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零一章 下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零一章 下套 (第2/3页)

不明所以了,因为很显然,冰面是绝然承受不住火车的重量的。

    “用搭浮桥的方式。”陈海平道:“我们已经做过多次的试验,在平缓的水面,用大船搭成浮桥是完全可以让火车顺利通过的。”

    这时,陈启立补充道:“冬季黄河结冰,我们的军队可以轻易越过黄河,这个时候用兵,杨嗣昌一定不会主动出击,他一定会选择凭坚城据守。如此一来,通过铁路,我们就可以轻易实现分割包围,而只要把开封和洛阳围困,南明在中原就没有什么作为了。”

    眉头微微皱起,徐光启道:“陈大人说的对。不过,杨嗣昌这是不是为了以拖待变?”

    陈海平道:“徐老大人说的是,杨嗣昌打的就是这个主意,他在指望皇太极、袁大人和陕西的王嘉胤等人一起出来跟我们捣乱,好令我们左支右绌,最后不得不放弃经略中原的计划。”

    鹿继善道:“大人,这不是不可能的,我们千万不能轻忽。”

    “我们当然不能轻忽。”陈海平道:“这三方,我们先说陕西的王嘉胤。王嘉胤只是名义上的农民军领袖,他手下拥兵自重的草头王不下数十人,里面当然有几个是我们的人。其实。就算是他们能抱成团,一心想跟我们为敌,他们也没有这个能力。”

    “王嘉胤要跟我们为敌,有两个进攻的方向,一个是过黄河,攻击上党,一个是进入河南,跟我们正面为敌。”

    “王嘉胤要是想走第一条路,那先就要过申喜仁这一关,我看他连这一关都难过来,何况在上党,我们本就驻有大军,而且,在上党的铁匠和工人当中,本就有很多人从过军的,所以只要我们一声令下,聚起数万大军旦夕可成,如果用来据守上党,那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

    这话没有任何人怀疑。

    陈海平继续道:“至于王嘉胤进入河南,想要与我们正面争锋,那不过是以卵击石罢了。”

    这话也没人怀疑,因为陕西农民军的训练和装备跟他们是没法比的,双方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

    顿了顿,陈海平道:“至于袁大人,我想我们是不用担心的,因为先不说袁大人自己如何,我相信辽西的将士是绝不愿跟我们为敌的。”

    陈海平这话说的含蓄,但意思很明白。

    谁都不是傻子,以辽西的人口、土地和所处的环境,辽西是不可能有多大作为的,所以对辽西最大的利益而言,在保持独立性的同时,就是与北京交好。

    谁都知道,如果跟北京为敌,就是这次打胜了,他们也绝无可能侵入关内,最多只是维持原来的平衡而已。如此一来。跟北京交恶,后果就是商路断绝,而这对辽西所有人都是有巨大影响的。

    何况,与北京交恶,自然就得跟皇太极交好。但是,对绝大多数辽西人而言,在与皇太极交好的同时,至少不与北京交恶,这是底线。如果越过了这个底线,那辽西距离分崩离析的日子就很近了。

    辽西将士和百姓都与女真人有着血海深仇,现在和平共处,甚至是交好,只不过是利益使然,但这也绝对有个底线。

    这个,袁崇焕必然是极为清楚的。所以,袁崇焕就是再糊涂,也绝不会糊涂到这个份上。

    能让袁崇焕糊涂的,自然是布木布泰,但大势如此,袁崇焕就是想糊涂,他也糊涂不起来。

    忽然,陈海平眼底闪过一抹寒光,淡淡地道:“最后,剩下的就是皇太极了。”

    陈海平的变化,人人都感觉到了,除了孙传庭和陈启立,其他人脸上都露出了惊异的神色。

    冷意森森,陈海平继续道:“女真人与我们有着血海深仇,但碍于大义,如果他们老老实实也就算了,但要是他们不安分,那这次我们就要好好算算这笔帐。”

    “啊。”陈奇瑜轻轻啊了一声,然后道:“大人,您这么急着出兵,是不是就为了给皇太极下套?”

    时间拖的越长,他们的实力增长的就多,皇太极的野心就会越弱,所以要想找到报复的借口,那就要提早出兵,诱使皇太极做出愚蠢的决定。

    “这么做也不全是为了报复。”轻轻点了点头,陈海平道:“我们要是跟南方和解,那就要组建联合政府,各方势力就得相互妥协,会给地方留下很大的自治权。女真人虽然大力汉化,但对皇太极等人以及他们的下一代,影响微乎其微。何况,现在辽东又多了数百万朝鲜人,他们聚在一起,始终都会是个隐患。所以,我们必须要把辽东控制,并对之进行彻底改造。”

    众人无不点头。

    辽东边陲之地,四五百万女真人、朝鲜人、蒙古人汇聚在一处,要不是他们太过强大,必定早就征战不断。

    这个隐患必须得清除。

    迟疑了一下,成基命道:“大人,袁大人是忠贞之士,如果我们说明情况,袁大人一定会站在我们这一方的。”

    微微摇了摇头,陈海平道:“老大人,现在的关键不是袁大人的态度,而是能不能诱使皇太极做出错误的决定,所以我们不能冒任何的危险。”

    成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