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零三章 奇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零三章 奇兵 (第2/3页)



    七日后,皇太极的使者齐乞尔格到了南京,懿安皇后升座武英殿,召集群臣议事。

    皇太极的使者齐乞尔格带来了极为惊人的消息。为了策应大明,不仅皇太极准备倾国之兵攻取归化,进而挥兵山西;而且,漠西卫特拉联盟联军十万,在图鲁拜琥的统领下,已经进驻到了天山南麓,随时都可以杀入青海。

    听到这个消息,那真是人人振奋,要是能一举荡平北方……北方现在那么富,那他们……哈哈……

    刘宗周兴奋的满脸通红,他躬身道:“皇后,请调大军过江,一举荡平贼寇!”

    刘宗周刚说完,许多大臣也都纷纷表态,促请懿安皇后即刻兵。

    待众人说完,懿安皇后道:“孙大人。”

    孙承宗出班,躬身道:“老臣在。”

    懿安皇后传旨,道:“孙大人,请即刻准备,二月末调二十万大军过江。”

    二月末,是皇太极跟懿安皇后约定的时间。

    孙承宗躬身领命。

    -----

    这些天,王佑礼的心情一直都很焦躁不安。

    王佑礼在担心,因为这一次,领政大人玩的实在是太大了点。

    王佑礼本也是胆大包天的家伙,但随着陈海平当初的预想一步步实现,他也在一天天都更胆颤心惊。

    这一次,玩的好,那就是一战而定乾坤,名垂青史;但要是玩砸了,那后果可就太严重了。

    他们真正的精锐只有二十五万,除了正规的二十万甲种兵团,就是五万阎应元的捕快军以及拱卫京师的各个特种兵团。

    如今,二十万甲种兵团有十万砸在了河南战场,五万分守山海关、蓟镇等长城一线的隘口,剩下的五万就都在他的手中了。

    现在,可以威胁到他们安全的有五个方面的力量,其分别是懿安皇后的南明、辽西的袁崇焕、辽东的皇太极、陕西的王嘉胤。还有漠西的卫特拉蒙古。

    这五个方面,最不让人担心的就是陕西的王嘉胤,因为上党虽然没有主力军团,但因为上党的地势太过险要,不要说王嘉胤,就是任何一方攻击上党,上党方面都不会有多大的问题。

    除了王嘉胤不太让人担心,接下来的就是袁崇焕了,但尽管袁崇焕保持中立的可能性极大,可一旦要是出现变故,那危险就可能是致命的。

    实际上,不要说袁崇焕攻破山海关或者说蓟镇外的长城防线,就是袁崇焕跟皇太极合兵一处,攻打归化,那压力就将空前增大。

    再有,王佑礼觉得在河南投入十万主力军团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如果懿安皇后真要倾尽全力进攻山东,那山东能不能挡住,王佑礼心里是一点底都没有的。

    虽说有敌入侵,山东旦夕可起百万之兵,但说是这么一说,可谁也没有经历过,到时会是个什么情况,那是谁也不知道的。

    最后,就是他负责的归化、青海和西藏了。

    原本,在西藏有五千甲种兵团驻守,青海有五千甲种兵团驻守;不久之前,按照陈海平的命令,又往青海派去一万五千人的精锐甲种兵团。

    西藏的五千甲种兵团不算,青海的这两万甲种兵团是给漠西的卫特拉蒙古准备的。

    如果漠西的卫特拉蒙古不来,那这两万精锐就是归化的外援,但如果来了,就要退入西藏据守。

    归化的兵力本就捉襟见肘,不算驻守西藏的五千精锐,就是剩下的四万五千精锐全用来应对皇太极的大军都还心里没底。现在,不仅两万精锐指望不上了,归化还另外多了十万卫特拉蒙古铁骑的巨大压力。

    如果归化有坚城,以及大同一线的城防隘口都很坚固,那王佑礼的心里还会有点底,可现在……真不知领政大人是怎么想的?

    虽然乙种兵团源源而来,但这对缓解王佑礼心头的焦虑没有多大的帮助,因为来的乙种兵团都是步军。

    步军用来守城自然可以,但对像归化这种地方,面对敌人铁骑的冲击,基本上,用处不大。

    一月十七日,阎应元带着五千捕快军突然到了归化。

    见到阎应元来了,王佑礼的心立刻安稳了不少。

    对阎应元,王佑礼是极为钦佩的,而且他更知道阎应元的捕快军就是比最精锐的甲种兵团还要精锐。

    王佑礼亲自去迎接阎应元。

    见面之后,两人极为亲热,回到中军帅府,落座之后,王佑礼道:“阎大人到了,我的心就安稳了。”

    阎应元笑了,道:“大将军,有能让您彻底心安的东西,但不是我。”

    对陈海平,尽管随着年纪、阅历的增长,那种盲目的信心在渐渐淡化,但仍然是在的,现在一听阎应元的话,王佑礼的眼睛立刻就亮了。

    能让阎应元说心安的东西,那自然也就能让他心安,王佑礼立刻问道:“阎大人,领政大人又有什么新安排了?”

    站起身来,阎应元道:“大将军,请你跟我去看看就知道了。”

    青羊谷是归化的军事重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