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问君有意逐鹿否 (第2/3页)
举义旗,登高一呼,势必天下响应,若兄台有此志向,郭嘉愿意倾尽犬马之劳,辅佐兄台成就大业,虽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郭嘉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说完,注视着关羽,眼神之中满是期待。关羽听了郭嘉的话之后呷了一口酒,陷入了沉思。
郭嘉的话说的很明白,是让他扯旗造反,然后他给自己做谋士,郭嘉这样的顶尖谋士在三国可谓可遇而不可求,能得到郭嘉的辅佐,加上关羽自己的武力,关羽相信或许可以闯出一片天地,可是在这诸侯并起的年代又能有多大作为?最后又能走到哪一步?最终是做一个割据州郡的诸侯?制霸一方的霸主?鼎足三分的君王?抑或是一统天下的开国大帝?
是啊,自己凭武力是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可是做皇帝与打仗不同,并不是谁厉害谁就能做的了皇帝,关羽深知三国中的各路英雄豪杰虽多,可是大都出自豪门士卒,有几个起于布衣之身?
曹操的父亲曹嵩曾经做过大司农、太尉,位列三公,又是十常侍曹腾的养子,谯县夏侯氏、曹氏乃是中原的名门望族,曹操的成功除了他本身的不凡能力之外,与他的出身背景不无关系。
江东孙氏历代在吴地做官,深得民心,孙坚自己少时便在县内担任官吏,深得百姓爱戴,之后孙策荡平江东又取得了江东陆、顾、张、留四大家族的支持,才奠定了东吴霸业。
袁绍、袁术出身豪门,家族四世三公,门多故吏,天下闻名,因此附者云集;其他各路诸侯荆州刘表、北海孔融、北平公孙瓒、益州刘焉等人,除了天下名士就是汉室宗亲,或者是拥有实权的地方官吏,总之一句话概括,三国英雄虽多,但是却不是一介布衣的用武之地。
唯一布衣身份出身的刘备,侥幸得到了两个不世出的猛将关羽与张飞的辅佐,尚且忽悠来了一顶皇叔的高帽,可是霸业之途尚且艰难无比,前半生过着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生活,以至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在荆州得到了“卧龙”孔明的相助,方才走上了逐鹿天下的道路,这里面刘备坚韧不屈的性格,善于用人识人的谋略,纵观历史之上又有几人能与之相比?
关羽作为一个拥有后世记忆的人是深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自己既没有豪门士族的相助,又没有刘备的坚韧意志,更重要的是自己作为一个后世来人,缺少谋略的手段,要想在这乱世有所作为,乃至称王称霸,无异于异想天开。
有些现代人妄想着穿越之后凭借着对于历史的了解称王称霸,又何其幼稚?历史犹如汪洋大海,史书上的记载不过是沧海一粟,以为自己看见了一滴水珠,便了解了大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