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担忧 (第2/3页)
相信运气这东西,这些年,女真人的运气简直好到了不可思议。如果林丹汗不改宗红教,造成内部分裂,又或者即便改宗,林丹汗能稍微有些政治头脑,不那么霸道,弄得人人都视其为寇仇,女真人都是不大可能有机会的。
懿安皇后说的对,蒙古人虽然没落了,但实力仍在,虽然在目前的形势下,蒙古人已经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为,可一旦他们打起来,那情势可就截然不同了。
现在,就是蒙古出现新的强者,就是重新出现成吉思汗那样的绝世枭雄,但因为方方面面的制约,也是无能为力的。
这就是大势。
可如果他们打的太过激烈,以致谁都顾不上蒙古,那就不同了。到时候,非但顾不上蒙古,反而还可能倚重蒙古。在这样的形势下,就是蒙古没有出现多么了不起的豪杰,但所谓利字当头,蒙古人自然就会有劲往一处使。在更大更诱人的利益驱使下,以前的那些利益纷争自然就容易化解了。
理是这个理,但懿安皇后的这一计也真是够毒的。
除了懿安皇后够不着,对他们另外三家,蒙古都是块大肥肉,但这块肉肥则肥矣,想要吃到嘴里却不那么容易,原因没别的,还是因为他们彼此顾忌。
三方之中,他没有主动吃肉的能力,而皇太极和陈海平都各自经营多年,但他们吃肉也都还只能小口小口地吃。
现在林丹汗就是只兔子,皇太极逼的紧了,林丹汗就可能跑进陈海平的院子里;同样,陈海平要是逼的紧了,林丹汗也可能会跑进皇太极的院子里。
林丹汗不傻,一定知道如何利用现在的形势。
按懿安皇后的意思,是要他们把这块肥肉分了,这当然是好事,但问题是怎么分?
此事之难不在他,也不在皇太极,而在陈海平身上。陈海平是绝对不希望看到皇太极的势力膨胀的,这是很清楚的底线,所以懿安皇后这一计虽毒,却很难施行下去。
懿安皇后不会看不到这一点,难道她有办法说服陈海平?如果能,那他可真是无话可说了。而陈海平一旦中计,那不论现在定的是如何的好,北方的局势都必然随之大乱。
沉吟片刻,袁崇焕直截了当地问道:“皇后有办法说服领政大人?”
稍微打了个沉儿,懿安皇后道:“领政大人胸怀天下,考虑不是一时的得失,而百姓千秋万代的福祉,所以只要我们诚心以待,还是有机会的。”
袁崇焕明白了,懿安皇后这是不吃白不吃,反正不成也没有任何损失,可一旦要是真给忽悠成了,那对江南可就太有利了。
袁崇焕笑道:“诚如皇后所言,此事事关百姓千秋万代的福祉,袁某自当尽心尽力,玉成此事。”
笑了笑,懿安皇后换了话题,道:“大帅,哀家想见一见新娘子,不知是不是太失礼了?”
“这有什么失礼的。”袁崇焕说着,吩咐人去请少夫人过来。
不一会儿,环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