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回 司马仲达出山 (第2/3页)
让你去军中,就是要你约束二…鼻轻举妄动。免得被关羽恼怒?下害了子孝,却是如州你一定按照我的吩咐行事,切不可擅自行动。”
夏侯惇无奈的点了点头道:“是。承相既然如此说了,我自有分寸,我不与关羽动武就是了,尽量派人与关羽提前谈判,先摸一下关羽究竟想要如何处置子孝,这样也便于文若去河东的时候能摸清关羽的企图。”
曹操点点头,依然不放心的叮嘱夏侯惇道:“论冲锋陷阵,作战勇猛,子孝与妙才都不如你,可是论行事谨慎。你不如他俩,这一次你去掌管三军,一定要注意,你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惹恼关羽,为子孝带来杀身之祸,一定要切记,切记啊!”
夏侯惊点头道:“是。承相如此一再嘱咐,某一定将承相的话记在心头便是
曹操方才放心,挥手示意让夏侯惇去前方军营接管三军,夏侯慎随即告辞离去,上了坐骑,带着亲信出了陈留,快马直奔前方军中而去。安排完毕了军事之后,曹操方才稍稍心安,又命令在城外设置招魂台,为许诸招魂。
两丈高的招魂台,很快的就搭建了起来。曹操率领着戏志才、程昱、满宠、董昭等一干谋士与任峻、李典等武将登上追魂台为许猪招魂。
猎猎的风吹得台上的招魂幡。哗啦啦。的作响,完全不像是初夏的样子,一天一夜的黄沙劲吹了下来,反而有种深秋的萧瑟之感。
“哀哉仲康。悲哉仲康,惜哉仲康,痛哉仲康,仲康魂去来兮,嘉德率三千壮士在此追悼仲康之亡灵”
曹操手持招魂幡亲自为许猪招魂,态度虔诚,声泪俱下,说到痛楚,不由得嚎啕大哭,曹操手下的人不禁为之感动,在他们的记忆里,很少看见承相这副样子。
曹操说完之后,一通大哭,被手下的文武劝住,方才作罢,当下悠悠的道:“仲康已死,子孝被擒,生死未卜,眼见曹某手下的人才日渐调零,何其心痛?大志不得展小困守中原之地,北有袁绍,西有关羽,东有刘备。南有刘表,淮南有袁术掣肘,江东有孙氏虎视,曹某的称霸之路何其艰辛,想到此处。怎不让人痛心?”董昭出列道:“承相勿忧,某保举一人可以助承相统一大业。只是此人年纪尚轻,不知道承相能否重用?”
曹操道:,“少年出英雄。曹某岂能不知这个道理,断不会因为年轻便轻视他人,只要是果真有真才实学,曹某一定礼聘到军中来。当重用。
董昭道:“河内司马氏一族小皆有大才。司马懿此人字仲达。年方十八,董昭去年途径河内之时与此人有一面之缘,听他言谈之间胸中多有韬略,熟读兵书,必有大才。承相可以派人去河内延揽司马懿若是能请来司马懿,将来此人必成我军的栋梁之才。”
曹操听了董昭的话,点头道:“哦,此人若是果真有如此大才。曹某必然重用,既然公仁如此推举这司马懿,你便亲自带着重礼走一趟河内吧,转达我的意思,请司马懿出山相助。我必然重用。”
董昭点头答应,曹操随即率领众人回城。命人好生安置许诸的家人,并为许猪的儿子选择最好的教书先生。以及武师,教导许仪武功,事情就这么安置了下来,曹操经此变故,生了些许小病,卧在床榻上不能起,一边焦急的等着曹仁的消息。
却说董昭带了重金聘礼,离开了陈留,向着河内进,两地之间相距不过两天的路程,董昭带领着一干随从快马加鞭,在第二日傍晚时分抵达了河内,与河内太守赵俨会晤一番,在驿馆里住下。次日董昭亲自前去司马家拜访司马懿。
敲门进去之后,仆童道:“小真不巧,我家先生昨日云游去了。只怕过一段时间才能回来,大人还是请回吧
董昭不甘心的道:“不知道仲达贤弟何处去了?我乃是当今承相手下的主簿,今日特地遵从承相的命令来恭请你家先生出山。若是小兄弟知道仲达的去处,不妨告诉董昭一声,某也好去寻找一下仲达
仆童道:“我家先生去哪里,怎么会告诉我?大人你还是先回去吧,先生这一去,只怕没有半月二十天绝对不会回来。”
董昭无奈的摇摇头,只得悻悻然离去。回到驿馆住下,准备再作打算。
夜间,河内太守赵俨置办酒筵宴请董昭。席间问道:“公仁先生代替承相来邀请仲达出山之事办得如何了?。
董昭摇头道:“哎,某来的真是不凑巧,那书幢说司马懿出去云游去了,只怕十天半月才能回来,某正不知道该如何回复承相,心里正烦哪。”
赵俨惊讶的道:“不可能吧?昨日晚上我手下的功曹说还在酒肆里见过司马懿,怎么可能就在昨日出去云游去了,只怕他的书撞撒谎,今夜公仁兄可以再去一趟司马家小必然能找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