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十四章 斗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二百一十四章 斗争 (第1/3页)

    第二百一十四章斗争

    等了一会儿,陈海平接着道:“宝钞失败了,但我们绝不能失败。宝钞失败是我们的前车之鉴,我们必须想万全了才能开始纸币的行。大家都回去好好想想,宝钞为什么失败,而我们又怎能保证行成功?只有我觉得心里有底了,纸币才能开始行。这是一切的根本,此外,我们还要接着纸币行攫取到尽可能大的利益。”

    众人沉默,忽然,秦刚道:“领政大人,是不是可以这样,先在小范围行纸币,比如京城。领政大人可以宣布,纸币和白银直接兑换,来我们行库随时都可以。”

    这倒是一个好法子,想了想,陈海平道:“秦东家,这有一个问题,纸币行,白银必然贬值,这个比值要如何确定?”

    秦刚道:“领政大人,我们贮存的白米足以调节米价,您看把纸币与米价挂钩如何?”

    点了点头,陈海平道:“秦东家说的是,但光米价还不够,我看再把盐价、铁价、布价等都综合考虑进去,或许能更准确些。”

    秦刚点头道:“还是领政大人考虑的周到。”

    陈海平道:“那好,就麻烦诸位.东家回去好好商量商量,看看纸币怎么定价,再想想我们如何能从南边的那些人手中骗来更多的好处。”

    众人都笑了。

    “我会保证大家的利益,诸位家藏.的银两都可以存入行库,按第一天的比价转换为等值的纸币。”

    陈海平说完,众人都大大松了.口气,虽然都知道陈海平一定会这么做,但没有落实之前,这心就总是放不下,因为这其中牵涉的利益实在是太大了。

    当然,所有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纸币行成功的基.础上,但对这些人而言,纸币理所当然会成功,这是毫无疑问的,他们毫不怀疑。

    他们之所以这么有信心,最主要的当然是因为对.陈海平这个人有信心,而且是近乎盲目的信心。陈海平的年纪比他们小很多,他们又都在这个圈子里摸爬滚打了一辈子,但仅仅在商业上的见识,他们和陈海平比却就如小学生和老师的关系一样。

    其次是因为相对于这三省之地、四千万的人口,.新政府有庞大的财力,完全可以支撑新货币的行,这与朱元璋行宝钞的情况不可同日而语。

    这些年,集团不.仅累积了巨量的白银,更囤积了无数的物资,比如米、铁、盐、布等等。而且,起事之后,新政府没收的财富更是不知道有多少。

    第三,他们占据了山西山东北直隶三地,而陕西的形势又在他们控制之中,这就扼住了南北通商的商路,足以保证新政府今后会有源源不绝的财政收入。

    最后是因为他们自己,他们自然都清楚的很,他们这些人联合在一起有多么庞大的力量。

    这件事完了,但还有一件事,众人又把目光集中在了王元程身上。王元程似乎责无旁贷,不得不又开口,道:“领政大人,我们手中还有不少的黄金,您看……”

    沉吟片刻,陈海平道:“可以以一比十的比价存入行库。”

    众人一听,无不喜出望外,他们真是没想到陈海平会这么大方。大明立国一来,黄金和白银的比价始终在一比十到一比八之间。他们以为陈海平取个中间价就不错了,一比十是他们所万没有想到的。

    看着众人欣喜的神色,陈海平又道:“但是,我不希望看到市场有什么异常的波动。”

    所谓异常的波动,就是有人投机。行纸币是绝密中的绝密,外人是不可能知道的,也就不可能推知其后的变化。所以,要是有人投机,那就一定和今天在坐的人有关。

    王元程站起身来,躬身道:“领政大人放心,我们都会自律,也会相互监督。”

    其他人也都跟着起身,都躬身道:“领政大人放心,绝不会有这样的事生。”

    陈海平点了点头,道:“在这件事上,我只有一句话,就是一切行动听指挥。”

    众人都很清楚陈海平后面没有说出来的话:他已经仁至义尽,如果再有贪念,那出什么事就别怨怪别人了。

    ――――――

    随着中华行库开业,八家分行也在京城各处开张。不过,现在行库的业务单一了些,他们都不收储,而只作放贷和汇兑的业务。

    这是陈海平的意思,因为这才是杜绝投机的釜底抽薪的绝户计。这样一来,只要看住这些股东就可以了。

    股东们对此也都没什么意见,因为现在即使收储,真正来行库储银的也不会有几个人。人们还不习惯,不会放心把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银子放在别人手里。

    现在股东们关心的不是这个,也不是眼前,他们都把目光放到了将来。

    这么多年了,他们把这个行库也琢磨的差不多少了,他们都清楚这个行业的利益有多大,所以一旦放开经营,允许其他商家也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