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章 工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章 工会 (第2/3页)

江北,皇太极必然要对归化用兵,而且也极可能是下倾国之兵,必定要一举而破之。所以,要是我们在江北深沟高垒,凭坚城据守,未必就没有保住江北的可能。但皇后为什么不做此图?”

    轻轻叹了口气,孙承宗道:“卢大人这么想,那是因为你还没有领教过陈海平其人的厉害。”

    卢象升惊讶地问道:“老大人,陈海平真有这么厉害?”

    孙承宗道:“陈海平用兵打仗如何,老夫不知道,但这个人造势的功夫,天下第一,没人比得了,以致皇后也不得不屡屡屈居下风。”

    卢象升问道:“老大人,您这是什么意思?”

    孙承宗道:“卢大人应该知道那个火车吧。”

    卢象升点头,道:“知道。”

    孙承宗道:“现在,陈海平已经把铁路修到了归化。”

    修到了归化?卢象升心头就是一惊。

    作为卓越的军事家,卢象升自然清楚铁路的意义,因为铁路,即便从北京调运兵员和物资到归化,也不过是两三天的事儿而已,而这其中的涵义自然怎么形容都不为过。

    孙承宗又道:“陈海平极其重视实学,他不知把全国多少的能工巧匠都聚拢到了北方,所以他才能搞出火车这种匪夷所思的东西。卢大人,你想想,既然他都能把火车搞出来,那在火器方面,谁又知道他弄出来了什么?所以,皇后才很不看好皇太极。”

    卢象升不得不承认孙承宗说的有理。

    大明朝有三大火器制造基地,一个是在北京,一个是在天津,最后一个就是在广东,在他的治下。

    以前的火器质量极其不好,根本挥不出火器的威力,但懿安皇后主政之后,每一个火器的部件上都刻着制造工匠的名字,一旦出事,立刻纠察问责,所以现在的火器质量极好。

    对火器的威力,卢象升现在知道的极其清楚,他也早已把对火器的运用提高到了最重要的位置,所以。听到孙承宗的这个预测,心里就是一凉。

    这时,秦良玉问道:“老大人,即便陈海平大获全胜,占据了江北,但他要过江,也是不太可能的;而且,就算是在江北惨败,刘宗周等人也不可能屈服的,那皇后这么做岂不是……”

    微微摇了摇头,孙承宗道:“陈海平不会技止于此,占据江北之后,他的实力就会再度膨胀。而后,他就会经略外洋,击溃我们的水师舰队,封锁我们的外洋贸易。要是那样的话,二位大人,你们想想,到时刘宗周等人若是还要阻挠和解,那是决不会有好下场的。”

    听孙承宗说完,秦良玉和卢象升都微微叹了口气。

    -----

    和谈开始了,以温体仁为的南明谈判团自然是漫天要价,而鹿继善既不着恼,也不着急,每天都笑眯眯地陪着温体仁磨牙。

    谈了些日子,鹿继善以请示不便为由,要求把谈判地点改在北京进行。

    温体仁请示了懿安皇后之后,懿安皇后照准,于是很快,温体仁就陪着鹿继善上路了。

    十几天后,到了考城。一到考城,温体仁就大吃一惊。

    考城,温体仁不知路过了多少次,但现在,以前的考城已经不存在了,现在的考城简直是繁华到了极点。

    考城就在黄河边上,现在,在这段黄河的河面上,昼夜不分,时时刻刻都有上百艘渡船来回往返,运送无穷无尽的货物。

    考城对面,一座新城拔地而起,这座新城唯一的作用就是存储和转运货物用的。

    距离新城三十里,就是山东的曹县了,现在曹县是铁路的终点站,存储在新城的所有货物都要运到曹县,然后经铁路运到北方去。

    看着这些,温体仁很悲哀,因为他清楚,这个世界已经不属于他了。

    到了京城之后,连牙也不磨了,温体仁和所有团员每天都悠哉如哉地幸福地生活着。

    -----

    平静的河面下,暗流汹涌。

    南方紧张地备战,辽西的空气也很紧张,辽东的空气就更紧张,但中南海,依旧平静如水,每天都按部就班地运转着。

    十年合约的期限已经过了,四方谁也没有提出续约,但贸易,依旧按先前的合约继续执行。

    -----

    一八六二年,四月七日。

    对王家、申家、秦家、江家等等这些商家大族而言,这是个极其不平静的日子。

    今天,上午巳时,陈海平把一份文件送到了总商业协会。

    这份文件是关于工会的,是为了解决日渐激烈的劳资冲突。

    看完这份文件,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这份文件的名称是:国家劳资关系法。

    文件的内容很繁复,但基本的脉络却很简单明了,具体的内容大致就是:

    依据资产的所有权,从事生産的人员分成了两个营垒:一是拥有资金和设施的业主,二是为业主提供劳力以换取薪资的雇员。

    业主和雇员共同完成生産的整个过程,达成生産之目的,但在这种关系当中,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