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三十一章 变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三十一章 变化 (第2/3页)

意义,但后一个结果……想着想着,朱勋有心跳开始加,手心不知不觉也见汗了。

    要是后一个结果,那获益最大的,甚至是唯一的获益者就是皇室,而只有这个推断,才能解释那个汉子为什么要给他一百两赤金。

    朱勋有有自知之明,不论是他这个人,还是这事儿,都远不值一百两金子。何况,对方既然已经把局设了,也就没必要再多花这一锭金子。

    对方之所以给他这一锭金子,是因为看上他了,现在皇室衰微,皇权不彰,自然极其需要他这样的朱家人。

    或许,对方给他这一锭金子也是为了考验他,看他能不能看透,是不是可用之人。

    双手汗津津的,朱勋有不由自主地双掌紧握,又用力地展开,一遍又一遍……

    对朱勋有而言,宗室大不大失血,和他没什么关系,就是不失血,他将来最好一年也不过是一百两银子,那还不如做个梁上君子呢。

    砰砰砰,朱勋有似乎听见了自己的心跳声。

    ―――――

    朱勋有有很多朋友。

    像朱勋有这些天潢贵胄,士农工商,那样也不着边,一天到晚,他们所有的业务大都是斗鸡走狗、吃喝嫖赌,而这样的业务人少了是没有意思的,所以他们都有很多朋友,朱勋有也一样。

    实际上,打小开始,朱勋有所有的花销都是他这些朋友不知不觉孝敬给他的,但到了南京之后,朱勋有的财源就断了,因为他的这些朋友现在还不知道找谁去孝敬呢。

    财源断了,朱勋有这才不得不另谋生路,想法再就业。

    朱勋有是看不上他的这些朋友的,所以没有了油水,再就业之后又开了眼界,也就不大跟他们混了。

    对这些朋友,朱勋有自然是极为了解的,他也懒得费什么心思,跟他们喝了几顿酒之后,事情也就办完了。

    ―――――-

    自从宗室和江南的士大夫杠上之后,宗室那是扬眉吐气,人人都以痛骂嘲讽江南的读书人为毕生的最大乐事。

    宗室的人本就是大手大脚的,现在高兴了,就又大都忘了家里还有多少银子了,所以茶楼酒肆到处都可以听到这些天潢贵胄肆无忌惮讥讽谩骂复社和东林党的声音。

    这两天,宗室更得意了,因为复社和东林党那些既要当*子,又要立牌坊的王八羔子终于要跟他们服软了,承认他们是*子了,所以漫天的云彩就散了,看看他们今后还敢不敢提削减他们禄米的事儿。

    ――――――

    文华殿里,钱龙锡、温体仁、周延儒、何如宠、钱象坤、吴宗达,六位大阁臣面面相觑,大都苦笑不已。

    大明朝立国之后,朱元璋破天荒地把相权给废了,导致这些国家不可或缺的士大夫们和皇帝越来越对立。

    朱元璋和他的后人们极力鼓吹道德,苦口婆心地劝导,希望这些官儿都能成为安贫乐道的贤人,安心做吃草挤奶的老黄牛,但万没曾想,这却成了士大夫们斗争皇帝的最有力的武器,他们反过来以高唱道德为手段,行限制皇权之实。

    这种斗争越来越激烈,以致到了后来,正德皇帝想要出城去玩玩,拿圣旨却连城门都叫不开,最后还是乘守门的官儿不在,这位大皇帝这才如愿以偿;更有甚者,万历皇帝想要自己选个继承人,却都做不了主,以致一赌气,干脆几十年不上朝。

    现在好了,太子登基之后,周太后这位监国太后来了个大撒手,她告诉大臣们,议定了什么事,需要她钦准的就拿到坤宁宫,她给下印,否则就不要来烦她了。

    周太后的大撒手不同于万历皇帝的不上朝,相权终于获得了完美的胜利,但是……这都多少天了,国事如麻,他们却连个屁都没有送到坤宁宫去。

    总这么下去怎么行,钱龙锡这个从未有过的辅大人自然想要解决眼前的困局。这些天,他一直奔走斡旋,说服那些主张消减宗室待遇的大臣退让一步,跟宗室服个软。前两天,好说歹说,总算有点眉目了,但没曾想,风云突变,不知怎么地,竟然闹得南京城的百姓妇孺皆知。

    这事儿算是黄了,因为说的太难听了,如果服软,那很多人就成名副其实的*子了,江南读书人的脸就得丢的一点不剩。

    众人之中,只有温体仁气定神闲,这个态势形成的如此迅,他就断定是懿安皇后出手了,而这也就意味着宫里的大局已定。

    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但人人都一筹莫展,一语不。这个辅当的,钱龙锡苦笑,道:“大家散了吧。”

    又是一天。

    ――――――

    来藤辉园的人更多了,但这不是因为藤辉园的影响力更大了,而是因为事情越来越严重。

    以前,虽然吵的沸反盈天,但很多人并不当回事,因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所以一损俱损的事儿总会有解决的办法的。

    但现在……

    形势一天比一天更严峻,宗室的人跟疯了似的,全不知死之将至。这把火虽然是他们挑起来的,但他们什么时候都绝不会抱着玉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