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风起云涌 第二节 (第2/3页)
比起来无论资历声名军级都差得太远。卢植的这个面子张温自然要给。他立即奏请天子以八百里快骑上幽州征调命令公孙瓒调集一万骑兵务必在十月中旬也就是一个月不到的时间赶到长安。
公孙瓒一走辽东和辽东属国以及辽西三郡就缺少一位强悍者坐镇边陲威慑乌丸人和鲜卑人。李弘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用他就要提拔他为秩俸比两千石的官员。于是朝堂之上再起争吵。以大将军何进汉室宗亲中常侍为一方太尉张延司空杨赐等名士大臣为一方各执一词大吵特吵。天子颇有兴趣地看着各位大臣的表演。
按道理以李弘这种出身低贱靠军功升职的军职人员无论功绩多大要想在这个年代升迁到秩俸比两千石的官职上根本不可能。
在汉朝校尉都尉都是比两千石的官员在郡**队里都是大官了。
统辖军队的将军在两汉一般很少设置。将军地位尊贵与将军号少且不常置有关但更主要是跟秦汉以来社会具有浓厚的尚武精神有关。将军掌征伐背叛非常尊贵三公等权势尊贵的大臣常常受到天子的嘉奖他们经常以大将军、骠骑、车骑、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等重号将军辅政。东汉中前期度辽以及其它杂号将军秩俸都是二千石与郡太守地位相等。除度辽外其它杂号将军一般事罢即撤。度辽将军是朝廷设置在边疆专门对付匈奴人的。将军职位为世人所看重无论重号将军还是杂号将军地位都很高。许多文职官僚也常常加重号将军不统辖军队只是作为殊荣而加赠。校尉、都尉等军职也是如此。在战争时期不少官僚都是以校尉、都尉领郡太守职。当然各校尉、都尉也不可一概而论。中央武官五大校尉的地位就比边军的校尉要高中央武官骑都尉也比郡国的都尉地位要高。
大将军何进的出生也差他在自己妹妹没有进宫之前是个屠夫。所以他对李弘这种人还是抱着同情的态度。他在朝堂之上公开向天子推荐其实也想看看大家的反应。原来出身低贱是件非常可怕的事。这种身份的庶民贱民就是这个国家的最底层做最辛苦最劳累的事享受最不公平的对待永无翻身之日而且自己的子子孙孙都永无翻身之日。
大将军和宦官们生气了联手反击那些大儒名士门阀出身的官僚。
最后请天子裁决。天子对这个人很感兴趣听了朝堂上的两次争吵大概也知道李弘这个人的来龙去脉。既然有战功而且战功显赫就应该迁升但因为从军时间太短年纪太轻虽然有大将军举荐但也不应该破例。这样吧就做个边军的行厉锋校尉吧。陛下圣明。众臣高呼皆大欢喜。
“行”的意思就是代理代理校尉自然就是临时的可以随时撤消秩俸也是原来官级的秩俸。说白了啥都没有和过去一样。但好歹那也是校尉干好了随时就可以转成正式的那就是机会。
公孙瓒接到圣旨之后立即整顿军马但他哪里有一万骑兵七拼八凑也就五千人左右。洛阳的官僚们根本不了解幽州的现状狮子大开口胡乱下命令。公孙瓒无奈只好在辽东属国强征乌丸骑兵。乌丸人怕他几百个部落立即集结了五千骑兵跟随他一起赶往中原。
公孙瓒仇视胡人的脾性在自己迫切需要他们帮助的时候依旧不改。到了蓟城附近乌丸人奇怪了跑这么远的路到底去干什么?领军的小帅询问公孙瓒部队要开拔到什么地方去。告诉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