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节-第三十节 (第3/3页)
穆看看神情尴尬的三人继续说道“我们往往注重手段陷入为手段而战的迷惘里却忘记了自己的真正目的。”
“我们现在谈稳定社稷的事让我们暂时忘记勤王。”朱穆笑眯眯地说道“如何才能稳定社稷?仲渊给了大将军三个应对之策。”
“先是尊奉长公主。自从长公主到了北疆后北疆的确有了不少变化。比如过去我们总是抱怨诸府掾属不够造成上下政令不通办事成效甚微但现在这种情况随着长公主的到来正在得到逐步改善。各地战乱不少儒士过去都选择南下荆、扬两州但现在有人开始选择北疆作为避祸之地了。再比如北疆的门阀富豪由于长公主的恳求和劝说门阀富豪们要比过去更加愿意接受和配合北疆诸府下达的诸多政令这使得北疆的稳定有了更多的保障。还有这次到冀州购买粮食的事四位老臣同时出面其结果可想而知。也就是说长公主可以帮助北疆我们要尊奉长公主把长公主的这些优势全挥到极致。这无论对稳定北疆还是对振兴社稷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要想把长公主的优势挥到极致大将军就不能和长公主决裂。这是仲渊的第二个应对之策。不和长公主决裂是不是大将军就必须让权?不是。”
“大将军让权也就是长公主夺权其后果必然会导致双方决裂。所以为了早日稳定社稷必须要把长公主和大将军的两股力量整合到一起而这正是朝中的大臣们派遣张温等七位老臣来到北疆的真正原因。”
“长公主和大将军的两股权势如果完全整合大将军的权势会更大而长公主的权势也更加显赫。也正因为长公主和大将军从这次整合中得到巨大利益双方才能精诚合作群策群力大汉才能看到中兴的希望。”
李弘、徐荣和玉石三人面面相觑心中不由地对张温、李玮和朱穆这些士人又是敬佩又是惊惧。北疆的权力危机在这些人的眼里竟然不是危机反而成了整合力量早日振兴社稷的契机。
“公定怎么整合?你能说说吗?仲渊说话藏头掐尾说了和没说一样。”玉石十分恭敬地问道:“有什么办法能让大将军不但不用让权还能得到更大的权力?”
朱穆手捻短须稍稍思索了一下“徐大人玉大人你们常年征战疆场对朝政的确不熟悉甚至可以说很陌生。大将军虽然督领北疆军政也有一年多时间了但大将军的注意力都在战场上府衙具体事物基本上不过问都是由赵岐老大人和仲渊还有府内诸曹掾属自行处理。到目前为止大将军对府衙的具体运作和府衙诸曹的作用可能还不是非常的了解。比如说诸位大人知道粮食很重要但诸位大人知道各级府衙把一个农户家里上缴的粮食送到国库需要经过多少种办法运用多少道手续吗?”
三人摇摇头。这事他们不知道但他们知道这是个非常非常复杂的过程。虽然是一件收几十斤粮食的小事但其中却涉及到国策、官制、财赋、民事等等诸多方面详细解释起来可能要几个时辰。
“大将军率军远征大漠十几万将士立下了盖世功勋。但远征大漠的胜利难道仅仅是十几万将士的功劳吗?”朱穆说道“从朝廷到各州郡县府衙从天子、大臣到民夫、普通农户大汉国上上下下都为远征大漠的胜利付出了无数的艰辛和汗水。我们就说说董卓他在我们远征大漠的时候需要督领朝廷相关府衙给我们筹措粮草军械他和整个朝廷为远征大漠做了多少事大家知道吗?如果没有董卓和朝中大臣们还有各州郡县府衙官吏们的努力远征能取得胜利?大漠能被我们征服吗?说句良心话我认为大将军如果没有朝廷的支持无法征服大漠。”
“正是朝中大臣们各州郡县府衙官吏们和大汉几千万百姓们的血汗成就了大将军和北疆将士们的荣耀和功勋。”
“现在大将军为了大军粮饷的事殚精竭虑应该能深刻体会到当初董卓主掌朝政时候他和朝中大臣们各州郡县府衙官吏们的辛劳和为此做出的功绩。”朱穆看看深有同感的李弘、徐荣和玉石三人突然提高声音说道“那么远征大漠和振兴社稷相比哪一件事更难更需要耗费财力更需要漫长的时间更需要举国上下的同心同力?”
“当然是振兴社稷。”玉石说道。
“以大将军和十二万北疆将士再加上北疆十六郡的财力能不能独立支撑起振兴社稷的大业?”朱穆接着问道。
“当然不能。”李弘说道“我们需要朝廷需要更多州郡的支持。现在我们生存都成问题还谈什么振兴社稷?”
“那朝廷在哪?各地州郡的力量又如何才能整合到一起?”朱俊继续追问道。
李弘、徐荣和玉石霍然醒悟。
朝廷被董卓所胁持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各地州郡失去了朝廷的掌控成了无根的浮萍早已是一盘散沙。虽然袁绍以所谓的承制号令天下李弘以制衡约束各方权势但都掩盖不了大汉州郡各自为政的事实。这时候大汉国最需要的不是天子而是朝廷一个可以控制和整合各地州郡力量的朝廷。
朱穆望着三人恍然大悟的表情微微一笑。
“朝廷的作用是什么?就是充分利用我大汉国的资源整合国力。国力是什么?说白了就是大汉国近千万户人家的钱粮。朝廷的作用就是用各种办法把这些钱粮集中到一起然后利用这些钱粮给大汉国千万户人家创造更多的财富让大汉国千万户人家的钱粮越来越多。”
“朝中的大臣们显然已经看出形势的展对大汉社稷越来越不利。长安的天子和朝廷已经成了彻头彻尾的摆设不但无法为挽救社稷做出一丝一毫的贡献反而成了摧毁社稷的帮凶。为了挽救社稷他们终于痛下决心重建一个朝廷。为此他们一口气派出了七位德高望重的大汉柱石他们把振兴社稷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了大将军身上。”
朱穆无奈地笑道:“其实袁隗也罢袁绍和韩馥也罢他们都是对的没有朝廷一个孤零零的天子有什么用?要想迅恢复社稷的稳定先就要整合各地州郡的力量击败董卓。要整合各地州郡的力量就要按照大汉官制组建朝廷。袁绍虽然有袁阀为依靠但他位卑权轻最多也不过给自己封一个车骑将军他没资格组建朝廷所以他极力主张重建皇统。”
“我不知道袁绍、韩馥等人是否理解了袁隗的意图也不知道他们是否暗藏私心但重建皇统组建朝廷整合州郡力量的确是迅击败董卓恢复社稷的最快最好最有效的办法。袁隗的确有经天玮地之才不愧是大汉的柱石他如果能亲自到冀州主持大局也许社稷已经恢复在望。”
“袁绍和讨董联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包括大将军拒绝了他的恳求转而致力实施制衡青州黄巾军暴乱等原因他没能做到重建皇统组建朝廷整合州郡力量的目的他和讨董联盟陷入了绝境不知道何去何从。如今州郡各自坐大袁绍几乎失去了对讨董联盟的控制他现在只能利用自己的权势对各地州郡施加一些影响力了。”
李弘、徐荣和玉石三人此时总算完全明白了长安朝廷的大臣们为挽救社稷而精心策划的振兴之计。
袁绍是个失败的例子重建皇统的阻力太大不仅仅北疆和大多数州郡不同意就是长安朝廷自己也不同意。所以他们最终想到了先帝的另外一个骨肉长公主刘萧。以长公主代领国事这样最敏感的皇统问题就解决了。没有了皇统问题的困扰组建新朝廷就要容易得多。因为有了代表皇权的长公主有了比较完善的大汉官制构架的朝廷那么安抚和整合一盘散沙的各地州郡就有了可能拯救和振兴大汉社稷才有了希望。
“北疆应该是支撑这个新朝廷的最大力量大将军除了现有的权力还会得到更多的权力。因为这时候大将军不是一个人带着北疆在孤军奋战而是和长公主和新朝廷一起带着整个大汉国的力量在共同奋战。”朱穆说道“虽然我们不知道张温所带来的具体计策是什么不知道这个新朝廷能不能整合各地州郡的力量不知道我们何时才能实现振兴社稷的愿望但我们现在占据了大义天下人都能望风而从的大义占据了让国祚得以延续的先机占据了尽可能多的力量这就足够了。有希望总比没有希望好有目的总比没有目的好。”
“但这一切都需要大将军的忠诚对大汉社稷的忠诚如果没有大将军的忠诚这就不是艰难振兴社稷之举而是迅倾覆社稷之举了因为董卓就是一个例子。”朱穆看着李弘说道“如果董卓控制着天子和长安朝廷大将军控制着长公主和晋阳朝廷袁绍和各地州郡再无希望他们会干什么?由此大汉倾覆所以张温只是试探如果大将军拒绝他可能迅带着长公主离开北疆到冀州并且让大将军背下和董卓一样的叛逆恶名。”
“为了防止长公主和张温等人做出不利于大将军的举动李玮随即做出了第三个应对之策杀。”
“李玮恳请大将军防止长公主向天子求旨其真正的用意是想告诉大将军如果大将军不同意张温之策立即把张温之策告诉董卓求得一份把长公主送回长安的圣旨同时抽调兵力秘密北上包围长公主府以避免北疆之祸。我们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李弘、徐荣和玉石顿时脸显惊色。
“张温为了安全一定命令长公主的虎贲军暗中包围了骠骑大将军府。”朱穆摇头道“当初我劝大将军把两千虎贲卫士留下保护骠骑将军府但大将军执意不从。张温是个好人但为了社稷利益好人也会变成坏人的大将军太信任他了。”
“我当然信任他因为我了解他张温大人的心里只有大汉社稷。”李弘忽然想到自己已经认可朱穆所说心情立即轻松下来“公定你说这封信是不是张温大人先看过了?”
“不会。”朱穆笑道“现在龙泉只有长公主府的两千五百名虎贲军仲渊不得不小心一点尤其这封信关系到长公主的性命北疆的危亡。”
“仲渊这封信是不是只有你看得懂?”李弘拿起李玮的信左看右看十分怀疑地问道“你们俩个是不是有什么暗语?难道你真的有这么聪明?”
徐荣、玉石和朱穆大笑。
“公定我们怎么回书仲渊?”李弘笑着问道。
“天子的权力都是长公主的朝廷的权力都是长公主府的骠骑大将军府的权力还是骠骑大将军府的权力我们绝不违背大汉律法。”
第二卷乱世豪雄篇第一章危机四伏第三十节
一天后李玮的书信再次送达骠骑大将军营。
一切如李玮、朱穆所料张温得到骠骑大将军的肯定答复后果然拿出了一套精心准备的新朝廷架构。
李玮在书中对张温所提的方案做了详尽的解释。
长公主一旦诏告天下主理国政组建朝廷勤王讨董振兴社稷这对董卓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这对董卓控制下的京畿和西疆州郡对还在观望犹豫不定的部分州郡都是一个明确的宣告。董卓是大汉叛逆他挟天子号令天下祸害社稷致天子掌难社稷危亡大汉上下需齐心协力共讨董贼勤王兴国。
同时这也赦免了袁绍和讨董联盟的所有罪责袁绍和讨董联盟随即成为国家功臣大家随即聚集在长公主主政的新朝廷下共同为大汉社稷而奋战。
不过由于要恪守尊奉当今天子尊奉一个朝廷的原则所以这个新朝廷不是重建而是在长安朝廷的基础上分出了一部分主要是由在各地任职的京官构成。
长公主代理国事长公主府相当于内廷从事掾属相当于内廷的尚书主要行尚书台事。
外廷由太傅府、骠骑大将军府、监御史府构成。
太傅府行丞相事府内置东、西等十三曹主掌大汉行政。
骠骑大将军府行太尉事主掌大汉军事。
监御史府行御史大夫事主掌监察。监御史府不再隶属于骠骑大将军府而是和骠骑大将军同列。
本朝目前的三公是由太尉、司徒、司空构成每公领三卿其实也就是把过去丞相的职责一分为三但张温把这个三公官制又改回到本朝立国初期的三公官制了。
本朝立国之初的三公官制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是最高行政长官权力最大无所不包。太尉除了军事外其他事几乎不管不过就是例行参加国事合议而已。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本朝过去有个惯例一般做丞相必须要先做御史大夫。
张温为什么要改三公官制?
过去丞相不但要管国事还要过问皇帝的家事。所以那时皇帝如果有什么事先交待御史中丞由御史中丞禀报御史大夫再由御史大夫禀报丞相。丞相有什么事也由御史大夫转中丞再由中丞转内廷。皇权和相权是分开的但这也不是一成不变遇到孝武皇帝这样雄才大略的天子这事情就不一样了。孝武皇帝要建下万世功业要夺丞相的权所以当时外廷九卿都直接向内廷听受指令。内廷尚书台权重就是开始于此。
张温的意思很明显在振兴社稷期间绝对不让长公主独揽国家权柄。
大汉现在的太傅是刘虞。刘虞是宗室大臣本朝柱石长公主的叔伯李弘的故主北疆幽州籍将领的老上官本人品行才智也是大汉上上之选。先帝临终前就曾拜他为托孤辅政大臣但可惜先帝早死了一点刘虞无法在先帝回来之前主掌大局。如果刘虞能及时回到洛阳大汉社稷也不会陷入今日这般绝境。现在无论从那个方面来说天下有本事主掌国家权柄的只有刘虞没有谁能代替刘虞的位置一个都没有。天下能让骠骑大将军李弘和北疆大军都能信服的人只有刘虞一个人。
骠骑大将军李弘领大将军事已经得到了征伐四方的战场指挥权。如今再给他行太尉事那么军事行政权也就全部给了李弘剩下的就是军事战略决策权。
在这个本朝立国之初的三公官制里军事战略决策叙也是皇帝的但它有个灵活性比如遇到了弱势皇帝强势丞相这决策权就是丞相的。遇到了象孝武皇帝这样的强势君主决策权就是皇帝的。后来内廷权重大司马大将军辅政三公官制修改这决策权就是内廷的了。
现在长公主肯定是弱势皇权刘虞肯定是个强势“丞相”李弘也肯定是个强势“太尉”那这军事决策权是不是就由这两个人共掌?不是是三个人共掌还有一个是监御史这个监御史是冀州牧韩馥兼领。
张温拿出这么个三公官制算是煞费苦心面面俱到把什么都考虑了。要打仗就要钱粮这钱粮从哪来?北疆和幽州是两个难兄难弟一对穷光蛋只有冀州有钱粮。能不能打仗最后不是靠有没有军队而是靠有没有粮草辎重。如今现状摆在这里只要大家尊奉长公主和设在晋阳的朝廷将来只有两个战事需要决策一个是平叛一个是讨董。而这两个重大决策和三个人都息息相关即使有些分歧也不会太大。
朝廷下面就是各地州郡。
冀州牧韩馥在崔烈、马日磾、陈纪、袁滂四位老臣的劝说下必定会响应至于青州刺史焦和、兖州牧刘岱、豫州牧孔伷等人当然就不要说了这一点张温有十足的把握。荆州、扬州因为路途遥远途经州郡又有黄巾军所以联系不方便不过明年春一定会得到回信张温对他们的响应也是信心十足。太傅刘虞主掌幽州军政骠骑大将军李弘主掌北疆军政这两州自然就不必说了。
按照张温的设想平定黄巾军叛乱和讨伐董卓这两件事应该能在两到三年内结束他唯一担心的是董卓挟持天子逃到西疆。当年西疆大战把他打怕了。现在可不象过去过去朝廷可以向西疆源源不断地输送粮草辎重现在不行了。没有五年以上的休养生息大军根本无力远征西疆。天子蒙难日久皇统的事情会变得非常非常的棘手。
李玮说张温、丁宫和蔡邕三人反复解释一旦长公主诏告天下勤王讨董晋阳朝廷设立天子和长安朝廷就形同虚设各地州郡必会闻风而从这样一来我们的实力就会骤然增加。无论是讨董还是平叛都能形成巨大合力一战而定。所以如果李弘同意朝廷的这个策略那就立即回书张温将迅派人到幽州延请太傅大人刘虞和卢植冀州牧韩馥到晋阳商讨大事。
李玮最后说道张温带到北疆的这个方案非常完美显然长安朝廷诸多大臣们为此精心筹划深思熟虑了很久朝中的大臣们为了振兴社稷的确算是殚精竭虑耗尽了心神。
这个方案对各方势力都有好处无论是长公主、太傅大人刘虞、大将军、还是韩馥、袁绍等州郡官僚都从中得到了收益。
以大将军和北疆目前的实力根本谈不上做出什么军事上的决策相反大将军受制于人口财赋和粮食等危机正是一筹莫展岌岌可危的时候。而晋阳朝廷的建立恰恰帮助大将军缓解了北疆目前面临的这些危机。现在大将军真正意义上得到了大汉的军事行政权和部分军事战略决策权大将军的权力明显增加了。军事行政权最主要的是人事权军资分配权和组织训练权。有了这个实质上的人事权大将军可以任意指派调遣秩俸两千石以上的将领。隶属于晋阳朝廷的各州郡军队几乎都在你的控制下。
太傅大人刘虞行丞相事做他自己本来应该做的事但他依旧是幽州牧他最关心的幽州诸多困难可以因为这个朝廷的建立而得到部分解决。
韩馥也罢袁绍也罢所有讨董联盟的人终于为自己的讨董找到了大义叛逆、灭族、遗臭万年的阴影终于从心里散去等待他们的将是盖世功勋和青史留名。而尤其让他们最感到欣慰的是李弘这头血腥的豹子终于成了同殿之臣不要再为他的强横武力而提心吊胆了。相反有了李弘和北疆大军平定黄巾之祸讨董除奸都成了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不再是一件遥遥无期的事了。
当然了天子长公主和朝廷是最大的收益者因为他们保住大汉社稷保住了倾覆在即的万里江山保住了千千万万条苍生的性命。
恳请大将军为了社稷苍生立下决心。
李弘、徐荣、玉石和朱穆四人把李玮的书信翻来复去地看了七八遍。
朱穆不停地给三人解释大汉官制的演变过程以及张温所建议的这个三公官制中所蕴涵的“三权分立”和其中的优劣还有这种朝廷构架对解决当前大汉危机可能产生的结果。
“大将军徐大人玉大人你们怎么看?”
李弘笑道:“刘大人来了真的太好了。我没有意见只要跟着刘大人后面怎么办都行。他叫我打东我绝不打西。”
玉石高兴地说道:“我和大将军一样愿意跟在刘大人后面为国效力即使赴汤蹈火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徐荣把李玮的书信递给朱穆慢悠悠地说道:“我大汉四百年基业一帮奸侫乱贼岂能轻易倾覆?看起来我们打不了几仗就可以回家了。”
朱穆接过书信随手丢到了案几上神情忧郁。
“怎么?这次仲渊又在书信上写了什么暗语?”李弘笑着问道“他又说了什么不好的事吗?”
“仲渊给张温几个老头子说晕了头此策也能称为完美?其中隐忧甚多甚多啊。”朱穆叹道“我本来以为张温会重建一个新朝廷谁知道他弄了这么个四不象朝廷出来后患无穷啊。这么好的一个机会给这帮墨守成规的老头子白白浪费了。”
李弘、徐荣和玉石三人疑惑不解地看着朱穆。
“大将军过去喜欢披头散那时他象一位将军吗?不象。”朱穆苦笑道“现在呢?现在大将军仪容整洁威风凛凛一看就是大将军。”
三人若有所悟。
“算了不说了也许我错了。袁绍就是例子。他大张旗鼓要说什么要重建皇统还一口气连杀四位大臣以表决心结果如何?响应者寥寥无几骂声一片。朝中大臣们可能也有同样的担心如果长公主可以代行天子事任意拜封大臣那后果也许和袁绍一样。”朱穆挥手说道“正象徐大人所说大汉四百年基业岂是一帮逆贼所能倾覆?不想了既然大将军和两位大人都同意我就回书晋阳了。”
李弘笑道:“我亲自回书张温大人你给仲渊回书让他和长公主府具体商谈听从张温大人的安排做好前期准备。”
“另外给漠北都扩府的鲜于辅、云中行辕的赵云、常山的张燕、壶关的麴义、上谷的阎柔各自修书一份把此事详细告诉他们征询一下他们的意见。”
“请杨华来让他去一趟洛阳把此事告诉朱俊大人和颜良。尽快把他们的意见带回来。”
徐荣补充道:“告诉颜良叫他时刻注意董卓的动向免得消息泄漏后遭到董卓的突然袭击。”
****
十月下冀州邺城。
马日磾等四位老臣到了邺城后受到了韩馥隆重的接待诸般事宜进行地都非常顺利。韩馥能答应的都答应了不能答应的也解释得很清楚。过了几天崔烈、陈纪、袁滂三人赶到渤海郡河间国和安平国一带向当地的门阀富豪们买粮去了。年纪最大的马日磾留在了邺城。
这天马日磾接到张温的八百里急书匆忙赶往冀州府。
韩馥的反应并没有马日磾想象的那样激动和兴奋他神色平静地问了一些细节然后说要和自己的僚属们商量商量有了结果后立即回复马日磾。
马日磾非常生气质问他这事有什么商量的?难道你还想独自勤王不成?当初袁隗安排你到冀州任冀州牧的时候是怎么对你说的?你难道都忘记了?
韩馥看到马日磾生气了急忙说道:“老大人你误解了。你知道我担心什么吗?”
“你担心什么?”
“我担心这个晋阳朝廷会变成李弘的朝廷。董卓之祸尚没有铲除又出个豹子之祸结果我大汉生灵涂炭社稷崩裂。”
“你凭什么认定晋阳的朝廷会变成豹子的朝廷?”马日磾问道。
“就凭他今年的所作所为。”韩馥说道“三四月的时候谁在荥阳击败我们的?谁带着大军掠夺颖川和南阳的?又是谁杀死颖川太守李旻的?夏天的时候又是谁调兵遣将准备集结大军攻打冀州的?现在你们指望用身份尊崇的长公主太傅大人刘虞还有我冀州的钱粮来劝他攻打董卓勤王除奸你们不觉得这是一厢情愿吗?李弘是什么人?他是一头嗜血猛兽是一头凶残的豹子。老大人你们怎么能相信他?难道我韩馥、袁绍、刘岱、张邈、袁遗这些人对大汉的忠诚还不如那头豹子?长公主和这个朝廷为什么就不能建在冀州?”
韩馥望着马日磾神情悲苦地说道:“老大人如果你非要我到晋阳去我去我不会让你和诸位老大人难堪。但我真的不明白你们为什么信任豹子却不信任我不信任冀州?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要让豹子吸尽我大汉社稷最后一滴鲜血啃尽我大汉社稷最后一口骨头为什么?”
马日磾哑口无言。他呆坐良久然后伸手拍拍韩馥“你想听我解释吗?”
韩馥摇摇头“老大人我现在一天只吃一餐饭我的夫人孩子是这样我府内的从事掾属也是这样不为别的就是想节省一点粮食供应大军。我们的军队要击败肆虐冀兖青徐和河内的黄巾要早日整军西进讨伐董卓振兴社稷我们在流血流汗我们在努力奋战但李弘呢?李弘在干什么?李弘拥有十二万边军他为什么不能讨董勤王?他打我们逼着我们给他们钱粮我就不懂他为什么不打洛阳不打长安不逼着董卓要钱要粮?”
“现在董卓和他翻脸了打他了北疆缺钱又缺粮了他立即反过来要和我们联手打董卓。现在我们不是叛逆了董卓是叛逆了。”韩馥激动地说道“就这种阴险毒辣狼心狗肺的人你们竟然信任他?竟然还给他行太尉事竟然要把我们的军队置于他的指挥之下。老大人你到底是要拯救社稷还是要摧毁社稷?”
马日磾无言以对。
“老大人不管你怎么解释我也罢袁绍也罢刘岱和张邈也罢我们都不能接受这个事实。”韩馥眼眶有点湿润声音哽咽道“没有李弘我们或许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击败黄巾军击败董卓。但我们一旦帮助了李弘造就出一个比董卓更加暴虐的祸害我们怎么办?大汉社稷怎么办?谁来拯救这片饱受摧残的万里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