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七章 手笔 (第3/3页)
来,“顾实”是大师的译音。
以图鲁拜琥如此人物,又对青海早就垂涎三尺,蓄谋已久,怎忍让汉人捷足先登?所以,图鲁拜琥也乘机起兵,进入青海。但是,图鲁拜琥没有想到他面对的是怎样的一支虎狼之师,而陈启立和王佑礼事先又得到了陈海平的明确指示,对这个顾实汗要给我狠狠地打,打的越重越好。
这是为了立威,是给漠北和漠西的那些蒙古大王爷看的。
这一路打的都不过瘾,所以,从将军到士兵都憋着劲呢。
图鲁拜琥少年得志,也有真本事,这一辈子一直都是一帆风顺过来的,所以为人极为狂傲骄横。
虽然听说这支汉人的军队很厉害,但由于对汉人根深蒂固的轻视心理,图鲁拜琥并没有怎么放在眼里,所以这一战,图鲁拜琥是既不知己,也不知彼。
图鲁拜琥麾下有两万铁骑,这两万铁骑对一个部落而言,那就是极其强大的了,而且这次入青海,图鲁拜琥又仅仅带了一万铁骑出来。
结果可想而知。
图鲁拜琥这下可倒血霉了,被人在屁股后面死死追了七天七夜,连老窝都被人顺手端了,最后仅以身免,那个惨劲儿,就甭提了。
王佑礼把图鲁拜琥这位天之骄子打成了丧家之犬,与此同时,陈启立也挥军入藏,很快就占领了拉萨。
-----
三月,草长莺飞,百鸟欢鸣。
经过一年多的全力建设,京城现在美的跟天堂一样,尤其是这姹紫嫣红、落英缤纷的三月天。
这一年多的全力建设,重点并不是京城,而是京城的四郊。所以,现在最美的不是城里,而是城外。
毫无疑问,陈海平在各个方面都是这个时代最有远见的人,所以他的手笔,即使这个时代最杰出的人看的也是瞠目结舌。
借着当初一刀切的土地政策,陈海平下令,把京城周围,按着山势水行,五十里到百里之内的土地全部收归国有。
陈海平的手笔真是吓死人!
城西,是文教区,科学院、太学,以及各种各样的学术团体和科研机构都集中在这里。
城北和城东是农业区,种植各种高档水果和蔬菜。
城南,是商业区和别墅区。
此外,所有的区域都是风景游览区。
当然,现在远没有那么大的需求,但不要紧,陈海平下令把以京城为中心的这将近一千三百平方公里的地方当作一个大园林来建设。
这里原本的百姓,全部都以这个天大的园林为生,他们虽然没有分得土地,但他们的生活那真是进了天堂。
这些百姓或是租种园林里的土地,或是负责维护某一区域的园林景观,他们的房子全部都是由园林专家统一设计,统一建造,尽管非常简朴,但都完美无瑕地融入了这个大园林中。
气象,对一个政权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那些新建立的政权,而要把气象搞出来,最简单的法子就是莫过于撒钱。
陈海平现在没别的,就是有钱,何况天下商贸顺畅,财源滚滚,而且只要有钱,什么都能买得到。
陈海平撒钱的方式就是大搞各种建设,北京这个大园林无疑是其中最大的手笔。此外,借助这种方式,陈海平以最生动也是最迅捷的方式把新政权和旧政权的不同让老百姓知道。
正如一开始在领政令中颁布的,像这类的建设,陈海平不征用一个人,全部是真金白银,拿钱砸人。
这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完全不可想象。
以京城为例,即便北直隶是善之地,但至少百分之九十的老百姓都是土里刨食,能顿顿吃饱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但现在呢,那可是人人都有挣大钱的机会啊!只要出把子力气,就能天天吃肉喝酒,而且还能剩不少。
天呢,这是什么样的生活啊!
人人都有机会,只要你来了,就有工作,最少也能让你干上几个月。当然,当地的人不在此线,建设园林的工作不招当地人,否则,薪水像这么涨上去,京城的商业非得乱套不可。
谈到钱,最务实最精明的就是老百姓,人人都知道,要论他们干的活,那工钱至少是正常的三倍,领政大人这就是在给他们钱花。
实际上,陈海平这也是在进行财富的二次分配,但这个分配法负面的效果会降到最低,而正面的效果却会得到最大化。
为这,此后,陈海平布的任何一个政策,老百姓都是深信不疑,几乎陈海平说什么就信什么。
所以,这事儿,要论做生意,陈海平那是亏了不少,但在政治上,陈海平可就赚大了。
而且,陈海平绝对相信,现在的这些投入,很快就会千百倍地赚回来,因为这个级大园林会把全天下的有钱人都吸引过来。就是南方的那些大有钱人,也会来这儿置产的,除了狡兔三窟的因素,更因为这儿确实是吸引人,将比任何地方都吸引人。
想一想,到时那会是何等的气象!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