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节-第二十二节 (第3/3页)
八月下晋阳龙山。
朱穆以最快的度赶回了骠骑大将军府。
李弘听完朱穆的话后神色凝重久久不语。
李玮急切地说道:“大将军立即阻止他们入晋把公主送回长安否则我们麻烦大了……”
李弘忽然站起来笑道:“走我们给长公主贺喜去。”
第二卷乱世豪雄篇第一章危机四伏第十九节
“大将军……”李玮伸手一把拉住举步欲行的李弘十分不满地说道“大将军难道你要放弃制衡放弃北疆?现在放弃制衡放弃北疆转而去勤王打长安根本就是饮鸩止渴之策是拯救不了大汉江山社稷的。你看看董卓他手里有天子有军队掌控着天下权柄但他稳定了社稷吗?没有正是因为他的无能我大汉社稷才坠入了万丈深渊才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难道大将军自认为北疆的实力已经足以拯救天下稳定社稷了吗?”
李弘停下脚步看看李玮和朱穆平静地说道:“没有我没有这个本事你们也没有这个能力北疆更没有这个实力。所以我才需要长公主府需要崔烈、张温、马日磾这些大汉肱股之臣的帮助。我们只有上下齐心群策群力才能完成先帝的重托才能拱卫和振兴我大汉社稷。”
“你们和我在一起很长时间了我是什么人我是怎么想的你们应该很清楚。”李弘望着案几上的一堆文卷轻轻叹道“先帝遗诏是怎么写的?我怎能辜负先帝对我的信任和重托?如果不能完成先帝的遗命我又有什么面目去见先帝于九泉之下?做人也好为人臣子也好要是忠义如果我连忠义都做不好我还是人吗?你们还愿意帮助我吗?不会的没有人愿意成为我大汉的叛逆背下世世代代的骂名。”
“或许天子不能理解我拱卫和拯救社稷的办法或许朝中的大臣们也视我为大汉最大的祸患。但我扪心自问我没有做错什么。”李弘走到李玮和朱穆身边搂住两人的肩膀缓缓向大帐外走去。“我和你们一样都坚信我们有能力挽救和振兴社稷但我们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更多的力量。”
“天子在晋阳设长平公主府又派七位老臣来辅佐公主天下人会因此相信我李弘是绝对忠于天子忠于大汉的。这对北疆对我本人而言是一件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比如现在我们到冀州买粮食虽然出钱的是我们骠骑大将军府但出面的却是大汉的长公主。试问韩馥还敢推三阻四吗?试问冀州的门阀们还敢出口拒绝吗?此时袁绍也好袁术也好韩馥、刘岱也好面对长公主的时候他们将做何选择?是不是干脆连长公主都拒绝承认说她不是先帝所出?”
“没有人敢说这话。袁绍虽然敢杀四位朝廷大臣但他却不敢不承认长公主。长公主还小目前没有什么威仪但她背后是我李弘是我北疆十几万大军有我们站在她背后谁敢说个‘不’字?长公主的背后还有崔烈、张温、马日磾、袁滂、陈纪、蔡邕、丁宫七位老臣这七个人放眼天下除了天子谁能惹得起?凭袁绍那点本事他一个都惹不起。”
“长公主府中的七位老臣张温、丁宫、袁滂都是我过去的上官蔡邕和我们的关系就更不一般了子龙马上就是他的贤婿了。抛弃我们彼此之间的政见分歧不说就个人感情而言七位老臣肯定能和我们坐到一起。不管怎么说我们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社稷为了天下苍生为了我大汉千秋万代的国祚。”
“我北疆有了这七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再加上赵岐、许劭、杨奇、王剪、王瀚等五位大臣其实力增长之快恐怕不是你我所能想象的吧?”李弘看看李玮笑着说道“你不是说北疆贫穷没有儒士愿意受辟吗?你再过一段时间看看我北疆诸府不是没人愿意受辟而是人满为患了。”
“只要我们和长公主和诸位老臣齐心合力两三年之内不但能稳住北疆更能勤王除奸振兴社稷。”
李玮和朱穆心情沉重默然无语。李弘就拣好的说对北疆未来的隐忧却只字不提。
天子下旨在晋阳设长公主府征辟七位老臣效命于长公主府其目的显然是为了制衡和削弱李弘的权柄。但从目前形势来说利用长公主的权势逼迫李弘给京畿提供物资好象没什么太大意义因为北疆本身就比京畿的状况差能提供的物资非常有限。既然如此董卓为什么还要这么做?为什么要激怒李弘?难道要借李弘的手杀掉这些老臣让李弘和北疆变成叛逆和袁绍彻底走到一起?但这对董卓有什么好处?
退一步说即使李弘尊奉天子旨和长公主府共处北疆但北疆和六州的兵事权都在李弘手上军队也在李弘手上长公主府能不能起到制衡作用全在李弘一念之间。说白了如果李弘有藩镇割据之心或者有篡夺社稷之意那长公主府就是一个摆设什么作用也没有。
当然如果李弘忠于天子忠于大汉这个长公主府的权势就隐约凌驾于骠骑大将军府之上了。两府的权柄之争随即开始从军队到府衙从军官到官吏没有哪一个人能避开这场权力纷争的漩涡其产生的后果很难预测。巨大的内耗势必要让北疆实力受到减损不过这需要一段时间这无助于董卓解决目前京畿所面临的危机。
那董卓是什么意思?
公主当初是拿着先帝的遗诏举着勤王除奸的大旗来到北疆的董卓不可能不知道。现在公主的权势大了还有七位老臣辅佐她更要以攻打长安为第一目标了。董卓不会糊涂到让七位老臣帮助他说服公主放弃勤王转而督请李弘去攻打袁绍和黄巾军吧?董卓既然不会这么糊涂这么幼稚他就不可能想出这么个主意。而且按照董卓对政事的熟悉程度他也不可能想出这么个主意这制约李弘之策一定是朝中的大臣们想出来的。
既然这主意是朝中大臣们想出来的其用意不问可知。当然是督请李弘迅勤王了或者是要利用长公主和老臣们的威望影响和控制李弘防备他象袁绍一样成了大汉叛逆从而让勤王除奸和振兴社稷成为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从当前的形势来看最理想的办法就是利用李弘的武力荡平董卓、袁绍、黄巾军等奸侫在几年之间内先把社稷稳下来然后再图谋重振之策。也就是说朝中大臣们把重振社稷的希望还是放在了李弘身上。
李弘刚刚远征大漠归来无论是功勋还是威望天下无人可及。而且他到目前为止除了勤王不利以外尚没有太大的恶迹。不象董卓先是连出败策致使国家动荡后来又举起屠刀杀人最后竟然丧心病狂要迁都他宁愿和社稷同归于尽也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柄。现在这个人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大汉奸侫除了杀以外无药可救了。袁绍更是让朝中大臣们瞠目结舌捶胸顿足。天纵之才的袁隗怎么选了这么一个人担当重任?袁绍不承认天子和李弘针锋相对这也就罢了。谁知他后来竟然诛杀大臣公然和朝廷决裂。袁绍之居心已经昭然若揭。凭他的实力根本无力击败董卓更不要说打下洛阳和长安了他就是要把大汉社稷推向倾覆的深渊一个完完全全的大汉叛逆。袁术不堪大用左右摇摆既没有勤王的决心也没有做叛逆的胆子就在那东张西望也不知道他到底要干什么?一个没用的混蛋。在这种情况下长安的大臣们只有一个唯一的选择。
董卓不是笨蛋他当然能看出朝中大臣们的用心那他为什么还要言听计从?如果李弘忠于天子迫于压力率兵勤王洛阳和长安就危险了。难道他真的糊涂了要束手待毙?
朱穆风尘仆仆从长安赶回来一路上都在苦思冥想但他没有想明白。
李玮把自己的疑惑详细地对李弘解说了一遍但他也很难理解董卓的用意。
李弘笑着说想不通就算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怕什么?还有一个月就要秋收了告诉北疆诸府抓紧做好准备工作。另外急书田畴和郑演叫他们分别联系袁术和韩馥尽快购粮越多越好无论粮价多高都要把粮食买回来。
****
大汉国初平元年(19o年)九月。
九月上公主和李弘、赵岐、许劭、杨奇等北疆大吏出晋阳一百多里迎接马日磾等朝廷使节。
这七个人中崔烈、张温、马日磾是大汉国的前太尉丁宫是大汉国的前司徒袁滂是大汉国的前大司农陈纪、蔡邕两人都是大汉国名震天下的硕儒这种显赫的使节阵容在大汉国历史上恐怕还是第一次。
李弘态度非常谦恭抢先一步执弟子之礼先行拜见了七位老臣。虽然这七人现在的官职没有李弘大但无论是资历威望还是学识李弘都望尘莫及。七人要以下官之礼还拜李弘李弘吓了一跳跪在地上手足无措没敢起来。
赵岐急忙过来解围“好了好了不要难为大将军了。公主来了几位老弟还是先去拜见公主吧。”
七人非常高兴尤其是张温拉着李弘的手很是感慨。他和李弘在西疆战场上相处时间很长虽然彼此之间有些恩怨但那都是过往的烟云不值一提了。李弘很激动“去年三月我到洛阳由于时间紧张没去拜望大人失礼之致。三年多没有看见大人大人的头白了许多。”
张温摇头叹道:“眼见社稷危难我却独居庭室不能为天子效命忧心如焚啦。不过现在好了能和子民一起站在北疆的土地上我就有信心了。想当年西疆倾覆在即子民领五万大军日夜奔行三千里赶到西疆两战两捷终于独木擎天力挽狂澜。今天天下又有何人能挡大将军之锋锐?大汉振兴指日可待啊。”
李弘面孔一红躬身再拜道:“大人谬赞了当年如果没有大人的运筹帷幄哪有西疆的胜利?”
这时华雄、段炫等西疆将领围了上来大礼参拜张温。
李弘趁机走到蔡邕身边高兴地说道:“先生总算回来了你如果再不回来我就要上书陛下把你请回北疆了。”
蔡邕大笑“接到子将的书信后我马上起了一卦。唉老了老了……”他冲着李弘连连摇手不好意思地说道“我差点耽误了孩子的终身惭愧啊。这事我要好好谢谢你。你救了我父女的性命又帮我……”
“先生客气了。”李弘躬身说道“只要先生能回北疆我就感激不尽了。”
****
九月上侍中种辑回到长安。
他带来了好消息韩遂和马腾同意受抚已经兵退陇西和金城。董卓大喜重赏了种辑。七月底的时候尚书刘艾因为生病留在了洛阳侍中种辑于是一个人带着招抚圣旨去了西凉。董卓本来没抱什么希望但没想到种辑竟然成功了。种辑说韩遂和马腾被皇甫鸿的大军拦在翼城一带因为缺粮不退也得退了。
董卓对种辑说此事暂时不要上奏天子也不要四处伸张你先回家歇着。
董卓立即急书洛阳的李儒马上拿下虎牢、孟津和小*平津三关攻击河内。急书段煨和牛辅于九月底之前突袭河东。董卓告诉三人声势一定要大攻击一定要猛以掩护大军主力攻击袁术。
董卓命令董越、李肃急率军赶到武关向南阳的袁术起攻击。董卓说袁术现在正在襄阳和刘表对峙宛城空虚大军务必要一击而下占据南阳把袁术赶走。
函谷关的胡轸、李傕、郭汜、樊稠接到了董卓的命令大军秘密向大谷关、轘辕关、伊阙关方向集结。
伊阙关的吕布、大谷关的张辽、轘辕关的李蒙也接到董卓的密令立即派出斥候探察南阳、颖川等地的情况做好攻击准备。
董卓部署完毕后立即上奏天子说西凉叛军已经攻陷了汉阳郡的翼城招抚至今也没有消息他要率军到西凉平叛去。
天子诏准。
第二卷乱世豪雄篇第一章危机四伏第二十节
九月下晋阳龙山。
张温等七位老臣到达龙山后马上就喜欢上了这里的美丽和幽静。当上党太守杨奇提出把长公主府迁到晋阳城的时候七位老臣都没有表意见。长公主对这七位长者非常敬畏不敢随意开口更不敢说自己坚持要留下来但她脸上的表情暴露了她心里的真实意愿。长公主撅着小嘴气鼓鼓地瞪着杨奇十分的不高兴。
张温和众人交换了一下眼色随即乐呵呵地笑道:“长公主府如果迁到晋阳城需要建一所很大的府邸但这需要花费很多的钱财而北疆眼前的状况大家都很清楚我看还是算了吧。龙山这里不错长公主府就留在这里不要搬迁了。殿下你看……”
“好好啊……”长公主顿时喜笑颜开高兴地说道“以后骠骑大将军府在哪长公主府就在哪。”
张温等人颇有深意的互相看看微笑点头。
陈纪拱手说道:“等社稷稳定了陛下还都洛阳后殿下就要回京所以我们还是尽量省一点不要太奢侈了。一路行来我们看到很多百姓一家数口人挤在一间茅屋里住在一顶帐篷里大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很穷很穷。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在晋阳大兴土木修建殿宇会遭到北疆上下一致的指责这对长公主对北疆都没有好处会影响到社稷振兴大业。殿下的建议臣等非常赞同。”
长公主府不但依旧留在龙山而且以后也一直和骠骑大将军府在一起这大大出乎李弘和骠骑大将军府诸吏的意外。但这件事李弘和府中诸吏已经无心深究了现在他们被北疆巨额的财赋空缺所困扰。骠骑大将军府上至李弘下至诸曹掾属无不在绞尽脑计殚精竭虑的思考对策激烈的讨论已经持续十几天了。
这一段时间张温、崔烈、马日磾等人在赵岐、许劭的陪同下拜祭了龙山的忠烈堂参加了悬瓮山晋阳大学堂的两场辩议和晋阳门阀、诸府官吏也聊了聊他们还到句注要塞去了一趟。特意看了一下当年雁门关大战的战场。几位老臣在北疆任职的弟子故吏也纷纷赶到晋阳来看望他们。
十几天时间过去了他们自始至终就没有和李弘正式谈一次。
张温等老臣在晋阳的这些天里通过和各方的接触对北疆的情况已经非常了解。
赵岐曾对他们解释过李弘之所以没有攻打长安勤王有许多原因比如李弘没有天子的圣旨。李弘到现在为止接到的圣旨都是要他攻击袁绍他能怎么办?象袁绍一样公开讨董?要知道北疆有九个将军十二个中郎将没有天子圣旨就靠李弘一张嘴说讨董就讨董这现实吗?
李弘不愿出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北疆的深重危机而根源就是北疆的财赋危机。北疆连养兵的钱都凑不齐哪里还有钱打仗?
有人认为北疆应该放弃大漠放弃边郡这样就可以集中所有军队拯救社稷了。其实这是笑话。大漠和边郡现在没有战事安静得很。去年大漠雪灾我们用于赈济大漠的钱大约也就一亿钱左右。象现在这个时候大漠上草肥马壮我们几乎不需要再赈济他们了。北疆的二十多亿钱赈济其实都是给滞留在各郡的数百万灾民流民和民夫吃光了和大漠、边郡没有任何关系。
假如我们放弃大漠放弃边郡把长城以北的军队全部征调回来武力强大了但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拿什么钱去攻打长安?就算我们有钱那粮食呢?十二万大军打仗时候消耗的粮食比将士们待在军营里晒太阳时消耗的粮食要多上数倍。再加上给大军运送粮草辎重的几十万民夫的粮食消耗这一天下来几十万人要吃掉多少粮食?
仅靠长城以南的五万大军是打不下长安的董卓有十二万大军我们兵力不够。要打长安至少要和董卓的军队人数相差无几否则有去无回所以制衡是必要的北疆需要足够的时间蓄积力量。北疆这个制衡之策也不是李弘一个人的主意而是北疆大吏合议的结果。长公主也参加了合议她也同意暂时用制衡之策稳定京畿局面。
赵岐说如果天子和朝廷以一己之私利强迫李弘以放弃北疆为代价去拯救社稷其后果不堪设想。这不仅仅是北疆大乱的事而是我大汉社稷能不能因为北疆的放弃而得到拯救的事。如果北疆也丢了社稷也丢了那就全完了。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等一等等北疆实力恢复了再一击而中?为什么十拿九稳的事不做非要拿社稷去冒险?
张温、崔烈等人心有所动他们和赵岐、许劭、杨奇诸多北疆官吏私下就当前的局势和北疆危机讨论过多次但因为各人的出点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大家在处理问题的方式和策略上也大相径庭。不过张温等人一直没有表任何意见也没有说出天子和朝廷在北疆设置长公主府和指派七位重臣辅佐长公主的真正目的。
天子和朝廷把长公主府设在北疆并且违背祖制公然修改律法赋予长公主处理国事的权力这在本朝尚是第一次。虽然太后主掌权柄处理国事在本朝算是惯例但长公主也介入国家权柄这对大汉社稷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赵岐就此事问过张温等人但他们三缄其口一句话也不说。
不过有一点他们的态度很坚决他们认为袁绍和参加讨董大军的官吏都是大汉叛逆北疆不去剿杀他们也就算了但不应该和袁绍握手言和这是公然违抗天子的圣旨是对天子和朝廷的背叛。崔烈说你们做为朝中的大臣应该及时阻止你们难道连这点是非黑白都分不出来?
杨奇嘲讽崔烈说我看到你来就知道朝廷要放弃北疆了因为你一直积极主张朝廷以边疆的土地换取社稷的安宁。过去你主张放弃西疆现在你是不是又要主张放弃北疆?不过现在我们是非不分和你一样也要求李弘放弃北疆。
崔烈反唇相讥道当初如果不是你把冀州的灾民赶到北疆北疆又怎会有今日的危机?北疆岌岌可危了结果我们只能眼睁睁地望着天子蒙羞社稷倾覆而无力拯救。冀州是很快恢复了但冀州的钱粮却都便宜了袁绍和韩馥那帮叛逆你难道不知道?还有当初你们要是听我的话放弃了西疆社稷怎会有今日之祸?你看看今天的西疆我们还能掌控吗?今天的长安还能安享太平吗?这说明什么?说明我过去的话没有错。今天我们放弃北疆也许是错误的。但明天再看今天的决策时也许我们会庆幸今天的选择。
杨奇冷笑道:“你这话最好不要在北疆说。过去傅燮在朝堂上吼着要杀你那只是做个姿势而已。今天骠骑大将军的刀可就在手上拎着他要是一怒之下把你杀了我们可连求情都来不及。”
这一天李弘亲自到长公主府禀奏长公主要求两府合议北疆有些棘手的事需要长公主出面解决。
参加合议的府衙非常多除了长公主府骠骑大将军府外还有骠骑大将军府云中行辕晋阳行辕临汾行辕。晋阳的护田中郎将府河东的典农中郎将府河套的屯田校尉府常山的典农都尉府盐铁都尉府监御史府太原、河东等七个长城以南的郡府。
北疆大吏除了漠北都护府的鲜于辅和长城以北的九个郡太守外几乎全部参加了此次合议三十多人坐满了议事主帐。
骠骑大将军府主薄孙资先把今年北疆军政诸事简叙了一遍然后直接切入主题。今年北疆财赋开支大约要十五亿钱按照现在的测算北疆财赋有十亿钱的巨额缺口怎么办?这十亿钱从何而来?
接着上计曹掾王柔金曹掾唐云盐铁都尉谢明先后把今年北疆的赋税收入和北疆各项开支做了详细说明向大家解释了十亿钱缺口的由来。
然后骠骑大将军府长史晋阳行辕主事李玮把骠骑大将军府议定的几项解决之策拿了出来。
最简捷的办法就是挪用屯田用资。骠骑大将军府部分官吏和赵岐、张白骑、唐放、赵戬还有负责平城屯田的雁门郡太守郭蕴立即提出了反对。屯田用资挪用后无法补上将来的屯田怎么办?尤其明年北疆要实行休耕赈济人口会猛增这笔钱又从哪出?赵岐说屯田用资直接关系到北疆的生存这钱不能动。已经挪用的也要6续补上。
如果不能挪用屯田用资那就只有削减北疆的军政开支。但北疆诸府的开支能减的都减了官吏的俸禄也已经低得不能再低了。如果让辛辛苦苦的官吏们饿肚子那北疆的麻烦就大了。北疆边军的各项开支已经大幅削减将士的军饷也已经减半不能再减了。再减下去军队不但无法打仗连驻军戍边都成问题。
以上两种办法都不行朝廷又无力补助那就剩下唯一一个办法削减军队。
北疆的财赋缺口主要来自于十二万边军的巨额开支减掉一半军队就能减掉至少四亿钱的开支。目前长城以北有七万军队长城以南有五万军队。长城以南的军队现在都在各地应对变幻莫测的局势所以只有削减长城以北的军队。但如果大量削减长城以北的边军我大汉对胡族诸部的威慑力就越来越小考虑到现在大汉动荡不安的局势削减边军的后果就显得非常严重。
削减军队的意见几乎遭到了一致的反对就连坐在上座听得晕乎乎的长公主都激动地站起来挥舞着小手说道:“不能减不能减没有军队怎么到长安救陛下?”
李弘、徐荣、李玮、朱穆等北疆大吏却坚持要减。李弘说北疆至少要削减三万到五万军队。军队削减后我们把这些军队安排到河套屯田同样可以起到戍边和威慑的作用。
张范说北疆财赋缺口是十亿钱就算去掉了这四亿钱北疆依然还有六亿钱的财赋缺口这六亿钱难道你们能解决?
由于长公主和北疆众多官吏都反对削减军队合议随即陷入僵局。
张温和几位老臣坐在长公主的右侧一直沉默不语袁滂突然靠近张温悄悄问道:“你看大将军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想逼着我们同意他和袁绍之间的协定让北疆继续保持这种左右逢源的制衡之策?”
张温皱眉思索道:“我们虽然私下对老大人子将(许劭)等人暗示过朝廷反对大将军和袁绍接触但并没有对大将军明确表示过相同的意思。大将军不是一直在和袁绍、韩馥接触吗?他现在还有必要征求公主的同意?”
“我看大将军这裁兵之策必有深意。”陈纪在一旁小声插话道“大将军要削减兵马这可能吗?十亿钱的财赋缺口惊人的数额。哪里有?”
张温眉头蓦然一跳脱口说道:“冀州。冀州每年的赋税至少有六亿钱。”
张温、袁滂、陈纪三人同时想到什么不约而同地看向了坐在长公主左侧的李弘。李弘歪着身子正在笑着对长公主小声说着什么长公主脸上含笑白晳的娇容微微泛红神态非常喜悦。两人好象在说着什么高兴事。
张温暗暗一叹心里犹疑不定。难道李弘想得到天子的圣旨占据冀州?但李弘即使没有天子的圣旨以袁绍、韩馥等人的叛逆行径他也完全可以以平叛为名出兵占据冀州。他转头看看袁滂忽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明白了李弘为什么没有出兵攻打冀州。
今天的袁阀其实分裂成了三部分。以袁绍为的讨伐董卓废黜当今天子一方以袁术为的讨伐董卓尊奉当今天子一方还有以袁滂为的顺从董卓尊奉天子一方。当今天下的门阀世族还有天下许许多多的儒士其实都和袁阀一样分裂成了三部分。袁绍的讨董大军里或许有尊奉当今天子的人但随着袁绍的一刀斩下大家都被一根叛逆的绳子拴住了所有的人从此不得不为自己的生存而奋战。冀州牧韩馥和冀州的大大小小门阀世族官僚就属于要为自己生存而奋战的人。
北疆有武力但没有财赋一旦久战不下就是一件惨事既丢了改善伙食的西瓜又丢了维持生存的芝麻。就象今天的董卓手上明明有十几万大军却因为肚子空空被迫困在京畿之地动弹不得。想到董卓张温突然想起了袁隗想起了袁绍的“承制诏书”这一霎间他豁然大悟。
张温心里一阵窒息顿时头晕目旋半天喘不过气来。
难道李弘真的要放弃当今天子?我们当真要重蹈覆辙象胡毋班一样被砍掉脑袋?
晚上李弘邀请赵岐、许劭、杨奇、王瀚和长公主府的七位老大人到自己的军帐吃饭作陪的是徐荣、李玮和朱穆。
因为是在李弘的私人军帐相当于是在李弘的家里所以诸位老大人都很随便谈笑间自然对李弘的简朴和谦逊赞不绝口。席上的菜肴很简单但几位老大人已经见怪不怪了。在北疆除了门阀富豪大家都是穷光蛋。
李弘一直执弟子之礼相待诸位老大人毕恭毕敬言词也非常谨慎。张温大概是受李弘这种态度的影响犹豫很长时间后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子民你对冀州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张温这话一出口大帐内顿时寂静无声。
李弘和徐荣、李玮、朱穆粗视一笑。李弘拱手说道:“我就等大人这句话了。”
“你想打?”张温不由自主地追问道。
李弘摇摇头“不能打。要打我早就打了。现在如果我们打冀州袁绍和韩馥肯定会让青州和黑山两地黄巾军会合任由黄巾军肆虐冀州这样我们即使击败了黄巾军得到的也不过是一片废墟。”
“子民那你的意思是……”张温迟疑着问道“肯定袁绍的所作所为?”
李弘看看一张张苍老而严肃的面孔无奈地苦笑道:“今年冬天如果没有钱粮北疆就支持不下去了。在天子和社稷之间我们只能选择一个。”
大帐内的气氛骤然紧张。
“大将军……”
帐帘突然掀开庞德飞冲了进来“大将军玉石将军急报段煨和牛辅突然率军攻打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