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八十七章 房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八十七章 房价 (第2/3页)

了北京之后,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改变了注意。

    这些人着实不少,所以,京城的房价想不涨也难。于是,自然而然的,北京城的气象就更红火了。

    对这些人。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那些有能力在京城生活的朝鲜人,陈海平下令全部给予户籍,而且不仅不歧视,甚至还予以了一定的有待。

    八月十三日,最大的一股朝鲜人到了,仁祖李倧带着他的妃嫔、儿女、宗亲,以及一些亲信大臣和他们的家属到了北京。

    -----

    仁祖李倧是靠动政变,推翻叔叔光海君李琿上台的。

    实际上,光海君李琿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

    内政上,光海君颁布了大同法。免除了无地农民纳粮的旧法,规定今后只有地主纳粮;外交上,光海君实行的策略是要在大明朝廷和女真人之间左右逢源,尽量两边都不得罪。

    不论内政,还是在外交方面,光海君的做法无疑都是极为明智的,但是,这在政治上却是一种自杀的行为。

    侵犯地主利益的危害已然极大,在大明朝廷和女真人之间鼠两端,光海君则彻底把自己给葬送了。

    朝鲜王室和大儒受到大明儒家忠君的思想影响极深,他们对万历皇帝抗击倭寇的义举感念至深,光海君对大明朝廷阳奉阴违极大地激怒了他们。

    因而,仁祖李倧才能动政变,推翻光海君。

    李倧如此上台,自然对大明朝廷的感情极深,因为北京大变、崇祯皇帝被逼死的消息传来,仁祖李倧极为愤怒,也极为伤心。

    其后,随着形势的变化,尤其是四方巨头聚会北京,议定的通商协议公布之后,一些大臣如洪冀夫、尹吉、吴达济、金自立等人渐渐看出了他们面临了巨大的危险。

    中原的形势复杂之极。

    先,除非袁崇焕投靠了陈海平,否则,袁崇焕绝对不会和皇太极开战。如此一来,陈海平也就不会对皇太极用兵,因为显然不可能飞过去。何况,陈海平身后还有懿安皇后虎视眈眈。

    牵一而动全身,在当前的形势下,皇太极、袁崇焕、陈海平和懿安皇后,这四方谁都不会轻起战端。

    如此一来,只要给与袁崇焕一些好处,那皇太极就极可能向他们下手。

    当陈海平、袁崇焕、皇太极三方合谋,攻击察哈尔部林丹汗的消息传来,任何人都不敢再排除皇太极向他们下手的可能了。

    洪冀夫、尹吉、吴达济、金自立四人都是大才,他们为仁祖李倧相当准确地分析了形势,尤其是皇太极面临的局面。

    中原的统一之战迟早要爆。皇太极自然知道他的处境。如今大局已定,暂时谁都无力改变,所以,皇太极一旦对他们下手,那将和以前的战争有根本性的不同。

    皇太极绝不会再满足于城下之盟,因为一旦中原的统一之战开启,那他们就会成为悬在皇太极背上的一把刀。

    所以,一旦战争爆,那就是灭国之战!而且,他们再也没有可以求援的地方,一切只能靠他们自己。

    为此,朝鲜上下一面积极备战,一面做了最坏的准备。但是,他们还是没想到,战争爆的这么快。

    备战,谈何容易,那需要时间,但做最坏的准备,却很容易。

    皇太极四月二十三日在沈阳起兵,五月初一越过鸭绿江,随后,皇太极舍坚城不攻,一路疾驰,仅仅用了十二天就到了王京汉阳城下。

    朝鲜什么都学大明朝的,好的也学,坏的也学,党争也一样。朝鲜的党争比大明朝更要精彩的多,什么西人党、北党、后党、洛党……总之是层出不穷。

    党争一旦无序,没有了可以制约的力量,那后果可想而知。皇太极兵的时候,正是朝鲜国内党争最激烈之时。

    就是皇太极的大军已经兵临城下,党争依然没有丝毫减弱。

    这个时候,内部必然要分成两大派:主和和主战。

    因为之前的讨论很充分,相信灭国之战的人很多,所以主战派是占上风的,但主和派的势力依然不小。

    随着一支支勤王之师被接连消灭,在主战派当中,又分为两派:一派主张仁祖李倧应该留下,一派主张仁祖李倧应该流亡华夏。

    最后,主张仁祖李倧流亡华夏的一派胜利。

    好在,从汉阳城里开船可以直通汉江,更好在皇太极没有水军,而且为了防备出现这种情况,很多人带着财宝已经6续转移到了济州岛,甚至有人早已动身去往华夏了。

    抗击无望之后,王室和士大夫们再也顾不得呼号涕泣的王京百姓,开始了从未有过的大搬家。

    仁祖李倧前脚刚刚离开,后脚,皇太极就攻破了王京汉阳。

    到了济州岛,争论又开始了。去华夏,去哪个华夏?

    从实际出,应该是去刚刚建立的中国,去北京,因为仅仅从抗击皇太极的角度,也应该留在北京,而不是去南京。

    但是,按正理,他们应该是大明朝,去南京,因为中国竟然废除帝制,而这又是何等的大逆不道!

    仁祖李倧是想去南京的,他对陈海平深恶痛绝,但形势比人强,南京实在是太远了,而且大明朝去南京还是被人家给撵去的。

    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