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第十五节 (第3/3页)
了讨董顺利臣建议陛下以袁绍为车骑将军参隶尚书事主掌国事诸般事宜尽数托付车骑将军承制而行。”
弘农王害怕极了浑身上下不由自主地战栗起来头皮一阵阵麻。他觉得周毖不是在喊他陛下而是在拿着把刀砍他的脖子。周毖把自己逼到了绝路答应不答应其实都是一回事了。虽然自己可以不在这张黄绫上盖上印信但袁绍可以伪造将来袁绍只要把这份诏书展开一读自己就死定了。
弘农王的泪水流了下来他绝望地望着周毖可怜巴巴地问道:“大人就不能留我一条性命吗?”
周毖连连磕头泪水长流伤心欲绝。
荀彧大步走进了司空府。
荀彧二十多岁身高体瘦白面短须一张棱角分明而刚毅英俊的脸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清雅而略带稍许孤傲。荀彧是少府属官守宫令(守宫令是掌御用纸、笔、墨、尚书财用诸物及封泥的官)他要辞职不干了特意来找叔父荀爽帮忙。
许靖弃官而逃后董卓随即奏请天子下了一道诏书洛阳京官要是再有人敢私自弃官逃离将祸及宗族家人。此旨一下洛阳各级官吏掾属逃亡数量大大减少。再有逃的也就是象许靖这样家小不在洛阳的人。
荀爽叹息道:“文若国家危难之际应该义不容辞为国效力而不应该……”
荀彧不屑地冷笑道:“叔父大人今日的朝廷是董卓的朝廷而不是大汉的朝廷我不愿意为董卓这样血腥残暴之徒效命。设立古文经博士本来是一件很小的小事但给这个蛮夫血腥一杀立刻变成了祸及社稷的大事。这种人如何能治理国家?他以为他的刀要比我们的笔犀利以为今文经学的儒士都给他吓破了胆这种蠢人他懂什么?就算这次骠骑大将军南下帮他稳定了局面他也要遗臭万年。”
“正因为董卓是一介武夫是一个血腥残暴之徒危害到了社稷的存亡我们才更要留下来。难道只有用武力才能挽救大汉于即倒吗?”
“武力只会加快我大汉的败亡。”荀彧摇头道“我不愿意留下来也不愿意看到生灵涂炭我只有逃避了。我回家之后要带着族人向南迁移以躲避战祸。颖川乃四战之地必有兵灾我必须要立即赶回去拯救宗族。”
荀爽沉思良久缓缓点头道:“也好家中也确实需要你这样的人回去拿拿主意否则会出事的。”
“叔父大人我要带着家小一起离开洛阳请叔父大人多多帮忙。”
荀彧的夫人是中常侍唐衡的女儿。荀彧的父亲荀绲是荀阀八龙之一任济南国相的时候认识了中常侍唐衡。唐衡为了和荀阀攀上亲戚威胁荀绲要把自己刚刚出世的女儿嫁给时年两岁的荀彧要订个娃娃亲。荀绲忌惮唐衡的权势无奈之下只好答应了。他以为自己这下名声算完了攀附奸阉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而且还害了儿子。让荀绲没想到的是荀彧少时即才华卓绝何颙看到他立即赞为“王佐之才”荀彧因此闻名颖川。人名气大了做什么事都有人说好何况唐衡死得早家道中落这事也就不值一提了。
荀爽为难地说道:“你为什么就不能等一等?为什么非要这个时候离京?董卓如今对离京的官僚非常痛恨说这些人都是叛逆假如他一气之下派人于中途……”
“叔父大人年后骠骑大将军就要南下到京那时战火连天恐怕谁都走不掉了。”荀彧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道“我听说大鸿胪韩融大人已经说服了董卓让自己的儿子到家乡任县令顺便照看宗族家人。代理御史中丞事的治书御史司马防大人也正在拉拢郎中令李儒希望他能给自己弄一道董卓手令让儿子司马朗火回家迁移宗族。司马家在温县正是两军交战之地宗族留在当地就是死路一条。我们荀家在颖阳(今河南许昌)那里更是必战之地所以此事宜快不宜迟我要急回家不能再耽搁了。”
第二天荀爽亲自找到董卓直言不讳地说这仗是肯定要打的而我感相国大人的厚恩也不可能离京但我不能不考虑我在颖阳的宗族家人。我的家人还不知道家乡即将生战祸所以我马上要派个子侄回去迁移宗族。
董卓满口答应。最近太傅袁隗、太尉黄琬和司徒杨彪三人不是和他阳奉阴违就是消极怠工杨彪干脆就不上朝了。诸多大臣不是告病在家就是沮丧着一张苦脸啥事都不干国事现在基本上就靠荀爽、陈纪、马日磾、丁宫等人极力维持着。董卓非常感激他们在这个时候还能以国事为重所以一般都是有求必应。
董卓说慈明兄你侄孙黄门侍郎荀攸要天天给皇帝上课他是走不掉的我看就让你侄子守宫令荀彧回家一趟吧。
荀彧被改迁为亢父令(今山东济宁市南部)即日离京上任。其实这也就是方便他带着家人一起离京去不去上任那是他自己的事了。
荀爽高高兴兴地走了而司马防却战战兢兢地跑到董卓这里来给自己儿子求情。司马朗虽然没有官职但因为他父亲的关系也不能私自离京。可司马朗年轻气盛偏偏就要大摇大摆地出城回家结果给抓住了。
司马朗二十岁左右身材高大健壮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大。他十二岁那年考童子郎的时候监考官还以为他作弊虚报了年龄。董卓看他英武不凡神情倨傲不禁想起了自己死去的儿子。董卓对他说你和我死去的儿子同年他也象你这样高大魁梧。司马朗眼睛望着屋顶根本不睬他。董卓不以为意问道你为何要逃?为何要背叛我?司马朗说我如果不立即回家迁移宗族我族人就要性命不保了。如今天下动荡战火在即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四处流窜大人难道靠严刑就能禁止吗?司马朗还劝董卓仔细考虑一下这些事情要替百姓的性命多想想这样也许大人就成了象伊尹、周公一样的显赫人物了。
董卓表示理解没有惩罚他让司马防把他领回家了。过了几天李儒悄悄拿了一道董卓的手令给司马防司马朗随即一路畅通无阻地回到了温县。
何颙、荀攸、周毖、郑泰、华歆等人于十里长亭送别荀彧。
何颙小声说道:“友若(荀谌)就在颖阳等你你一路上务必小心在意一定要把东西完好无损地交给他。”荀彧心领神会连连点头。
“我有几个朋友在虎牢关外。出了虎牢后就由他们护送你到颖阳。”
腊月二十九右将军朱俊回到洛阳也就在这一天下朝回府的董卓遭到了刺杀。
第一卷立马横枪篇第十二章日蚀苍黄第十五节
刺杀行动设计的非常精妙也非常成功。就在董卓的车驾驶出北宫而候在宫门外的三百亲卫铁骑尚没有围上来的时候聚集在宫门外的请愿儒士里突然冲出了数名手持长剑和强弩的刺客。刺杀在短短的瞬间就奏效了董卓胸口连中数枝弩箭。护在车驾四周的侍从们虽然舍身扑救甚至不惜生命为董卓挡住了如蝗的弩箭但董卓还是被刺中了。刺客们一哄而散随着狼奔豕突逃亡人流消失的无影无踪。
董卓内穿双层铠甲生命无忧不过受了一点惊吓而已。他推开护在自已身上已经死去的侍从冲着纵马追杀儒士的铁骑们大声吼道:“谁要是滥杀无辜我就砍了谁。都给我滚回来……”
跟在车驾后面的田仪惊恐不安急忙问董卓要不要全城禁严搜抓刺客。董卓毫不在乎地说道怕什么?老子还没死。他们想杀我想引起洛阳城大乱想诱我大开杀戒想让京畿百姓无法过个安稳年我就偏不上当。传令一切照旧。负责保护董卓安全的长水校尉刘靖问道大人这些聚在北宫门外的儒士要不要抓起来?刺客可能就在这里。董卓笑道不要抓给他们闹。马上要过年了越闹越有喜气。
董卓弃车上马大摇大摆地回府了。一场可能再次引起洛阳血雨腥风的危机就在董卓的三言两语中消弥于无形。
刺杀董卓的理由太多了但董卓直觉的认为这次刺杀是朝中某些大臣指使的自己要求西迁天子和朝廷到长安的事终于激怒了朝中大臣。
董卓在年底前奏请天子说叛军势力强大京畿一带将有连番血战考虑到天子和公卿百官的安全他希望天子和朝廷在年后就西迁到长安去。
大臣们反对强烈。说现在国库空竭天子和朝廷西迁需要耗费大量的钱财这笔钱从何而来?董卓说西迁所需要的钱财一部分来自京畿各郡的赋税一部分来自告缗的抄没收入还有一部分就要靠大家的捐助了。京中的门阀官僚要捐百姓也要捐。西迁是保护天子和社稷的大事大汉子民人人都要出力出钱否则以谋反论罪。董卓这话一说朝堂上顿时鸦雀无声再提反对意见就成大汉叛逆了。
荀爽说大臣们的俸禄一直是减半放而这个月京畿的粮食绢布等价格飞涨一些外地的官员不要说捐助了就连吃饭都成问题。至于让百姓捐助更是难上加难的事。现在能吃饱肚子的百姓就算是很富裕的了。
董卓冷笑道没钱的官员可以向有钱的官员赊借。百姓没钱更好办西迁需要大量民夫搬运物资就让他们去充当民夫吧。
但西迁的事在百官下朝之后、立即就变成了相国大人要迁都了。这个谣言先是传遍了洛阳城然后迅向京畿各地和京畿以外的州郡漫延。
迁都可是一件动摇社稷根基的大事迁得好可以兴国迁得不好就会亡国。在大汉国今日的危局之下迁都自然是加亡国而不是振兴社稷了。所以京中的儒士在北官门外的血还没有干透的时候再次冒着生命危险聚集到北宫门外请愿。京中大大小小的宗室门阀世家非常多再加上寄居于名士大儒家的各地诸生弟子一日之间也在北宫门外聚集了两千多人。董卓这次吸取了教训命令司隶校尉宣璠和河南尹王允带着卫士守住了北宫门外的各个街口严禁北军干涉城内任何警卫事务。洛阳无论如何不能再乱了。
大汉国初平元年(公元19o年)正月洛阳。
正月辛亥(初十)天子下旨大赦天下、原东郡太守桥瑁不在赦免之列其余参加叛乱的诸州郡官吏尽数被赦。
天子诏告诸州郡官吏只要在正月底之前能向天子效忠献请罪表送赋税到洛阳入库天子不但既往不咎、尽赦死罪而且还官封原职依旧安排他们在原地为官。
这次刺杀事件让董卓感觉到洛阳没有一个地方是安全的由此他想到了洛阳的门阀士族对自己的仇恨和背叛。无论自己如何礼贤下士如何忠诚为国如何尊贤重老都无法得到士人的认同和尊敬无法得到他们的忠心和拥戴。抛开十一月底的血腥不说自己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做出什么对不起社稷对不起士人的事甚至在征服大漠开疆拓土这件事上还有功劳但现在贤者也好老者也好无不想杀死自己为什么?
董卓觉得很悲哀为了权柄自己成了大汉国所有士人的敌人成了大汉国十恶不赦的奸佞。他想到了自己的故主、前太尉段颎.段颎也是一个武人他位列三公是因为攀附奸阉的关系为此他遭到了士人们的排斥和打击最后落得个饮鸠自杀的悲惨下场而且还留下一段恶名。但段颎那颗拳拳报国之心是错不了的。今天自己也步入了段颎的后尘。
董卓就是不明白自己辅佐幼主主掌国事四个月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自问也没有做下什么擅权误国的坏事为什么就成了大汉最大的奸佞?各地州郡的士人说自己有十恶恶就是废黜少帝可废黜少帝的事是公卿百官一起干的而且当时太傅袁隗还参隶尚书事主掌国事。现在太傅袁隗没罪公卿百官也没罪这罪责突然就成了我一个的了。这世上有极度无耻的人但董卓没有想到这世上有这么多极度无耻的人。
如果自己当初没有进京没有主掌国事自己还会是大汉国的奸佞吗?董卓认为自己的下场好不了那处。不要说当初自己周旋于洛阳数个权势之间得了个两面三刀的罪名就是凭自己手上的军队士人也会把自己打倒在地势必要杀之而后快。看看士人对骠骑大将军的态度就知道。骠骑大将军在他们的眼里就是大汉国最大的隐患认为此人不杀就不能保住大汉社稷。董卓想想就不寒而栗。武人难道当真就比士人矮一截?这江山是武人打下来的为什么最后反而要跪倒在这些士人面前任由这些士人践踏凌辱?
众口铄金的道理董卓明白这次如果不把这些士人彻底击败自己将永远遗臭万年。你们说我董卓乱政说我将死无葬身之地我就不信这个邪了。我这次就要把这天地倒过来我要让你们这些士人遗臭万年。举兵叛乱的不是我乱政祸国的也不是我。该谁的罪名就该谁承担。
董卓决定迁都。
当董卓把自己的决定告诉李儒和田仪时遭到了两人一致的反对。
李儒说此时迁都对社稷的破坏显而易见。长安自赤眉火烧之后宫室尽毁两百年来也没能重建。如果迁都长安不但要耗费大量的钱财修建宫室还要重建大大小小的府衙。这对今日的大汉国来说根本无力承受。大人要想击败士人扬名青史先是要完全控制权柄其次是要治理好国家。迁都之举却完全是反其道而行之一则大人有损毁社稷的罪名二则此举更加坐实了士人对大人的诬陷三则激起了众怒。叛乱州郡会更多而骠骑大将军也会毁弃承诺倾尽全力南下阻止大人迁都。洛阳如果被攻陷大人即使占据了关中之险但权柄又有多大?实际控制的州郡又有几个?还奢谈什么治理天下?
“大人迁都于国于己没有任何好处相反正中了士人的诡计。从此大人权柄尽失罪恶滔天当真要遗臭万年了。”
田仪也说道大人迁都无非是想利用关中之险阻击叛军于潼关之外利用西凉的根基继续把持权柄。或者说得更难听一点大人还想利用迁都洗劫关东获得大量财物。但正如长笙所言大人会因此犯下毁国之罪成为举国之贼。大人偏安一隅要权柄没有权柄要财物没有财物会活活憋死在关中。大人久经战事谋略出众怎会行此取死之计?叛军分散京畿四周人心不齐实力也不集中我们完全可以软硬兼施以联合骠骑大将军和分化叛军为主以防御和攻击为辅取胜叛军轻而易举不过就是个时间问题。
“洛阳虽是四战之地无险可守但大人只要击败叛军就能迅控制州郡以手中权柄治理国家振兴大汉。相反长安虽有崤函谷之固据山川之险沃野千里但只能偏守一隅毫无做为而且一旦洛阳失陷关中被围出路尽数断绝那可就是一块死地了。”
“昔日高祖皇帝凭关中之利得天下为什么到我这就不行了?”董卓不急不慢地问道。
李儒和田仪相视苦笑。
李儒说道:“此一时彼一时差距太大了原因也太多。简单一点说吧高祖皇帝时是打天下大人现在是治天下根本是两回事。”
迁都关系到社稷的兴亡需要数年的准备要仔细权衡得失。即使要迁也要定下详细的策略否则不仅仅是祸国之举更是亡国之举。迁都长安至少需要数百亿钱财需要数年时间宗庙、府衙、典籍哪一样能少?仅仅搬迁东观、云台等地的典籍文卷大概就要数月时间我们来得及吗?做得到吗?
平叛之战要打应该在三月左右也就是说大人如果想在这短短两个多月内完成迁都那不叫迁都那叫浩劫叫亡国。
西迁天子和朝廷已经可以确保天子的安全可以分化士人、削弱士人的权势可以杜绝洛阳随时爆内乱的隐忧可以掌握平叛战场上的主动也可以趁机聚敛财物为大军提供粮饷。甚至在形势极度不利的时候我们还可以迅回撤关中。总之西迁天子和朝廷已经足够达到我们的所有目的我们既能拥有西迁的所有好处也能摆脱西迁的所有坏处而大人既能搏得拱卫社稷的美名也能占据击败士人平定叛乱的优势。
李儒哀求道:“大人迁都之议万万不可这不是饮鸠止渴之计而是饮鸠即死之计。如果社稷倾覆大人的权柄从何而来?大人一生的宏图大志又如何实现?”
董卓想了很长时间最后非常疲惫地说道:“我也知道迁都不好但我气啊我心里这口气咽不下去啊。”
“洛阳的门阀士人四处造谣说我要迁都我这罪名算是背定了。我现在就算是西迁天子但在他们的嘴里和迁都又有什么区别?如果平叛打赢了我继续执掌权柄把天子和朝廷再迁回来或许还有洗清罪名的机会。但我现在根本看不到打赢的可能我更看不到回迁天子和朝廷的机会。这一去我们恐怕再也回不来了。”
“现在的形势你们也清楚我们没钱粮食也不多十万大军没钱没粮怎么打仗?长安修建宫殿要钱西迁天子和朝廷要钱。目前大军驻守关隘和城池还能对付但一旦开仗我们就难以为继了所以这西迁之计必须要立即开始。我们要把关东的每一个钱每一粒粮食都收到库里来。理由是什么?西迁天子和朝廷需要这么做吗?只有迁都才是最好的理由。”
“我们能击败叛军吗?也许可以他们毕竟兵力分散各人心怀鬼胎一盘散沙而已。但我们能控制所有的州郡吗?这显然不可能。他们是门阀世家有成千上万的门生故吏即使败了他们还可以各自回到州郡继续和我们为敌。我们呢?我们有这么大的力量到各地去平叛吗?这显然也是不可能最起码这几年不可能。我们无论打哪一个其他地方都会支援我们打不赢的。”
“士人的力量远远比我们强大即使是袁隗一个人的实力也比我董卓厉害。而且这些反叛的士人不是白痴他们知道顺从我迟早都会死所以分化也好让他们自相残杀也好最后他们都不会回到洛阳。除非我们足够强大强大到可以消灭所有的人。但这需要时间我已经六十岁了活不了多久了所以我要迁都我要把他们逼得想不打都不行。大汉社稷倾覆在即这些自以为是的大汉中流砥柱敢不舍命相救?”
“龙骧将军徐荣到洛阳的目的是什么?帮我们平叛吗?绝对不是。骠骑大将军帮我们平叛等于是和大汉国的士人们公然决裂等于给北疆的未来插上一把锋利的长剑豹子不会愚蠢到这种地步。北疆这几年要想平安度过危机最需要的就是门阀和士人的帮助。徐荣到洛阳来干什么?无非两个目的一是想趁机杀掉我由骠骑大将军来控制洛阳稳定局面。杀掉我的办法有很多可以和叛军里应外合攻陷洛阳可以和洛阳的士人联手动兵变。其次就是维持一个僵持局面既阻止我攻击叛军也阻止叛军攻击我只要双方不打仗大汉即使危机重重北疆也不会出事。但时间一长叛军的力量就会逐渐增加而我的处境却越来越艰难最后我们钱粮断绝唯有西退长安而已。所以我要迁都我要逼着豹子南下我要逼着他和我联手然后我们从东西两个方向同时攻击叛军杀尽叛逆。”
李儒和田仪惊愣无语“如果骠骑大将军坚决不出兵大人将如何应对?”田仪忐忑不安地问道。
“我就一把火把洛阳烧了。”董卓大笑起来笑声凄凉而无奈“我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休想得到反正我已经背下了恶名也不在乎多背几个我把洛阳烧了大家玉石俱焚。”
正月十五相国董卓奏请天子迁都长安。
同一天朝议上董卓宣布了迁都具体事宜。众臣激烈反对朝议一度陷入僵局。太傅袁隗闻讯之后立刻抱病上朝大骂董卓为祸国之奸臣。董卓不为所动坚持己见。
董卓说今世上有童谣曰“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西头那个汉当然是指高祖皇帝立都长安而东头那个汉肯定是指武帝皇帝立都洛阳。至于鹿走入长安当然是指要迁都长安以保无虞了。高祖皇帝建都长安共历十一世光武帝建都洛阳到现在也是十一世了从时间上来说恰恰合适。
过去高祖皇帝和光武皇帝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建都于长安和洛阳结果创下了不朽功绩建下了大汉四百年基业。今大汉国纷乱多年社稷飘摇我们应该按照《石包谶》的说法迁都长安以上应天意下顺民心重振大汉。
司徒杨彪说:“迁都改制是天下大事。殷代盘庚迁都毫邑就曾引起了殷民的怨恨。光武皇帝之所以建都洛阳是因为我大汉遭遇王莽之祸后长安宫室被毁纯属无奈之举。我大汉建都洛阳历时已久百姓早已习惯现在突然无缘无故地抛弃宗庙与先帝陵园迁都长安肯定会惊动百姓导致天下大乱。那《石包谶》不过是一本专谈妖邪的书和国运怎么扯得上关系?一童谣也能让大人决定迁都?大人到底是处理国事还是处理家事?”
太尉黄琬也劝道:“迁都容易安天下就难了请大人三思啊。”
董卓冷笑道:“我要是再三思脑袋就不在脖子上了。”接着他看看气得脸色青的袁隗不冷不热地讥嘲道“太傅大人和诸位大人如果能平息叛乱这迁都自然也就可以重新考虑。迁都时间紧也就两个月时间诸位可要抓紧。”
荀爽劝道:“大人即使要迁都也要从长计议两个月时间能搬迁什么?两个月时间天子的车驾能到长安就算不错了。”
董卓一字一句地说道:“搬不走的东西就一把火烧了。”
众臣震骇个个瞪着董卓恨不得把他吃了。
天子诏书传告天下京畿一片混乱无论是公卿大臣还是普通百姓都陷入了极度的繁忙和恐惧当中。
平乐观里的北军士兵奉董卓军令全部出动挨家挨户征收捐助。稍有不从者当即以谋反罪诛杀。京中的皇亲国戚、门阀世家也全部遭到了洗劫更有士兵冲进内室**妇女掳掠财物。西凉兵给这种事还取了个名字美其名曰“搜牢”。虎贲校尉李傕奉命看守陵园北军士兵在他的指挥下开始挖掘帝王陵墓盗取珍宝。
太傅大人袁隗回到府上急召张范。
张范三十多岁身材修长英俊儒雅。他话不多问候了一下袁隗的病情后就静静地坐在一旁听袁隗说话。
袁隗说:“公仪你弟弟张承现在是伊阙都尉驻守在伊阙关你从那里出京然后以最快的度赶到河间国的解渎亭拜见长平公主。”
接着袁隗从怀里拿出一个普普通通的皂囊郑重地对张范说道:“公仪你跪下这是先帝遗诏。”
张范大吃一惊急忙跪倒在地。
“公仪你把这份先帝遗诏交给长平公主后不要离开她要一直陪着她关键的时候你要给她拿主意。现在卢植先生和刘和都在公主身边但卢植先生马上要去帮袁绍而刘和也要到幽州去劝刘虞大人出兵南下。”袁隗说道“我本来不想把你扯进来但大汉社稷倾覆在即你如果还不为国效力那你念书读经干什么?你是前太尉张延之子从不受辟为官和朝廷又向来没有牵连现在也只有你这种身份的人才能走出洛阳城。我需要你的帮助你知道吗?”
张范苦笑点头。此时此刻也由不得他推辞了。张范接过皂囊小心翼翼地贴身放好然后恭恭敬敬地给袁隗磕了三个头。
“大人请多保重。”
袁隗爱怜地摸摸他的头凄凉笑道:“我一直很喜欢你过去我打算招你为婿但你不答应为此我一直都很遗憾。现在看来你是对的如果今天你是我的女婿这份先帝遗诏就送不出去了。今日一别你我从此相见无期你自己多多保重吧。”
张范心里一酸眼眶顿时就红了。
“我老了不行了我很快就要到九泉下和你父亲喝喝酒、下下棋了。大汉社稷的兴亡就看你们了。”袁隗挥手说道“你快走吧越快越好迟恐不及。”
张范转身离去泪水霎时模糊了双眼。
天子下旨转拜汉安都护皇甫嵩为尚书其子中郎将皇甫鸿被拜汉安都护。
皇甫嵩二话不说收拾东西和盖勋回京。长史梁衍和从子皇甫郦极力劝阻皇甫嵩执意不从。
皇甫嵩说如果你们不愿意随我回京就到北疆去。我有一封信要给骠骑大将军你们给我送去。
正月下皇甫嵩回到京城后董卓立即把他抓了起来。盖勋苦苦求情。董卓笑道:“元固你是不是糊涂了?我怎么会杀义真?我感激他还来不及怎么会杀他?我现在把他抓到牢里是为他好你难道不懂?”
盖勋想想也是自己是急糊涂了。董卓现在杀他没有任何意义反而动摇了军心。北军里包括许多西凉兵将许多都是皇甫嵩亲手带过的杀了他纯粹是没事找事而且董卓现在也没有理由杀皇甫嵩。如果随便找个借口把他杀了不但增加董卓的恶名而且还会激怒关中的门阀世家。皇甫世家在关中、在西凉那可是炙手可热的门阀影响力非常大。
皇甫嵩没有背叛天子和朝廷却背叛了对他寄予厚望的京中门阀。此时京中非常混乱这些人完全有可能杀了皇甫嵩然后嫁祸给董卓。董卓虽然自己不想杀皇甫嵩但他也不想替别人背这个黑锅。
龙骧将军徐荣率部到达风陵渡。
骠骑大将军府临汾行辕的李玮急赶到洛阳。他一是来商量驻军的事二是劝阻董卓不要迁都。迁都的利弊显而易见所以李玮直言不讳地说道:“大人的目的无非是要骠骑大将军遵从天子圣旨出兵攻击叛军但大人必须要考虑一个实际情况那就是国库没钱我们打不起这仗。”
董卓说天子圣旨已经在年前就送往迁疆了为什么我至今还没有接到骠骑大将军南下晋阳的消息?朝廷没有钱打仗是事实但我现在正在想办法。只要骠骑大将军南下这军资就一定能送到。
李玮摇头道:“大人筹措军资的办法下官实在难以接受。我从弘农郡一路而来路上到处都是无家可归的流民这样下去京畿迟早都要生流民暴乱……”
“哼……”董卓杀气腾腾地说道“我为天下计岂惜区区小民?有多少暴民我就杀多少。”
李玮目瞪口呆。
董卓命令徐荣率部到荥阳驻扎。兖州方向的叛军最多也最有可能率先向洛阳起攻击。
李玮连夜急书骠骑大将军李弘董卓已经疯了大人赶快南下以免社稷倾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