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三十八章 外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三十八章 外洋 (第2/3页)



    良辰美景,死生契阔,忘了生,忘了死,云梦间。

    “敢问,郑芝龙郑将军在么?”就在郑芝龙沉溺在自己的心绪里,忽然,就听水面上有人高声叫道。

    在这里能叫得出自己名号的,郑芝龙不敢怠慢,赶紧挺身而起,来到舱外。

    水面上停着一条小船,船头上并肩站立着两个青年儒生,郑芝龙一见,赶紧抱拳拱手,高声道:“在下就是郑芝龙,敢问兄台高姓大名?”

    两个儒生同时抱拳还礼,左边的那个年纪大些的儒生先道:“在下张溥携友人陈子龙特来拜望郑将军。”

    夜静人稀,儒生说话的声音又高,满船的人都能听见。这下可了不得了,就连正在哼哼唧唧、颠鸾倒凤的女人也都翻身而起,把男人们甩在一旁,披上衣服就冲了出去。

    在江南,很少有人不知道张溥和陈子龙的,郑芝龙也早就知道。在来南京的路上,他又6续知道了张溥、陈子龙等九人被懿安皇后拔擢进了参议司,成为了天子近臣。

    就在张溥报名的一瞬间,听到张溥和陈子龙竟然在深夜来这里拜会自己,郑芝龙差点没激动的晕倒。

    被朝廷招抚之后,郑芝龙最渴望的不是让郑家的势力扩大,而是和这些江南的名士交往,但可惜的是,不要说张溥、陈子龙这些一等一的江南名士,就是福建本地的那些二流的名士都不把他看在眼里。

    现在……不是假冒的吧?

    “真是张先生和陈先生!”

    在四周女人压抑的惊呼中,郑芝龙那是喜翻了心,他亲自跑过去,从船夫手里拿过跳板,亲手把跳板搭好,然后又跑上小船,恭请张溥和陈子龙上了画舫。

    张溥和陈子龙到了画舫上,这些原本极为大胆的女人一个个都张红脸,像小姑娘似的手足无措地看着张溥和陈子龙。

    郑芝龙知道,像张溥和陈子龙这些江南名士,不要说这些画舫里的ji女,就是那些江南名ji倒贴,也都很难见上这些人一面。江南名ji无不以搭上这些人为无上的荣耀,而一旦搭上了这些人,本身也都跟着就会立刻身价倍增。

    郑芝龙喜翻了心,而喜翻了心的除了郑大官人,喜翻了心的还有一位,那就是画舫的鸨娘。

    画舫的鸨娘叫赵三娘,直到了这会儿,赵三娘方才缓过神来,眉花眼笑地上前殷勤地招呼张溥和陈子龙。

    当然,赵三娘也不会忘了郑芝龙这个幸运星。

    张溥和陈子龙这两个人,陈子龙还好点,因为陈子龙常常流连秦楼楚馆,但张溥这个江南第一名士可从未听说去过哪家的园子。

    今后算是了。

    酒宴重新排下,但这一次,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人人都规矩起来。

    席间,张溥告诉郑芝龙,说是懿安皇后本想立刻召见,但这几天国事繁忙,所以就由他和陈子龙代劳,先陪着郑将军四处转转。

    郑芝龙接着晕,张溥和陈子龙走了之后,满船女人近乎癫狂的热情再让郑大官人一晕二晕连三晕……

    接下来,一连三天,郑芝龙简直都幸福死了,因为每天他接触的都是闻名已久的江南名士,而这些江南名士无不对他笑脸相迎、殷勤以待……

    一开始,郑芝龙还有些疑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但慢慢地他自己也感觉出来了,他之所以有这份荣耀是因为懿安皇后。

    懿安皇后看重他,所以这些一向眼高于顶的江南名士看重他。郑芝龙是名副其实的人精,他自然看得出来这位懿安皇后在这些江南名士心中的地位。

    再想到懿安皇后监国以来,那一个个惊天动地的举动,郑芝龙的心就跟着越来越热……

    ――――――

    郑芝龙,二十七岁,原名郑一官,字飞黄,福建泉州府南安石井乡人。

    郑一官少年落魄,自小席海事,十七岁携弟郑芝虎、郑芝豹赴广东香山澳从舅父黄程。黄程,海商,兴贩东洋,见郑一官能干,谴其附海商李旦之舶,押送货物,从香山澳放洋,远赴东瀛,自此侨居长崎。

    郑一官以义父事李旦,李旦重之,不数年,成为巨贾,咸为海外汉人所重……期间,以领袖华侨之资格,晋谒东瀛幕府大将军德川家康于骏府,命招待于长崎宾馆,赐赉优渥。自此,一官日益为东瀛所重,交游豪门,人称“老一官”。

    此后不久,郑一官离开东瀛,期间似乎和弗朗机人过从甚密,也是从此开始了海盗生涯。不久,李旦故去,李旦在琉球的产业尽归郑一官所有。其后,郑一官追随一个叫颜思齐的汉人称雄琉球。

    颜思齐不久染病故去,郑一官被众人推为领,树旗招兵,下设参谋、总监军、督运监守、左右谋士等,代统一寨众目。

    自立门户后,郑一官将部下分为十八先锋,结为“十八芝”,并从此改名为“芝龙”,而不再称“一官”。

    崇祯元年八月,郑芝龙接受朝廷招安……

    翻看着有关郑芝龙的报告,懿安皇后对外洋之事越来越重视,对郑芝龙这个人也越来越好奇。从郑芝龙的履历上看,仅仅十年时间就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