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风云 (第2/3页)
,所以在收散碎银子时,折率比以前那是大多了。
辽东虽然是独立的,但因为和北直隶的特殊关系,所以中华行库的分行也开到了宁远和锦州,以致龙凤币在辽东似乎比北京城还要风行。
吃过饭,余大成依旧没有去大帅府,因为他要是露面,袁家人一定盛情款待,但袁崇焕不在,自己去多有不便。
离开了海风楼,余大成找了家客栈住了下来。
休息一晚,第二天,余大成又在城里城外转悠,而越是转悠,对宁远了解的越详细,他的心就越是沉重。
余大成久在兵部,对兵事知之甚深,龙凤币行之后,就是普通人都知道了很多货币的知识,余大成自然更是深知其中的厉害。
余大成现,在宁远的市面上,龙凤币与纹银流通的比例已经高达了七三开,要是照这个形势走下去,龙凤币完全取代纹银肯定用不了多长时间,而这也就意味着辽东的命脉被北直隶控制住了。
辽东的军力虽然强悍,但毕竟地域狭小,从山海关到锦州就那么一小条,最宽的地方也不过几十里。而且,一端是山海雄关阻路,一端是强悍的八旗铁骑,辽东孤立一域本就很难有什么作为,现在命脉又为人所控,看来辽东被北直隶收服那也是早晚的事儿。
虽说懿安皇后监国之后,整个江南的气象都为之一新,但是,那位领政大人真是太厉害了,将来鹿死谁手,看来他们是殊难乐观。
余大成的心情很闷,一直到闷到第二天下午,知道袁崇焕回来才算好受了点。又忍了一晚,第二天,二十五日,上午巳时,余大成到了大帅府,递上了名帖。
听到余大成来了,袁崇焕大开中门,亲自出迎,把余大成风风光光地接进了帅府。
虽然早就料到自己大婚,南明朝廷肯定会派人来,这个人也**会是余大成,但余大成真的来了,袁崇焕还是高兴异常,喜出望外。
袁崇焕简朴依旧,他的家人依旧像以往那样住在帅府后院。把余大成迎进帅府后,袁崇焕没有把余大成请到帅厅,而是直接把余大成让进了内宅。
和家里人都一一见了面,又和老太太亲热地聊了好一会儿,袁崇焕这才把余大成让进了自己的书房。
叙完私谊,就该谈公事了。
落座之后,歉意地笑了笑,袁崇焕道:“余大人,对朝廷而言袁某现在还是逆贼,所以就没有派人过去。”
余大成知道,袁崇焕的歉意不是对朝廷,而是对他的。心情陡然好了不少,余大成笑道:“大帅你现在不是逆贼了。”
“啊!”袁崇焕轻轻啊了一声。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儿,袁崇焕现在虽然还没有组建一个覆盖全国各地的情报网,但从往来的商贩口中,他也大致知道了南京生的事情。懿安皇后既然连那些匪夷所思的事情都做得出来,那给他平反就不过是小菜一碟,没什么可惊讶的。
忽然,余大成神秘地笑了笑,低声道:“大帅,这话本不该我说,您最好当作不知道。”
袁崇焕愣了一下,他不解地看着余大成,不明白余大成是什么意思。
“大帅,我只是来打前站的。”余大成低声道。
余大成不是贺婚使?但如果余大成不是,那还会是谁?是钱龙锡?不对,钱龙锡虽然和自己关系也很密切,但比不了余大成。
难道是……袁崇焕吃惊地望着余大成。
轻轻点了点头,余大成低声道:“大帅,懿安皇后不日即到。”
袁崇焕是真的震惊了,他万没想到懿安皇后竟然会亲自来。愣了半晌,袁崇焕问道:“懿安皇后现在哪里?”
余大成道:“懿安皇后是走海路。”
袁崇焕问道:“那余大人你……”
苦笑一下,余大成道:“我晕船,所以不得不走6路。”
沉吟了一下,袁崇焕问道:“那边检查的很严,安全吗?”
余大成道:“我们的水师不是登莱水师可以抗衡的,即使遇到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默然片刻,袁崇焕高声道:“来人。”
一个值日的中军应声而入。
袁崇焕吩咐道:“立刻派出快艇,现南面来的船队立刻回报。”
中军领命出去后,袁崇焕向余大成请教了一些南京方面近来生的事儿,余大成有问必答,一一都详细地跟袁崇焕说了一遍。
都说完了,袁崇焕沉默下来。懿安皇后这个女人真是太厉害了,比之皇太极有过之而无不及。自己大婚,只给那位领政大人了请柬,但没想到不仅皇太极不请自到,现在竟然连懿安皇后也来了。
这真是一场龙虎风云会!
――――――
五月二十六日,上午,陈海平率领三千虎贲近卫到了宁远。
知道陈海平是携着夫人一起来的,所以袁崇焕也带着自己的夫人,率领宁远的文官武将接出了二十里。到了帅府,袁夫人陪着孙茜去了内宅,袁崇焕陪着陈海平在帅厅安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