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节-第二十二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六节-第二十二节 (第2/3页)

、马腾同时上奏天子提出了招抚西凉叛军之议。天子同意了董卓的奏请下旨拜韩遂为游击将军拜马腾为偏将军杨秋、成宜等叛军领也被拜校尉、都尉等职。尚书刘艾、侍中种辑两人随即携旨到西凉招抚。

    ****

    大汉国初平元年(公元19o年)八月。

    八月初驻军鲁阳的破虏将军孙坚命令治行都尉朱治领三千兵赶到了中牟。现在只待袁术的军队一到平叛大军就可以出了。

    然而袁术这时却接到两个让他勃然大怒的消息。一个是骠骑大将军李弘和袁绍结盟一个是刘表突然以荆州刺史的身份在襄阳出现。

    袁术原以为李弘要趁着蚁贼暴乱的机会攻打袁绍后来听说驻守洛阳的北疆大军有一半人马回河东了他又以为李弘放弃了攻打之计。这期间他也怀疑部分北疆大军返回河东是因为袁绍和李弘达成了某种盟约。只是他认为以李弘的为人应该不会作出这种背盟之事谁知道李弘偏偏就背弃了三方盟约。

    李弘如果是和韩馥结盟他能接受。但李弘和袁阀的叛逆袁绍结盟他就不能接受了。骠骑大将军这是什么意思?袁阀的家主到底是谁?如果李弘承认我是袁阀的家主他为什么要和袁绍结盟?袁绍算什么东西他不过是袁阀一个低贱的奴仆他有什么资格单独和北疆结盟?他那个什么所谓的“承制”根本就是狗屁谁承认他“承制”天下了?承制谁的天下?北疆这样公然和一个大汉叛逆结盟说明骠骑大将军承认了袁绍的“承制”。也就是说李弘不但背弃了三方制衡还成了大汉叛逆。

    我不能和一个大汉叛逆共同出兵平叛。袁术立即下令已经出的纪灵马上给我回来我们不去平叛了。

    田畴匆匆赶到南阳郡的宛城向袁术解释此事。袁绍已经暂时放弃了承制之命也暂时不再提废黜当今天子重建皇统的事他和各路讨董大军现在都在集中所有力量平定蚁贼叛乱。正因为如此骠骑大将军才和讨董大军握手言和放弃了攻击河内擒杀袁绍之策。

    田畴说:“骠骑大将军是和讨董大军握手言和而不是和袁绍结盟。袁绍不过是袁阀的一个亲族一个冀州渤海郡太守而已他有什么资格有什么实力和骠骑大将军结盟?大人不要误解了。”

    袁术冷笑道:“这么说骠骑大将军认为袁绍不是大汉叛逆了?”

    田畴从容回道:“袁绍和讨董大军既然已经放弃了什么所谓的‘承制’剩下的也就是勤王除奸了这样说起来他们的确算不上是我大汉的叛逆。”

    “放弃?他说放弃就放弃?那‘承制’诏书算什么?讨董檄文算什么?诛杀朝廷大臣算什么?声讨我袁术算什么?如果这样罪恶滔天的叛逆都可以饶恕那我大汉从此以后将永无宁日。将来谁都可以高举大旗以清君侧为名肆意杀戮甚至讨伐天子到了打不过的时候就轻描淡写地说一句我错了然后他就没事了。骠骑大将军是不是也想这么做?”

    田畴看看激动的袁术微微笑道:“大人你不要忘记了两个月以前攻打洛阳的可是你。”

    袁术哑口无言他狠狠地瞪着田畴眼里蓦然射出一股杀气。

    田畴没有继续在这件事上和袁术纠缠他对袁术说董卓将来肯定要把他解决掉社稷将来一定要稳定而要想实现这两件事北疆只有和大人携手奋战。这些都是事实大人应该看得很清楚。以袁绍和讨董大军目前的情况将来蚁贼平定后他们基本上也就完了哪里还有实力和北疆和大人相抗衡?

    田畴劝说袁术信守自己对天下的许诺派兵平叛以获得功勋和声望。接着他和袁术谈到了十月秋收后北疆打算在荆州豫州各地买粮的事。如果今年的粮价因为蚁贼暴乱而突飞猛涨北疆的财政就更加困难了。田畴希望袁术能考虑到北疆的困难和将来双方携手振兴社稷的需要先给北疆在荆州和豫州两地以适宜的价钱预购一批粮食。

    袁术将信将疑一时拿不定主意。于是召集李业、杨弘、荀正、阎象等人商议。

    杨弘、阎象认为北疆不可信任李弘更是一头狡诈阴狠的豹子千万不能再上当了。当初逼着我们参加三方制衡的是他现在主动背盟、出尔反尔、两面三刀的也是他这种人为了自己的北疆一己之私利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出兵参加平叛的事也要慎重。如果将来平定蚁贼的功劳给李弘一个人抢去了我们损失的不仅仅是军队和粮饷还有大人和袁阀的声誉。大人会成为天下笑柄。粮食也不能随便卖这是养虎为患。

    李业和荀正认为李弘已经和袁绍联手现在即使三方制衡破裂对李弘和袁绍而言也没有什么太大损失以他们两方的实力足够勤王除奸重振社稷了。相反我们实力薄弱和董贼又不共戴天如果和李弘闹翻我们就孤立无援无法立足了。所以现在别无选择只能联手李弘抗拒董卓。至于袁绍的事将来再说只要我们和李弘一直保持亲密的关系袁绍迟早都要死于非命。北疆买粮的事我们可以答应下来否则怎么和北疆保持亲密关系?距离十月秋收还有三个月时间如果形势对我们不利我们完全可以反悔也可以少卖嘛。

    就在双方争执不休的时候襄阳门阀蒯越来了。

    蒯越在大将军府任职的时候和袁术很熟。袁术听说他来了非常高兴迎出府门之外。

    一年多没见两人说起往事想起大将军何进之死和今日的社稷败亡之局不禁感慨万千唏嘘不已。

    “这次来我想对你说件事。”蒯越笑道“最近京畿不稳荆州的一些宗主想趁机闹事我和襄阳的几个大家主商量了一下随即趁着蔡阀办喜事各地宗主齐来恭贺之际把他们全部杀了。”

    “哦?”袁术惊喜地问道:“杀了多少?全部杀了?”

    “五十三个几乎把沿江各郡的大宗主杀光了。”蒯越笑道“这样一来荆州各郡就没有什么人敢图谋不轨了。”

    “异度兄好厉害的手段。”袁术笑道“你一不是太守二没有圣旨竟然敢一口气杀了五十三人你不怕天子治你的罪诛你的族?”

    “我是奉了刺史大人之命。”蒯越捋须笑道“今天到你这里来我也是奉了刺史大人之命。我现在是荆州刺史府的长史。”

    袁术大笑“荆州刺史王睿已经死了几个月了哪来的刺史?异度兄不要说笑话了。前些日子我本来打算让杨弘去汉寿代领刺史一职以便在朝廷新任命的刺史到任之前监察各郡但因为长沙和武陵两郡打起来了所以……”

    “现在的荆州刺史是刘表是景升兄。”蒯越平静地说道“你不知道?”

    袁术顿时明白了脸色霎时沉了下来“本初小儿欺人太甚。”

    刘表逃出京城后一直跟在袁绍后面现在突然出现在襄阳而且还成了荆州刺史这当然是袁绍做的好事了。袁本初你这手伸得也太长了趁我不备的时候你竟然派人拿把刀站在我背后。好你既然不讲兄弟情义那就不要怪我绝情了。

    “异度兄眼前的形势你应该很清楚荆州对我非常重要而我和袁绍已经势成水火我不可能让荆州落到袁绍手上更不会在我自己的背后放一个敌人。”袁术冷声说道“我和景升兄是多年的朋友我不想和他翻脸所以烦请异度兄回去后替我转告一声要么请他趁早离开要么表明立场大家还是朋友。”

    蒯越仔细看看袁术愤怒的表情然后摇头笑道:“公路我今天既然来了就已经说明问题了大家当然还是朋友了否则我来干什么?景升兄怎么会拿把刀站在你背后突袭你?”

    袁术皱皱眉眯着眼睛瞅瞅蒯越一脸的怀疑“景升兄什么时候到襄阳的?他为什么到襄阳前不来宛城对我说一声?他这么偷偷摸摸地是什么意思?难道我会杀了他?”

    剃越笑着解释了一下。刘表对荆州的情况比较熟悉他知道荆州在京畿大乱王睿死了之后肯定很混乱他要想在荆州立足先要平定宗主之祸。所以他一路悄无声息地赶到宜城找到了我商量铲除宗主的办法。如果他先到了你这里荆州刺史即将到任的消息立即就会传遍各郡宗主们必会警觉那时要想在宗主们毫无防备之下杀了他们根本不可能。这就是景升兄没到宛城的原因。

    铲除宗主的办法是蔡瑁想出来的。蔡瑁听说景升兄的妻子过世的早这么多年一直都是一个人带着孩子过所以他想把自己的妹妹嫁给景升并利用娶亲的机会把这些宗主杀了。蔡阀是襄阳第一大门阀景升兄又是名震天下的党人名士接到邀请的宗主当然觉得是一种莫大的荣耀了所以纷纷亲自赶到江洲恭贺全然没有防备。结果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就把荆州的这个顽疾解决了。

    景升兄也罢我也罢蔡阀也罢和你们袁家都是世代的交情我们夹在你和本初中间很为难所以我们在解决了宗主之祸后商量了很长时间最后决定还是支持你帮你攻打洛阳。不管怎么说勤王除奸挽救大汉社稷乃是我们这些为人臣者的要之事。

    袁术怒气渐止缓缓说道:“我要兵要钱要粮异度兄你看……”

    “荆州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平定南郡的贝羽之乱长沙苏代和武陵曹寅之间的纷争。”蒯越说道“如果任由这三郡兵祸不止荆州势必要大乱。所以景升兄和我的意见是我们先尽力平定三郡内乱然后再集结大军北上相助公路。你看如何?”

    袁术拱手称谢。

    袁术送走蒯越后立即和李业等人商量。

    大家谁都没有想到袁绍会抢先一步派刘表占据了荆州。现在刘表得到了襄阳所有门阀的鼎力支持又以迅雷不疾掩耳之势平定了宗主之祸稳住了荆州局势获得了荆州上下的人心此时再想派人去领荆州之事已经迟了。

    刘表、蒯越这些人和袁绍是什么关系袁术非常清楚蒯越今天这番话根本不可信。蒯越来的目的其实是担心自己得到消息后趁着刘表立足未稳之际出兵攻打襄阳。

    袁术说刘表和蒯越虽然暂时不会打我但一旦他们羽翼丰满实力大增后我必定要受到他们的掣肘和钳制。荆州七郡我只占一郡将来的实力优劣一目了然。现在我脖子上不但套着一条制衡的绳索背后还举着一把锋利的刀我想高枕无忧地活下去已经很难了。

    李业等人本来想劝劝袁术刘表和蒯越都是当代名士清楚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他们不会主动参与袁阀内部争斗的。但一想到他们兄弟阋墙哪一天真要是兵戎相见刘表突然变卦从背后倒戈一击那袁术可就死定了。所以大家想了半天谁都没有说话。

    “大人想怎么办?”李业问道。

    “先利用这件事把田畴打走。现在不管是出兵平叛还是卖粮食我都没办法答应他了。”袁术说道“立即集结兵马攻打襄阳尽快把刘表赶走。”

    “大人要和刘表、蒯越翻脸?”杨弘吃惊地问道。

    “现在翻脸比将来被他们杀了好。”袁术冷笑道“袁本初这小子太过分了家主要和我抢洛阳要和我抢现在就连落脚的地方都要和我抢……”袁术愤怒地骂了几句然后一拳砸到了案几上“我要杀了他。”

    “大人那平叛之事……”荀正欲言又止。不参加平叛对袁术的声誉影响太大了。

    “我是后将军孙坚是破虏将军他受我节制所以他出兵平叛也就等于是我出兵平叛。”袁术挥手说道“何况平叛大军的粮饷都由我和孔大人提供难道我做了这么多还不够吗?”

    “大人我们的钱粮有限如果同时供应两个战场恐怕……”阎象担心地说道“攻打襄阳的事是不是推后一段时间?”

    “目前南郡、长沙、武陵三郡有叛乱我们此时兵逼襄阳刘表必定尾不能兼顾只有逃走一条路。”袁术坚决地说道“马上打襄阳。如果家都保不住我们还勤什么王?除什么奸?”

    ****

    八月中武毅中郎将高览、武猛校尉高顺、治行都尉朱治领六千兵马进入兖州平叛。同一时间纪灵、桥蕤领五千兵马攻打襄阳。

    第二卷乱世豪雄篇第一章危机四伏第十八节

    八月中长安。

    自从李弘和袁术下令断绝与京畿的货殖往来后天子连续下旨相国董卓和三公大臣们也连续急书督请李弘和袁术遵从天子旨立即重开关隘。现在京畿一带物资紧缺百姓生活非常困难急需北疆和荆、豫等州郡提供帮助但李弘和袁术丝毫没有松口的意思。

    李弘上奏天子要么立即废除小钱要么拿五铢钱到北疆购货以物易物也行总之北疆坚决禁止使用小钱。李弘在奏章中说臣遵先帝遗旨戍守治理北疆拱卫京畿捍卫社稷臣绝不能任由奸侫的祸国之策毁了北疆倾覆了社稷。臣认为陛下废除五铢钱之议乃是害国害民之举。陛下年幼不能明察国事因受侫臣所陷致有今日之失。陛下应亡羊补牢立即下诏废除小钱重新实行五铢钱以稳定天下。

    袁术没有上奏劝谏天子也没有回书上卿大臣们而是直接下令驻守各处关隘的将士们严禁京畿的任何人踏足荆、豫两地就是天子的特使也不行。京畿和荆、豫两州随即被彻底隔绝了北疆成了京畿唯一的希望。

    天子给公主下旨请她说服李弘。太尉赵谦、司徒王允、司空种拂、河南尹朱俊等大臣也通过自己的各种关系急书北疆诸府的官吏请他们以天子、社稷和京畿百姓为重想尽一切办法说服李弘重开关隘。李弘受到了来自北疆诸府的巨大压力不得不重开了蒲坂津和茅津两个渡口。但他本人也罢北疆诸府的官吏也罢有一点认识是一致的。京畿诸府和门阀世族可以到北疆来买除了粮食以外的各种生活物资比如盐。但必须要用五铢钱或者以物易物北疆任何一个地方一个人都不会接受小钱。

    大汉国于是出现了非常尴尬的一幕京畿各地用小钱北疆和其他州郡用五铢钱一个国家竟然出现了两种币制。

    北疆的做法激怒了董卓和朝中大臣。

    董卓得知李弘和袁绍结盟后极其愤怒。李弘接下来要干什么已经非常清楚了他为了北疆的生存最终还是选择了袁绍和袁术抛弃了天子和朝廷。

    李弘在奏章中的表述和朱穆头头是道的解释虽然很华丽很合理但根本无法掩盖其真正的目的。李弘要和袁绍、袁术联手先帮助他们平定各地的蚁贼暴乱然后得到他们充足的钱粮支持从而让北疆迅度过危机。

    李弘也许是想等到北疆恢复元气后攻击长安迎接天子回京主政。但从袁绍和袁术这个角度来说他们不可能让李弘如愿以偿。北疆强大了他们只有挨宰的份所以他们肯定要利用钱粮充足的优势制约北疆要挟李弘同意他们废除当今天子重建皇统。从李弘这个角度来说他不可能没有想到这一点从他提出制衡之策就可以看出他已经承认了袁绍和袁术这两股强大势力。也就是说李弘可能已经做出了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废除当今天子重建皇统的准备。对于现在的李弘来说北疆的利益要远远高于大汉社稷的利益高于天子和朝廷的利益。

    李弘和袁术借口反对天子废除五铢钱之事从南北两个方向封锁了京畿而与此同时李弘又和袁绍和讨董大军结了盟并且还要和袁术合力去兖青徐三州平叛这是不是意味着李弘、袁绍和袁术已经达成了某种不利于天子和社稷的协定?

    如果李弘决定了放弃当今天子他在袁绍袁术的鼎力相助下三方联手洛阳和长安必将陷落。目前三方的封锁已经让京畿陷入了绝境十二万大军的粮饷成了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这个难题一旦转化为叛乱洛阳和长安也就不攻自破了。

    远征大漠让朝廷元气大伤所以州郡起兵叛乱之后李弘也好董卓也好两人都不想打都想利用制衡赢得恢复元气的时间。现在李弘以牺牲天子和朝廷为代价换来了这个时间但董卓什么也没有得到。相反他被逼到了绝路他只有带着大军突破重围去打去抢置之死地而后生了。

    董卓提出主动南下攻击河东、河内、兖州、荆州和豫州各地。董卓要同时打李弘、袁绍和袁术三个都打哪里有粮抢哪里。

    董卓说我们的攻击目的是破坏制衡和解决钱粮破坏制衡是最重要的。我们先攻击河东和河内屯重兵于洛阳切断荆豫两地到北疆的关东通道。这样李弘就无法得到袁术的帮助他只能求助于袁绍而袁绍和袁术已经反目成仇他也无法得到袁术的帮助。这样一来李弘和袁绍就要为争夺冀州的钱粮而大打出手。要知道兖青徐三州经蚁贼暴乱之后今年田地里基本上颗粒无收他们只能指望冀州的钱粮过日子。

    只要李弘和袁绍撕破了脸李弘精心筹划的制衡之势也就随之彻底崩裂。在北疆自顾不暇袁绍袁术兄弟阋墙之际我们不但可以重新掌控主动摆脱目前的危机还可以先把实力最弱的袁术给灭了。袁术被灭袁绍和蚁贼纠缠不休叛军大势已去此时李弘该如何选择他应该很清楚了吧。

    刘艾和田仪思虑良久忧色重重。

    田仪说现在袁绍和袁术的大军在兖青徐三州忙着平叛此时的确是我们南下攻击毁去制衡之势的大好时机。不过我们主动出兵攻击有三个未知的难题。一个是目前的制衡之势会因为我们的攻击而破裂李弘将作出何种反应?他会不会趁机攻打长安和洛阳?其次我们攻击的时间选择在什么时候?是九月底秋收之前还是十月底秋收结束之后?九月底攻击北疆忙于秋收一时间无力抽调重兵南下这有利于我们先行达到攻击目的。十月底秋收结束之后起攻击北疆大军的反应要迅得多我们可能遭到李弘的重击。第三西凉的韩遂和马腾会不会趁着长安兵力空虚的时候对长安力猛攻?

    董卓和刘艾、田仪仔细商量后均感到此时仅靠军队已经解决不了当前的危机。李弘的实力不可小觑如果把他激怒了逼得他不得不放弃大漠和边郡尽起塞外七万大军南下那时就不是洛阳和长安能不能守住的问题而是社稷败亡的问题了。

    刘艾建议董卓立即召集朝中老臣议事。这些人都是历经风雨的大汉重臣值此社稷存亡之际他们应该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刘艾说袁绍因为遍告天下要重建皇统加上他又连杀了四位朝中大臣朝堂上下对他的讨伐之声已经不绝于耳。李弘先是无视天子和朝廷搞什么三方制衡后来又背弃盟约单独和袁绍结盟他这种做法已经充分证明了他的野心。北疆和社稷比起来孰轻孰重他难道不知道?显然李弘居心叵测另有目的。朝野内外的声讨之声已经说明了一切。李弘的野心不仅仅是我们看出来了就连那些饿着肚子的百姓都看出来了。

    “李弘和袁绍不除大汉危在旦夕所以现在朝中的许多大臣应该比相国大人更加忧心社稷的存亡。”刘艾说道“此时他们一定愿意与大人共度难关。”

    董卓听从了刘艾的建议奏请天子请出了前太尉崔烈、前太尉张温、前大司农袁滂。然后邀请太尉赵谦、司徒王允、司空种拂、太常马日磾、太仆陈纪、大鸿胪韩融、尚书令丁宫、御史中丞皇甫嵩、光禄大夫黄琬、杨彪、蔡邕等十几位大臣同到相国府议事。

    今天的大汉危难重重摇摇欲坠陷入绝境的董卓和老臣们坐到一起齐心合力商量应对之策。

    如何拯救社稷于危难之中?

    大臣们的焦点全部集中在北疆在他们眼里袁绍、袁术、韩馥等人根本不值一提只要把李弘驯服了天下可定。

    李弘为什么有藩镇割据之心?因为他不但主掌幽、并、冀、兖、青、徐六州兵事大权更从天子手上抢去了北疆十六郡的军政大权无人可以约束他。

    如何制约李弘的权力?

    今天天子威仪尽失皇权没落圣旨已经没有作用了强行剥夺李弘的权柄只会把他逼得造反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北疆实行权力制衡以权力制衡来制约和削减李弘的权柄。

    如何在北疆实现权力的制衡和制约?

    皇甫嵩说:“李弘最大的权力不是六州兵事权而是北疆十六郡的军政大权。他和朝廷有十年之约我们不能强行解除这个约定。所以我们只能在北疆设置一个比骠骑大将军府权力更大的府衙主掌包括北疆在内的六州军政大权的府衙。”

    董卓和众臣立即想到了长平公主和长平公主府。

    “依照大汉律公主不能干涉朝政更不能主掌州郡的军政权。”皇甫嵩缓缓说道“但现在正值我大汉存亡之际为了能振兴社稷我们什么事不能做?什么律法不能改?”

    董卓和众臣顿时兴奋起来讨论异常热烈。

    “义真兄公主即使主掌了六州军政但以她的声望和实力能制约李弘?”董卓皱着眉头怀疑地问道。

    “我们可以奏请天子拜长平公主为长公主在晋阳设长公主府。”皇甫嵩从容说道“然后再从朝廷征调一批德高望重的老臣到长公主府任职如此一来公主的声望和实力就全部有了。”

    “义真兄此策甚佳。”张温捋须笑道“从政事上来说骠骑大将军府督领北疆十六郡完全隶属于长公主府。从兵事上来说骠骑大将军府掌征伐长公主府掌兵政(军事行政)两府互为牵制。好好啊……李弘若再想在北疆只手遮天难上加难了。只是长公主尚缺少一支精兵如果相国大人能再辅以长公主府一支精锐虎贲那骠骑大将军真的是仰天长叹束手无策了。

    董卓抚掌大笑“好。我立即奏请天子征调两千虎贲卫士到北疆保护长公主。”

    天子年幼他虽然不明白这其中的缘由但他知道现在自己颁布的圣旨出了京畿后就如同一卷华丽的绢帛除了好看外什么作用也没有。李弘是自己从小就崇拜的英雄是父皇最为宠信和看重的国之砥拄他为什么也象袁绍袁术这些叛逆一样不但和朝廷对着干公然违抗自己的圣旨还上书气势汹汹地威胁自己?大臣们对自己说北疆拥有十二万边军实力强横。既然这样李弘为什么不率军平叛?为什么不杀掉袁绍袁术把自己迎回洛阳?李弘难道真象大臣们说的心怀异志要图谋不轨篡夺汉室天下?

    天子惊恐不安待在刚刚修缮完毕的末央宫内埋头读书。天下的事还轮不到自己这个小孩子指手画脚。现在自己只能多读点书多学点本事了自己最起码要弄清楚袁绍和一帮大臣们为什么要背叛自己李弘为什么既违抗圣旨又不愿帮助朝廷剿杀叛逆。董卓到底做了什么大奸大恶的事突然成了大汉国的奸侫.这一年来生了许许多多的事自己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无所适从从头到尾都是糊里糊涂的。自己不明白问大臣们大臣们的说法大相径庭。看样子只有等自己长大了明白事理了大概才能知道谁对谁错。

    不过有一点他非常清楚自己是大汉国的天子自己的命令没有人可以违抗。自己低声下气地恳求李弘打开关隘帮助朝廷和京畿百姓度过难关这个要求合情合理没有一丝一毫不对的地方。做为大汉国骠骑大将军的李弘他为什么执意不从?就算李弘不听自己的不听朝廷的他又有什么理由眼睁睁地看着京畿各地生灵涂炭?

    天子直觉地认为李弘做得不对。袁绍、袁术等一群大汉叛逆把自己和大臣们赶到了长安而李弘不但置大汉社稷于不顾见死不救竟然还拿起刀来灭绝京畿他也是大汉叛逆。想到袁绍一口气杀了四位朝廷大员其中还有一位是大汉的九卿重臣天子顿时不寒而栗。姐姐长平公主就在晋阳自己现在就这一位亲人了如果李弘……

    天子不敢想下去立即传诏正在相国府议事的大臣们要他们立即拟一道圣旨把长平公主接到长安来。

    董卓和赵谦等人接旨后没有按天子的意思拟旨反而急急忙忙赶到了末央宫。

    “陛下长平公主不宜接到长安。”董卓奏道。

    天子一听心里非常害怕呆呆地望着董卓不敢作声。如果不把姐姐接到长安姐姐的性命岂不很危险?天子脸上恐惧的表情没有瞒过诸位大臣的眼睛。太尉赵谦随即做了一番解释最后赵谦说道“陛下为了大汉社稷长平公主暂时还是待在晋阳为好。等将来社稷稳定了陛下可以随时把公主接回京城共享盛世。”

    董卓、王允等大臣同时跪请言词万分恳切。

    天子不懂大臣们为什么要把公主留在晋阳为什么公主留在晋阳就能振兴社稷但既然这么多大臣都异口同声的强烈奏请他也只好点头答应了。

    天子心里十分不乐意不过他没有办法他知道即使自己不点头这份圣旨也会送到晋阳。

    天子下旨拜长平公主刘萧为长公主领幽、并、冀、兖、青、徐六州军政事加节传、斧钺、虎贲。

    太常马日磾、太仆陈纪、尚书令丁宫、光禄大夫蔡邕四人为朝廷使臣领两千虎贲卫士到晋阳宣旨。宣旨完毕后四人即被免职奉天子旨受辟于长公主府。

    前太尉崔烈、前太尉张温、前大司农袁滂随行一同受辟于长公主府。

    八月下董卓和三公大臣九卿诸卿等百官相送七位老臣于灞上。

    此一去能否再见谁都不知道。袁绍能举刀屠杀大臣李弘为什么不能?

    马日磾等七位老臣和朝中百官们一一告别向东而去。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