着飞驰的白马望着飘曳的长无不纵情狂呼:“呼嗬……呼嗬……”

    激昂的号角声冲天而起。

    “呼嗬……呼嗬……”

    在惊天动地的欢呼声中李弘拨转马头迎着白登山张开双臂仰天狂吼:“今天我李弘誓社稷不平则头可断不可束。”

    ****

    正月下代郡高柳城。

    建威将军阎柔、度辽将军赵云、鹰扬中郎将鲜于银、代郡太守牵招、黑翎王楼麓、舞叶王射墨赐、白鹿王鹿破风、飞狐王冉冉等北疆大吏和胡族诸王相迎于城外十里。

    众将看到披头散、威风凛凛的李弘一种非常熟悉的感觉顿时涌上心头无穷战意霎时喷涌而出。

    “大将军你又回来了……”白鹿王鹿破风高兴地一把抱住李弘用力捶了他几下“大将军好兄弟。”

    李弘和众将、胡族诸王或握手或拥抱闹腾了很长时间。

    李溯(小懒)仔细看看他笑着说道:“大将军还是这样好这才是我们熟悉的大将军。”

    李弘用力拍拍他的肩膀“你长结实了听说你有儿子了?”

    李溯笑笑“大将军也快了吧?”

    李弘大笑摇摇手“最近可到卢龙塞去了?”

    “去了我年前去的。”李溯说道“里宋他们的墓迁回去后我还是第一次回卢龙塞。大将军也打算回去看看?”

    “有时间再去吧。”李弘笑道“相信我很快就能重返卢龙塞。”接着他指着赵云问道“子龙文姬呢?可送回晋阳了?”

    “应该快到家了。”赵云回道。

    “打完这一仗后你立即回晋阳迎娶文姬不要再拖了。”李弘笑道“蔡大人好象很着急已经说了很多次了。”

    众人一阵哄笑。

    楼麓大声说道:“子龙你一定要在云中大营娶亲这样我们可以好好地热闹一下。”

    胡族诸王对大汉国内的事非常关心。李弘安慰了他们一番说朝廷和各地州郡之间确实有一些小矛盾但主要战事还是平定黄巾军所以大家无须担心。

    “大将军这次打仗要不要征调铁骑?”射墨赐问道“如果大将军需要的话我可以让射虎随大人出征。”

    “大将军你只要一点头我立即带三千铁骑追随你左右。”楼麓急切说道。

    其他几位部落王也不落人后表示愿意遵从大将军的号令。李弘拱手笑道:“谢谢诸位大王的盛情。我如果需要你们的帮助当然不会和你们客气。这次铁骑南下食物和草料有点紧张。请你们来就是想暂时向你们赊借一点。”

    这点小事胡族诸王毫不犹豫满口应承。鹿破风说:“大将军把我们当外人了。我们和大将军是兄弟大将军要我们的性命都行更不说部落的牲畜和草料了。大将军要多少尽管说至于赊借一事不要再提。”

    楼麓缠着李弘不放三番两次要求南下参战。李弘不好让他太难堪于是小声说道:“你仔细看看哪些人随我南下?你看到幽州将领了吗?”

    楼麓狐疑地四下看看凑到李弘耳边问道:“听说大将军要打白马公孙瓒是真的?”

    李弘笑笑不置可否。

    “大将军早就应该把他杀了。”楼麓恨恨地说道“这个人是一条狼杀人不眨眼翻脸不认人可惜大将军还一直把他当朋友。大将军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