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一箭双雕(二) (第2/3页)
国先生要舆图有何用?”
郑国没有回答秦王的问话。一下扑在地图上把奏章放在地图上双手不住在地图上划动一边喃喃自语不时皱着眉头闭上眼睛思索。
在秦王面前如此举动无礼之极李斯又要喝斥秦王道:“不要打断郑国先生想问题。”
过了好一阵子。郑国猛地一巴掌拍在桌上赞道:“奇思妙想啊奇思妙想啊!两河之间虽是很近可是高低相差了好几百丈。若是直接连通差距太大水势湍急根本无法行船。盘旋往复如此一来水势不再湍急非常平缓完全可以行船可以行大船。只不过工程浩大了些。原本只有数里之程现在需要数十里之程这花消大多了。不过这是一条黄金渠呀这银子花得值。”
灵渠是中国最早的人工运河之所以开凿此渠是因为当年五十万秦军南征岭南由于6路运输不便后勤补给不上这给秦军造成了空前地压力。为了解决大军补给问题秦始皇亲自到了荆襄之地。
最终有人提出修凿灵渠把湘江和离江连通补给从水路运输。湘江和离江只有几里的距离但是落差太大直接修通根本无法行船。有人提出一个方案就是采用盘旋往复的办法也就是类似于现在的盘山公路通过增加长度减缓水势。
灵渠最终修成了从根本上解决了秦军的后勤问题从而征服了岭南。自此以后历代都在疏浚灵渠成为历代王朝经营岭南的战略通道意义非常重大。
正是知道灵渠的重要历史意义周冲才决定借楚国阿大阿二的心理修建这一人工运河。当然要楚国修这条运河的话必须把这一方案送到负刍那里这就不是周冲所能完成得了的要通过秦王来运作。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周冲才给秦王写了这道倍受赞扬地奏章。
灵渠的施工方案不要是说在战国时期就是用现代眼光来看也非常先进。我们现在的盘山公路不正是运用的盘旋往复办法解决坡度问题吗?郑国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工所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