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六节-第三十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六节-第三十节 (第2/3页)

何必急在这一时?”

    “拱卫洛阳?”李弘嗤之以鼻“我为什么要到洛阳去?先帝和陛下都让我戍守北疆我怎能到洛阳去?你回去告诉相国大人说我要上奏天子恳请天子让长公主到洛阳主掌六州军政统一指挥各州郡兵马平定黄巾暴乱。”

    田仪从容说道:“大将军此议甚为妥当。只是现在……”

    “现在我要立即和袁绍、袁术联系。”李弘打断了他的话“为了争取时间我府内掾属要任意进出京畿不得有任何阻碍。”

    田仪笑道:“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大将军如果不放心我可以一直留在河东直到相国大人西返长安。”

    李弘毫不客气的当即把田仪留在了河东。田仪躬身告辞回军帐给董卓写信去了。

    徐荣反复看着董卓的书信疑惑地说道:“任由我们进出洛阳联系袁绍、袁术?难道董卓真的要放弃洛阳?李儒死了后刘艾和田仪对董卓非常重要他怎会舍得把田仪留在我们这里?这里面难道还有我们没有想到的东西?”

    李弘低着头在大帐内来回踱步。玉石皱眉沉思。

    “董卓不可能放弃洛阳。”李弘说道“如果袁绍和各地州郡的兵马能在近期内击败黄巾军袁术和孙坚能顶住董卓的攻击那么最迟到明年初我们就可以同时攻击洛阳。董卓无力应对三个战场他必定要回撤长安然后……”

    徐荣和玉石神情严肃地望着李弘等待他继续说下去。

    李弘沉吟良久叹了一口气“然后我们就要看黄巾军的脸色了。黑山的白绕、于毒也罢青州的司马俱、徐和也罢他们不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他们会再次下山。这样一来我们能不能确保冀州不失?如果袁绍和各地州郡的兵力不得不回头平叛那攻击洛阳之战就极有可能半途而废。洛阳还是董卓的。”

    “董卓凭什么认定袁绍和各地州郡的兵马今年无法平定黄巾军的暴乱?”玉石十分怀疑地说道。

    “我们又凭什么认定黄巾军今年一定会被击败?”李弘说道“当年皇甫嵩和朱俊等人之所以能在六到八个月内击败黄巾军最重要的是得到了朝廷充足的粮饷军械支持。后来朝廷又及时开仓放粮、赈济了大量的流民在最短的时间内稳住了一部分州郡但现在呢?现在袁绍和各地州郡的长官们一样都没有就连平叛的军队都不能和当年的北军相比他们在冬天来临之前能把黄巾军赶回山上就非常不错了。”

    “董卓当年参加过平定黄巾军的战斗这些事他应该很清楚他能预料到明年的形势并不奇怪。我打过黄巾军这里面的事我也知道的很清楚。看样子黄巾军要帮董卓的忙了。”

    徐荣看看愁眉不展的李弘小声安慰道:“正清(高览)到兖州已经两个多月应该有书信到了。看看他怎么说。不管明年有没有黄巾军暴乱我们都要打洛阳否则北疆怎么办?”

    朱穆极力要求到洛阳去李弘没有答应。

    李弘把尉曹掾许混请到了大帐请他到洛阳去一趟。

    李弘给董卓写了一份回书废话连篇关于北疆军是否退出虎牢等三关的事提都没有提。李弘对许混说你见了董卓后凡事都含混其词实在不行就一问三不知但你务必要尽快见到颜良让颜良把洛阳生的事详细告诉我。

    然后李弘把北疆打算联合袁绍、袁术攻打洛阳的事说了一遍。李弘说你从虎牢关出绕道陈留郡到河内去见袁绍和他仔细商量此事。让田畴到南阳见袁术有消息就亲自回河东向我禀报。关于是否坚守虎牢关的事李弘叫许混带话给颜良能守则守不能守就退到中牟或者豫州一带以保存实力为明年初攻击洛阳蓄积力量。如果兵力已经折损太大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就地募兵补充。

    ****

    十月中晋阳龙山。

    长公主府在张温、丁宫、蔡邕等人的主事下否决了李弘的提议要求李弘立即从塞外调兵南下趁着董卓攻打颖川和南阳的机会西进长安勤王。

    长公主听了张温等人的禀奏之后非常吃惊“打仗是大将军的事我们怎能干涉?”

    张温解释道打仗的确是大将军的事但打不打仗在哪里打却不是大将军的事而是殿下的事。

    骠骑大将军主掌北疆十六郡军政意思就是说北疆十六郡不管是兵事还是民事都是骠骑大将军说了算。这时骠骑大将军相当于一州的州牧。骠骑大将军督领六州兵事大权这个意思是说当这六个州有叛乱时骠骑大将军无需天子圣旨就可以率军平叛。但骠骑大将军只有战场指挥权没有军事战略的决策权和军事行政权。

    长公主身份尊崇是先帝的女儿当今天子的姐姐。值此国家危难之际自然是家国合一要一力承担拯救社稷的重任了。凭借着先帝的遗诏当今天子颁赐的节传、斧钺长公主权力之大影响力之大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就凭这一点做为人臣的骠骑大将军就要事事征询不能有丝毫的谮越以免违背礼法。

    另外当今天子诏令长公主督掌六州军政。长公主的这个督领六州军政虽然权力很大但它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是统领六个州的大州牧。如果一个人有这么大的权力不就相当于大汉国的半个“天子”了那皇帝还能坐稳江山?没两天就被杀了。这个督领几州军政的事一般也就在国家非常时期出现而且肯定是皇室成员主掌此权这个权力受到天子朝廷和督领诸州的共同制约。简单的说它没有人事权和财赋权不能更换州郡长官不能征调州郡财赋它最大的权力其实是依托皇权而产生的协调权。

    比如现在兖青徐三州有蚁贼暴乱长公主就可以协调六州长官统筹调配平叛的兵力和钱粮。这时候骠骑大将军就相当于一州州牧而袁绍就差多了不过是个渤海郡的太守冀州牧韩馥的下属而已。

    再比如这次打董卓。董卓权力很大掌国家权柄代理国事如果天子不说他是奸侫天下谁敢说他是奸侫?谁说谁就是叛逆象袁绍、韩馥现在就是我大汉的叛逆。但董卓的确是奸侫今天子年幼他哪能分辨出董卓的奸和忠?而且天子受董卓挟持他就是想说董卓是奸侫他也不敢说出口。这时就需要长公主出面了。长公主出面号召天下州郡讨伐董卓勤王兴国匡正大汉天下莫不从之。换句话说在天子没有解困之前长公主主掌国家权柄代理国事。骠骑大将军权力再大他也要受长公主节制军事战略的决策权和军事行政权都在长公主手上。

    骠骑大将军为什么要把攻打洛阳的事禀奏长公主?原因就在于此。目前看来李弘还是我大汉的忠臣。先帝当年的选择的确没错先帝让殿下到北疆也没错我大汉能不能再度中兴希望就在骠骑大将军身上了。

    长公主似懂非懂。她担心自己出面干涉打仗会惹恼骠骑大将军所以她不愿意在文书上加盖自己的印信。

    “难道殿下不想救出天子?不想拯救社稷?”

    长公主摇摇头。

    “那就请殿下盖上印信。”

    ****

    李玮勃然大怒。

    征兵南下一路配合袁绍、袁术佯攻洛阳一路以主力大军攻打长安。两路作战这怎么可能?钱在哪?粮食又在哪?

    我们要攻打董卓也就等于不承认当今朝廷那么军事战略的决策权应该暂归于骠骑大将军府而不是长公主府。

    张温反驳道是谁举起勤王讨董的大旗?是长公主还是骠骑大将军?

    李玮也反驳道是谁统领北疆十二万边军?是长公主还是骠骑大将军?

    张温冷笑道:“四封之内莫非王土食土之毛莫非王臣。这天下一草一木都是天子的更不要说骠骑大将军和北疆十二万边军了。莫非李大人认为这十二万边军是骠骑大将军的私人财产?”

    李玮骇然变色。

    第二卷乱世豪雄篇第一章危机四伏第二十八节

    十月中河东河北城骠骑大将军行辕。

    八百里快骑一天之内就把李玮的书信送到了李弘手上。

    李玮督请李弘在河东战事暂停之际立即回晋阳主持大局。龙骧将军徐荣和折冲将军玉石都在河东大将军担心什么?现在北疆最危急的问题不是讨董勤王也不是粮食财赋而是权力分配问题。如果我们任由长公主的权势在北疆迅膨胀长公主和大将军势必要陷入权力争斗北疆将再无宁日大将军想做的事都将成为泡影。

    李玮详细解说了长公主府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和提出的应对之策。由于长公主府和骠骑大将军府对当前形势的看法不同应对之策也大相径庭两府之间的分歧非常大根本没有协调的可能。正因为两府之间的分歧不可协调两府之间的权力分配问题不可避免的摆到了案几上而争论最激烈的就是军权分配问题。

    北疆大军现在是讨董勤王稳定社稷的中坚力量这支大军目前到底听谁的指挥?军事战略的决策权和军事行政权到底隶属于长公主还是骠骑大将军?

    李玮说这件事张温大人只和我一个人私下做了商讨两府尚没有正式合议显然他想知道大将军的态度以便迅做出反应。

    我的威望和资历不能和张温相提并论我也不知道大将军对这件事到底是什么态度所以我没有底气也不敢理直气壮地和张温为这件事争论。我气愤之下说了几句不知轻重的话结果张温质问我说北疆军难道是大将军的私有财产?我很惊惧。张温说句话说明长公主和他们已经下定决心要把北疆大军的军事决策权和行政权了拿到手了。

    大将军你要知道。如今董卓已经和我们闹翻他要想尽一切办法打击和压制大将军如果这个时候张温以长公主的名义秘密上书天子恳求天子把北疆大军置于长公主的掌控之下你说天子和董卓会不会答应?北疆大乱对董卓而言可是天大的好消息。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董卓当初奏请天子赐封长公主以六州军政大权派朝中七位大臣到北疆辅佐长公主的用心了。当初朝中大臣们出这个主意的目的当然是想逼迫我们攻打董卓而董卓不可能不知道但他更了解骠骑大将军。他知道为了争夺军队的控制权北疆一定会乱。

    董卓看到北疆大乱的机会已经来临必定会奏请天子答应长公主的要求。圣旨到了北疆大将军是接旨还是抗旨?如果你接下圣旨长公主和张温他们必定要把你架空要知道北疆有九个将军十二个中郎将谁都可以领兵作战。但这些人领兵打长安董卓就未必畏惧了。如果你不接圣旨公然违抗天子的命令无视长公主的威仪那大将军一直标榜自己尊奉天子要振兴社稷又做何解释?在北疆诸吏的眼里你和董卓、和袁绍又有什么区别?大将军的威望和忠信遭到严重打击后将来如何镇制北疆?

    自从长公主到了北疆后由于她身份、地位的尊崇和显赫北疆诸府诸吏门阀富豪诸生儒士布衣百姓无不对她敬若神明。先帝有二子一女如今弘农王已死天子蒙难唯有这长公主带着先帝遗诏到了北疆承担起了拯救社稷的重任由此可见她在天下人心目中的份量。过去北疆以大将军的身份地位最为尊崇大将军说了算不过现在不一样了。虽然大将军依旧手握重权但在长公主面前大将军不过就是一个大臣而已。所以现在在北疆长公主代表着大汉代表着天子北疆人心中只有长公主而大将军在大家的心目中已经退居其次了。这个时候大将军如果公然抗旨和长公主决裂势必要受到各方的指责北疆诸吏也会和大将军离心离德北疆即使不乱也会因此留下深重的隐忧。

    如果大将军在大家的心目中和董卓是一样的人那么无论在北疆军中还是在北疆诸府中都会有人秘密联系长公主阴谋诛杀你。这不是我危言耸听你看看董卓有多少人要杀他?北疆一旦生暴乱大将军还有回天之力吗?

    李玮最后说道长公主督领六州军政这个六州包括北疆也就是说长公主实际上掌握了北疆大军的部分军事决策权和行政权。虽然还有一部分军事决策权和行政权在天子和朝廷手上但因为现在天子蒙难朝廷被董卓控制实际上这部分权力也已经归于长公主。目前关东战事紧张董卓无暇他顾他不可能想到奏请天子再追加长公主一份圣旨。而张温等人考虑到当前形势和北疆现状也肯定不愿意和大将军决裂所以他也不可能恳请长公主上奏天子求旨。但为了预防万一还是请大将军加强戒备严防长公主派人西上长安。有这一份圣旨和没有这一份圣旨对北疆来说可是生死存亡的大事请大将军务必不要疏忽。

    上个月我一再督请大将军拒绝朝廷使节入晋但大将军执意不听。大将军说制衡之势刚成需要天子和朝廷的理解与支持不能公然抗旨。但现在形势风云突变董卓和我们彻底决裂制衡之势已经破坏殆尽我们受制于长公主如何应对?请大将军回晋。

    李弘没想到会出这样的事。我离开龙山之前许多事不是已经定下来了吗?虽然董卓暂时和我们言和但北疆危机没有缓解攻打洛阳的计策当然也就不能改变了。怎么突然就扯到了权力分配上?北疆危机怎么越来越大了?

    徐荣、玉石和朱穆先后看完李玮的急书三人相视无语。长公主入晋后对北疆的威胁终于开始显现了。

    “这都是我和仲渊的错。”朱穆十分歉疚地说道“过去我不太了解大将军对大将军的为人有些误解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接触大将军是个什么人我心里清楚。大将军为了大汉社稷为了北疆可以说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办法都想尽了。但因为我们这些人的无能把大将军一步步拖到了绝境。”

    李弘看着朱穆非常感动地伸手拍拍他的后背“公定不要这么说我们都尽力了何况现在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我们还有办法。”

    “大将军徐大人玉大人几年来你们一直征战四方从没有接触过朝政。你们想不到今天的事可以理解但我和仲渊应该早就想到的。”朱穆长叹道“可惜我和仲渊太年轻我们除了在太学高谈阔论外不过就是做了一阵子的郡府小吏没有任何处理国事的经验。对政事也是一知半解尤其对朝堂上的权势争斗更是一无所知现在想想真是为自己的无知而汗颜。”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从先帝时候开始朝廷就已经在想方设法削弱和掣肘大将军的权势了由于各种机缘巧合如今他们终于成功了。”

    先帝在归天之前做了两件最重要的事一是给大将军两份遗诏一是把长公主送到了河间国。虽然先帝的目的看上去都是为了皇统但其实先帝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削弱和掣肘大将军。给大将军的两份遗诏一份立即送到了北疆一份交给了袁隗。袁隗非常理解先帝的意图即使皇统的事已经解决了但大将军的事没有解决尤其后来又冒出个董卓于是袁隗就有了一石二鸟之计。那石头就是讨董联盟而二鸟就是大将军和董卓。

    一个石头要砸死两只鸟需要各种条件不是想砸就能砸死的。能砸死两只鸟的最好办法就是用绳子捆住两只鸟的脖子然后再把这两只鸟砸死。捆住董卓的绳子就是天子董卓挟持天子天子蒙难不打也要打。捆住大将军的绳子就是长公主长公主要勤王除奸不打也要打。现在这两只鸟都被捆住了就等着石头来砸了。

    长公主如果没有先帝的遗诏最多也就有身份无比尊崇但有了先帝的这份遗诏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们看诏书不是只看内容而是要深刻领悟诏书的主旨天子的心意。先帝遗诏的主旨是什么?是稳定社稷。天下人都知道先帝解决皇统的终极目的是为了稳定社稷但现在先帝的终极目的并没有达到也就是说先帝这份遗诏的效力依然存在。

    先帝给大将军的另外一份遗诏是什么?汉一个大大的汉字其主旨是什么不言而喻是忠诚是对大汉社稷对先帝对天子遗诏的忠诚。

    面对一个长公主两份遗诏大将军该作出何种选择?这根绳子大将军愿不愿意套到自己的脖子上?显然大将军不愿意。大将军宁愿抗旨也要压制各方实施制衡之策。于是天子修改律法公开授予长公主督领六州之军政派出朝中七位老臣来辅佐长公主利用大将军不谙朝政的弱点悄悄地把这根绳子套到了大将军的脖子上。

    我们为什么疏忽了?因为我们一直承认当今天子和被董卓所把持的朝廷我们至今都没有公开宣布勤王讨董我们一直都在低着头努力摆脱北疆所面临的危机。我们还在幻想着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利用北疆强大的实力逼迫董卓还政于天子所以我们都疏忽了长公主和长公主潜在的巨大权势。

    此时大将军已经和董卓翻脸长公主再无顾忌立即就可以奉先帝遗诏宣布天子和朝廷都已经被董卓所挟持天子圣旨为董卓矫诏没有任何效力诏告天下州郡共同讨董勤王。而长公主就此掌控了代行国事的大权获得了比大将军更大的权力。至此大将军在北疆的权势开始受到长公主的制约实力也将被长公主一步步削弱。

    我们可以就此设想一下长公主举起讨董大旗后天下会是一个什么形势?袁绍位卑权轻他和他的讨董联盟会毫不犹豫地聚集到长公主这面大旗下。袁绍手中的“承制诏书”和长公主的显赫身份相比根本不值一提。袁术和孙坚等人就更不必说了。从长公主这个角度来说她也需要袁绍、袁术这两方势力来制约和平衡大将军的权势。所以她会非常小心地避开皇统问题把袁绍、袁术拉到讨董大旗之下。大将军怎么办?先帝给大将军的两份遗诏已经公开于世大将军如果再不讨董再不勤王再不尊奉长公主之令出兵拯救社稷声望和威信将会荡然无存其下场不问可知。

    大将军你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北疆不是你大将军的封地不是一个诸侯国它只是大汉疆域的一部分。北疆这片土地上的大部分人包括军中的大小将领北疆诸府的大小官吏基本上都忠诚于大汉忠诚于天子。大家都是因为你忠诚于大汉忠诚于天子所以才遵从你的军令才听从你的指挥。如果大将军公然和长公主决裂大将军凭什么让北疆的人相信你的忠诚?凭什么让人相信你能稳定北疆拯救社稷?除了一部分绝对忠诚于你的胡族和亲信你还能得到多少北疆人的信任和支持?北疆人都不信任你支持你袁绍、袁术又怎会信任你?大家如果不能聚集在同一面大旗下不能齐心合力又怎么讨董勤王?怎么拯救社稷挽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之中?

    你们或许认为长公主没有军队没有实力大将军完全可以待仗手中的实力牢牢地控制她。那么我问一句今天大汉的乱局是由何而生?是因为袁绍和各地州郡反对董卓主政?董卓为何可以主政?是因为他控制了天子。你们要知道董卓即使没做什么大奸大恶的事但他控制天子本身却就是大奸大恶之举天下人人可以讨之。大将军如果倚仗军队控制长公主我可以肯定地说北疆要乱。为什么?冀州韩馥大人先就会切断对北疆的援助幽州刘虞大人也会愤而反击袁绍、袁术之流更会推波助澜他们绝不会在一个奸侫董卓还没有被消灭的情况下眼看着另一个奸侫董卓再次产生。

    北疆目前的情况大家都清楚如果我们失去了冀州的四个屯田郡国失去了冀州的援助百姓会因为饥娥而暴乱十二万大军会因为没有口粮而崩溃。试问在这种情况下大将军还能力挽狂澜吗?董卓好歹有关中之利而我们呢?我们只有贫瘠的三晋和荒凉的大漠。大将军会背着叛逆的恶名先于董卓而败亡。

    如果大将军甘愿做大汉叛逆甘愿放弃北疆四处征伐甘愿和董卓同流合污甘愿涂炭天下生灵甘愿让大汉社稷倾覆大将军可以为所欲为干什么都行。但大将军必定会众叛亲离会迅死于战乱。大将军可以放眼看看历史在没有任何根基之下以一人之力倒行逆施阴谋篡国的叛逆最后都是什么下场?不过就是涂炭生灵遗臭万年而已。

    北疆刚刚经历远征大漠之战大军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喘息时间而朝廷又因为连番战祸断绝了大军的粮饷军队内部有危机。北疆的人口已经过了北疆的承受能力各地屯田又未见成效而各地州郡的流民还在不断北上北疆有财赋粮食危机。长公主到了北疆天子修改律法赋予她凌驾于北疆之上的权力而这时董卓又偏偏破坏了制衡导致北疆立即产生了更为严重的权力危机。北疆存亡尽在大将军一念之间。

    北疆的权力危机是从先帝时就种下的到今天终于完全成形。张温的那句话让李玮胆战心惊不敢出言顶撞就在于这个危机的后果谁都承担不起。朝中的大臣们一致推荐张温等七位老臣到北疆考虑的极为周全他们把方方面面的情况全部想到了几乎可以说没有任何遗漏。

    张温为什么到现在都没有奏请长公主诏告天下勤王讨董?张温明明知道北疆现状他本人又亲自指挥过西疆平叛大战但他为什么还要提出两路作战同时攻打长安和洛阳的必败之策?张温为什么私下和李玮商谈此事却没有召集两府合议公开提出此策?

    朱穆看看李弘拱手说道:“大将军张温大人在问你你到底是忠于大汉?还是忠于你自己?”

    第二卷乱世豪雄篇第一章危机四伏第二十九节

    李弘神情凝重毫不犹豫地说道:“我忠诚于大汉这是我的家。”

    朱穆脸上一喜徐荣忧色重重低头看着自己的大手沉默不语。

    玉石盯着滔滔不绝的朱穆若有所思。

    朱穆把这场突如其来的权力危机的前前后后分析得非常透彻虽然有些话未免言过其实但因为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产生认识上的不同也无可厚非。不过玉石注意的不是这一点而是朱穆说这番话的真正用意。朱穆显然赞同把军事战略的决策权和行政权让出一部分给长公主。另外玉石也注意到李玮在那封书信中没有提出任何应对之策只是督请李弘回晋这大违李玮一贯的行事作风。是不是说李玮也赞同让权?李玮、朱穆是北疆大吏骠骑大将军府的长史、司马可以说是帮助李弘主掌北疆军政的左膀右臂两人对北疆、对李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这两人都力主骠骑大将军让权那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北疆的士人都认可长公主对军事决策权和行政权的掌控?

    朱穆已经说得非常明白了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说骠骑大将军都没有掌控军事决策权和行政权的依据。相反长公主却有她如果执意要拿走这个权力李弘只有和长公主决裂。和长公主决裂的后果朱穆也解释得很清楚了。说来说去都是先帝种下的祸根如果长公主不到北疆哪来这些事?

    “公定军事决策权和行政权一旦给长公主了对北疆大军来说就是一场灾难。”玉石试探着问道“难道你看不出来?”

    朱穆听到李弘那坚定而不容置疑的回答心里已经知道答案埋在心头的阴霾顿时一扫而空神态显得极为欣喜而轻松。

    “玉大人你这么想是因为你对国家政事不是非常了解也太轻视张温、丁宫这些老臣了。他们能任职三公辅佐天子处理国事头脑怎么会简单到强行夺权倾覆北疆这种地步?”朱穆笑道:“大将军如果因为这件事和长公主决裂了试问对天子对长公主对北疆对整个社稷有什么好处?难道几位老臣到北疆来就是辅佐长公主倾覆大汉社稷吗?”

    李弘、徐荣和玉石疑惑地望着朱穆。

    “大将军徐大人玉大人你们可以再看看仲渊的信再仔细看看仲渊为什么要在信中一再提到长公主的显赫身份对北疆的影响?为什么一再提到长公主如果强行求得天子圣旨和大将军公然决裂的后果?为什么一再提到张温只和他一个人私下商谈这等关系到北疆生死存亡的大事?”

    朱穆拿起李玮的书信指着上面的文字说道:“仲渊这一句话不知道你们可理解了。仲渊说勤王只是手段稳定社稷才是目的。稳定社稷是先帝的终极目标也是我们今天正在为之努力的目标。试问诸位大人勤王后社稷能不能稳定?答案不言而喻不能稳定。依照目前的形势我们即使能在几年内击败董卓救回天子但大汉没有五年十年的时间根本不可能恢复到黄巾军暴乱以前的稳定局面。”

    “仲渊这句话大将军和两位大人可能一扫而过没有引起你们丝毫的注意但正是这句话才是这份信的主旨。”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