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惊天(一) (第2/3页)
制度下,你们和你们的子孙都没有出头的机会,而这和以前的改朝换代是完全不同的。”
“哀家今后将决口不提道德二字,因为在乱世,道德没有任何意义,利益才是一切的根本,是利益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同舟共济,而不是道德,我们同舟共济才符合我们彼此最大的利益。”
忽然,懿安皇后的凤眼立了起来,一丝炽烈的光芒放射了出来。
“现在,我们最大的利益先是生存,而为了生存,我们必须现在就做出牺牲。哀家宣布,哀家监国一日,太监人数不得过两千,宫女人数不得过五百,皇家一年用度不得过十五万两白银。”
懿安皇后说的清清楚楚,但众人听的却是头晕目眩。
数月之前,在北京城,太监有七万之众,宫女也有上万人,一年实际的耗费何止数百万两白银?现在懿安皇后一开口,就是数十倍数十倍的消减,让谁听了都是觉得不可思议。突然,众人之中的那些较机敏的最先反应过来,紧跟着,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看着丹墀上那个静静站立的女人。
大明朝的太监这么多,不是因为皇帝喜欢排场,而是因为有着切实的需要,这是和大明朝的政治体制有着直接关系的。
自古以来,皇权和相权都有极为对立的一面,为了压制相权,汉武帝开始设置内廷,以平衡相权。汉武帝以及随后的王朝,内廷都是由皇帝身边的近臣掌管,而到了大明朝,洪武皇帝朱元璋废除相权,把近臣变成了太监,实际执掌相权。
大明朝的内廷有十二监四司八局,既所谓的宦官二十四衙门。
这个宦官二十四衙门极为庞大,以御马监为例,顾名思义,御马监要管理养马和驯马,但实际上这只是御马监最小的职能。御马监最主要的职能是掌管一支独立的禁军,并与兵部督抚共同执掌兵符。此外,御马监还要管理草场和皇庄、经营皇店,与户部分理财政。
这也就可想而知,宦官二十四衙门是多么庞大,所以有个六七万的太监是很正常的事儿,可懿安皇后现在要把太监消减到两千以下,那这是不是就意味着要废除内廷?
大殿之上,人人都浑身轻轻颤抖,但这里边还有点小小的差别。那些大臣,不管官大官小,他们颤抖都是因为激动,而那些宗室和勋旧的代表,则是因为害怕。
懿安皇后代表的皇室都这么牺牲了,那他们还能有什么指望?
“此外,哀家还要废除内廷。”
当这几个字清清楚楚传入耳中,刘宗周、文震孟和黄道周都是身子一晃。
文震孟趋前一步,大声道:“皇后,此言当真?”
懿安皇后双目如炬,盯着文震孟缓缓地道:“哀家但说一字,至死不改!”
内廷的存在除了有利于皇帝大权独揽,在行政层面,实际上是多余的。同样,除了制衡外庭,内廷的弊端那是数也数不清。
“皇后圣明!”文震孟猛地跪倒身躯,匍匐于地。
“皇后圣明!”随着文震孟,丹墀之下,众人破浪似的跪倒。
稍停片刻,懿安皇后道:“众卿平身。”
待众人站起身来后,懿安皇后道:“钱龙锡钱大人。”
“臣在。”闻召,钱龙锡立刻出班,躬身应道。
懿安皇后问道:“钱大人知道北方给官员的待遇吗?”
钱龙锡道:“臣知道。”
懿安皇后道:“钱大人,哀家命你和内阁几位大人组织人研议一个方案,我们也要比照北方重新厘定官员的薪俸和待遇。”
众人再晕。
北方给官员的待遇,自然人人都清楚,不管嘴上说不说,心里都是羡慕的不行。虽然薪俸再多也没有贪污的多,但那毕竟不同,何况并不是人人都愿意贪污的。像刘宗周、文震孟、黄道周、温体仁等人,他们的生活虽然谈不上清苦,但至少是不怎么宽裕,现在听到懿安皇后的这个决定,自然人人欢喜。
钱龙锡躬身领命。
懿安皇后道:“当然,现在国库没银子,只能暂时记账。”
这个没关系,只要清查土地和提高商税,他们的这点俸禄又算得了什么?高,实在是高,众人都对懿安皇后佩服的五体投地。
虽然达成了默契,但达成默契和执行的程度如何那是挂不上钩的,现在懿安皇后轻轻一句提高官员的俸禄,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大半。
“诸位大人,哀家做事,仁至义尽在前,严刑峻法在后。今后哀家不会打任何人棍子,但哀家会杀头。今后大家当官不会像以前那么容易,哀家不会要求官员清廉,因为那是起码的,哀家要求的是做事。”
说完,懿安皇后把目光落在了刘宗周身上,道:“刘大人。”
刘宗周上前一步,躬身道:“臣在。”
懿安皇后道:“刘大人,你是应天府的府尹,如果今后太康伯犯了杀头之罪,你待如何?”
刘宗周一愣,但随即就道:“臣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