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立马横枪 第七节(中) (第3/3页)
战时间打长了朝廷肯定打不起。”
“借大人的吉言但愿今年我们还能回冀州。”一个士兵抬头望天小声地期盼道。
===
李弘望着坐在对面滔滔不绝的李肃无心听他继续说什么。他一直在想着这件事情的可能性。
北宫伯玉的部队还没有赶到美阳董卓想趁着这个机会袭击边章的大营。现在叛军还没有形成对美阳城的合围边章也没有命令自己的部队单独包围美阳机会就在这个时候。过了明天上午当北宫伯玉的部队逐渐逼近美阳城时这个机会也就消失了。十三万人谁撼地动?
张温显然没有因为战场形势的变化而对自己的决战方案做出根本性的改变。他还是把自己的思路束缚在战决一战而定的基础上。但现在部队迅向美阳集结没有隐蔽性其造成的结果就是两个:一是叛军迅逃遁二是叛军严阵以待和官军决一死战。但第二点根本就不可能。所以说白了张温的这个临时变阵根本就不是打敌人而是赶敌人最后还有可能搭上董卓的三万人马。
这个计划对李弘来说没有任何损失。但对董卓来说就有点进退失据了。退吧违抗军令;不退吧就要死守美阳他肯定会被叛军打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而张温一厢情愿地认为董卓在美阳守个两三天没有问题。只要守两天主力就可以赶到美阳围歼叛军。他根本就不想想董卓守两天部队损失有多大?两天之后叛军还会攻城吗?恐怕早就退了。
董卓最早滞留在美阳不主动退到小槐里到底是什么动机?难道真象李肃说的是董卓认识到太尉大人的计划有严重缺陷会造成西凉在未来几年内大乱所以才故意滞留美阳以形成今天这个局面达到避免双方主力会战的目的?
董卓如果是这种为了大汉国为了西凉的将军为什么自己离开冀州前审配审大人一再嘱咐自己小心他呢?难道审大人误会了?
董卓这个计策的确不错如果成功边章的叛军主力受损而官军主力步步进逼他们自然会退出右扶风;北宫伯玉眼见自己孤掌难鸣难有做为也会紧随其后退入凉州境内;至于六月惊雷更不会主动邀战十几万汉军肯定退走。如此一来长安的危机解除叛军全部退回凉州剩下的就是进入凉州平叛的事了。
董卓的这一击正中敌人要害时机把握的完美无缺但董卓骑兵兵力不够无法独自完成这致命一击。于是董卓主动邀请李弘率领风云铁骑参加这一战以两万多人冲击叛军八万人的营寨虽然骑兵数量稍嫌少了一点但完全可以达到惊走叛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