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八十章 文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八十章 文明 (第2/3页)

富贵。就说天竺吧,他们早已进入到天竺,成立了一个什么东印度公司,而且还占领了福建外海的大岛台湾,以及厦门附近的澳门。还有。在南阳诸国,西夷更是肆无忌惮,杀掠我大汉子民!”

    这些事儿,在座的诸位都不陌生,他们都有耳闻,尤其是在陈海平重视西夷的这些传教士之后,对西夷的了解就更多了。

    徐光启率先点头,道:“大人说的是。”

    陈奇瑜问道:“大人,西夷的情况现在如何,都有那些国家?”

    笑了笑,陈海平道:“西夷的规模和我们差不多,但他们却有二百多个国家,天天争战不休,要说一年灭一国都绝不是夸大之言。”

    陈启立道:“这么乱!”

    陈海平点了点头,道:“就因为这么乱,所以西夷一旦形成几个大国,那就是非常可怕的,我们必须要早做绸缪。”

    众人点头,他们对陈海平对西夷有什么想法毫不担心。西夷还不比天竺,太远了,陈海平就是要穷兵黩武,也够不着。所以,可以随便陈海平折腾,想怎么弄都行。

    这时,众人都向孙传庭看去,但孙传庭却只是苦笑着微微摇了摇头。

    见孙传庭不说话,鹿继善脸色凝重地道:“大人,听说您要易服色?”

    轻轻摆了摆手,陈海平笑道:“没那么严重。”顿了顿,陈海平脸色凝重起来,郑重地道:“鹿大人,有关这件事,我可以当着几位大人的面下个保证。第一,绝不会有任何强制性的命令;第二,我不会有任何倾向性。”

    陈海平的第一条保证是实的,而第二条则是虚的,因为就是陈海平果真说话算数。说到做到,效果还是一样的。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这是必然的,绝不会因为陈海平的一句保证而有任何改变,何况陈海平的保证又怎会公之于众?

    徐光启道:“大人,这件事还要三思。此事一行,与南方和解的构想便遥不可及。”

    默认片刻,陈海平缓缓地道:“徐大人,自宋以降,明明国力鼎盛,财富之足,远历代,可为什么屡战屡败,屈辱媾和之举数不胜数?”

    徐光启愕然,无言以对。如果是对旁人,徐光启可能还会说点什么,但在陈海平面前,他什么也说不出来。

    “几位大人呢?”陈海平又向其他人问询。

    众人皆默然不语。

    陈海平道:“原因当然有很多,比如重文轻武等等,但问题的根子并不在这儿,而是在朱子之徒曲解先贤之意,万事只以理学是非为是非所导致的恶果。”

    跟陈海平在一起的这些日子,众人都学乖了,不到陈海平把话说完,他们即便有不同意见也不会开口的。只有陈海平把话说尽了,他们在心中反复衡量过后,如果有不同意见,他们才会说出来。

    今天也是一样,众人都静静地听着。

    “孔学的核心之一,就说这个‘礼’吧。礼,代表着秩序,小到一个家,大至一国,没有秩序是绝对不行的。所以,孔子关于‘礼’的学说本是很好的,但朱子之徒却把礼无限上纲。”

    说到这儿,陈海平淡淡一笑,问道:“几位大人,为官以来,这头磕的想必不会少了,感觉如何?”

    大明朝的理学登峰造极,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一个意思就是官大一级,只要见了面,那你就得磕头。

    对此,人人都是亲身经历过的,如果现在让他们回到过去的那个状态,这膝盖再想弯下去,还真不容易了。

    众人都只有苦笑。

    “远的不说,就说唐时的官吧,他们为官一生,磕的头可能屈指可数,但大明朝呢?文明要进步,就不能僵化,而理学带来的最大恶果就是僵化,总以为老子天下第一,舍此无理。但,真的是这样吗?”陈海平笑了笑,继续道:“这是理学之徒最可笑的地方之一,人人都明明知晓理无穷尽的道理,但却偏偏又认为舍此无理,这不是很荒谬的事情吗?还有,就是缠足吧,理学之徒以仁为本,但却让无数的小女孩彻夜呼号。请问,这仁在何处?”

    缠足这件事儿,不捅破这层窗纸而已,一旦捅破,一旦叫起真来,那绝对是让读书人无地自容的事儿,因为这件事不管如何粉饰,都改变不了极其惨无人道这个事实。

    现在,这是陈海平屡试不爽的绝好武器,一旦争论起儒教来,陈海平只要抬出这个,其他人就得退避三舍。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为了让人生活的更好,而不是什么碰不得的祖宗牌位。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明,秦有秦的服饰,汉有汉的服饰,唐的服饰和我们现在的差别又有多大?”

    微微叹了口气,陈海平道:“像服饰这些东西,原本是文明演化出来的,但现在,被演变的东西却成了决定文明性质的东西,绝对碰不得。诸位大人都是饱学之士,都清楚有容乃大的道理,一个文明如果不能吐故纳新,兼收并蓄,那也就意味着这个文明已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