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算计(1) (第2/3页)
什么反应,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海一眼,而张万林的眼中却露出了讥讽之色。
意味深长也好,讥讽也罢,**海都只作未见。打过招呼后,**海把江俞佳和江立仁叫过来,让他们见过李匡泽和张万林两位东家。
江家和李家、张家都没什么往来,所以也就没必要论什么,江俞佳和江立仁都是躬身施礼,口称老东家。
屋子里的桌子都是新的,是大圆桌,不分尊卑,谁坐哪儿都可以。打过招呼后,**海落座,江俞佳和江立仁在**海身后侍立。
人越来越多,也就没必要过分客气,大家都是拱手为礼,也不再为各自的家人介绍,但几乎人人都把目光落在了江俞佳身上。
众人的反应几乎和李匡泽与张万林没两样,不是意味深长,就是眼含讥讽。只不过,意味深长的多,像张万林一样眼含讥讽的极少。
对这位新近上位的江家族长,众人原本也没觉得什么,最多也不过是觉得这家伙的运气不错而已,但今天,众人的感觉都有点异样。
**海把女儿带到这儿来,毫无疑问是在拍陈海平的马屁,是投其所好,但陈海平可不是一般人,马屁不是谁想拍都能拍的,弄不好就得拍到马腿上。
但是,即使眼含讥讽如张万林者,也都在心里不得不佩服**海,这家伙真是有一套,因为不管结果如何,这都是想人所不能想,为人所不能为,拍马屁的境界不是他们能够比的。
今天开议的议题不是商业,而是国家大政,是《物权法》。
议题和大纲早就撒下去了,现在进行分组讨论,是汇总,是做最后的补充,然后拿出各方面最后的意见,提交法务院,最终形成最后的文本。
争论依然激烈,虽然大方向已经取得了共识,但在细节上,人们依旧争的是面红耳赤,各不相让。
实际上,相互之间的分歧是没这么大的,但之所以争的如此激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高兴,因为喜欢,他们是在享受争论所带来的心理上的快慰。
规矩无处不在,身份不同的人说话的地方也不同,**海在,江立仁和江俞佳都没有说话的份儿。
会议还没有开始,**海就让江立仁和江俞佳出去了。
如同**海一样,凡是可以带人来的,带的几乎都是年轻人,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每个人都一样,都希望后辈可以早日出头。
实际上,很多人这么做是被逼的,是不得不然。
天下的大势变了,很多规矩也就跟着变了,而且不变不行。不变,就意味着落伍,意味着家族的损失,意味着可能被淘汰。
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他们带年轻的后辈子侄过来,一是让他们增长见识,二是让他们累积人脉。
现在,政府的各级官员几乎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而且短时间内不会改变。结识这些人,和这些人交朋友,对任何一个大家族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管陈海平怎么说,这都是必须做的,他们着眼的不是眼前,而是将来,是数十年,甚至是百年之后。
他们都清楚地看到,按照现在的势头展下去,陈海平造就的不仅是像他们一样的商人世家,同样也会造就很多官僚世家。
将来,真正掌握国家权力的人必然就是这些商人世家和官僚世家的联合体。
所以,现在就未雨绸缪是必须的,但要想结识这些人,和这些人交朋友,用以前的法子肯定不行,而唯一可行的法子就是让年轻人自然而然地去交朋友,因为这么做,就是陈海平也说不出什么来。
从屋中出来,江立仁有自己的去处,他自然有自己的圈子,但江俞佳没有。江立仁有点挠头,他不知道该怎么安排这个表妹。
能被**海选中,江立仁自然也是绝顶聪明的人,他清楚这个机会是多么难得,更清楚这个机会有多重要,而要想把握住这个机会,那就必须要让**海满意,但别的事都还好说,现在他还真是有点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因为长辈的关系,江立仁和江俞佳的关系不咸不淡,就是普通的表兄妹,但江俞佳的本事他是知道的,也清楚这个表妹极可能有大出息,所以就更不知如何是好。
似乎看出了江立仁很为难,出了文渊阁,江俞佳停下脚步,道:“五哥,我想一个人四处走走。
在江德奉这一枝,大排行江立仁是老五,所以江俞佳称呼江立仁为五哥。
稍稍迟疑了一下,江立仁点头,道:“那好。”随即又叮嘱道:“别往没人的地方去。”
笑了笑,江俞佳径自去了。
在对女孩子的管束上,商人家的规矩要比士大夫家小的多,极为宽松,尤其是在山西。江俞佳虽然十五岁了,但毕竟还是少女心性,一和江立仁分开,立刻就兴奋起来,那哪儿都想看一眼。
来这儿开会的女人不少,但像江俞佳这么年轻的没有,一般最小的也有十**岁,所以很多人都会多看江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