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十章 议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一十章 议政 (第2/3页)

周皇后,只要周皇后铁了心,借故拖几天,然后坚持提名他为辅,那就还有机会。

    现在的问题是周皇后有没有这个能力。

    周皇后有吗?周延儒没一点信心,但他能做的也就是这些了。

    人人都知道周延儒的心思,嘉定伯按礼单定名单的事儿更不是什么秘密,何况现在形势变了,皇权是一落再落。

    何如宠第一个站出来,道:“皇后,周大人此言差矣,如果等几天让太子做这件事,那不是让太子背负骂名吗?何况,等这几天就对先皇有什么颜面吗?臣看不见得。”

    何如宠说完,钱象坤和吴宗达虽然没有跟着表态支持,但是很显然,他们不反对温体仁举荐钱龙锡出任内阁辅。

    过了好半天,周皇后道:“哀家累了,今天就议到这里。”说完,不等众人有所反应,就起身离去。

    除了周延儒稍稍松了口气,其他几位都有点傻眼,这叫什么事儿?主事的人都走了,他们还呆着个什么劲儿,众人纷纷摇头而去。

    ―――――――

    今天天气不错,很暖和,内院之中,嘉定伯周奎正在抱着外孙子遛弯呢。

    每逢这个时候,一些不怎么地道的念头就会不由自主地冒上来,搞得这位国丈大人心头惴惴。

    女婿死了也不都是坏事,要不他哪能想见女儿就见,就更别说还有把外孙子抱在怀里的机会了。何况,女婿死了,他这个国丈大人可比以前不知要风光多少倍,现在怎么感觉这天下有点像是老周家的了呢。

    这些天,嘉定伯真是睡觉都能笑醒。这才几天啊,损失就已经快捞回来了,以后这还了得!皇后前面加两字就是不一样,太不一样了。

    把外孙太子抱在怀里,国丈大人浮想联翩,一会儿美滋滋的,一会儿又担心今天的事情会不会顺利。

    不可能不顺利,现在女儿是谁?现在是监国皇后,等太子一登基,那就是监国太后。实际上,女儿说白了就是女皇帝,想定谁个辅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万一要是砸锅喽,白花花的银子还不都得退回去,那不是让他再死一回吗?

    当周皇后进院,周奎一见女儿的神色,这心就是一突突。及至听女儿说完事情的经过,周奎却是干着急,但没什么主意。

    这个时候,周皇后就是再不懂,也明白他这个老爹指望不上。及至周奎一遍又一遍地唠叨一定要把事情办成,周皇后再次明白无误地认识到一件事,他这个老爹肯定是拿了银子的。先前还一厢情愿地认为老爹这是在替她拿主意,现在看来……

    周奎也看出女儿怀疑自己了,赶紧道:“皇后,你知道复社吧?”

    周皇后一愣,问道:“什么复社?”

    周奎道:“皇后,东林党已经名存实亡,现在这个复社其实就是更大的东林党,入社的都是江南仕林的才俊,有三四千人之多,他们大都是青年人。”

    “这么多人!”周皇后吃惊地问道。

    “是这么多,皇后,他们都支持周延儒。”周奎又赶紧道。

    周皇后沉默下来。

    过了一会儿,见女儿脸色阴沉,周奎有些不解,问道:“皇后,怎么了?”

    周奎不明白,屁股决定脑袋,周皇后一听复社有三四千江南仕林的人,立刻就感到了危险。

    周皇后并不清楚复社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但仅仅这个规模就够了,这么多人支持周延儒,那这个周延儒就绝不能用。

    见女儿不搭理自己,周奎急了,道:“皇后,我们到江南来,没有这些人支持不行。”

    “没有他们支持,为什么就不行?难不成他们也要造反吗?”周皇后寒着脸问道。

    真是越浓越糟,周奎急着解释道:“不是,他们怎么可能造反?皇后,我是说这些人都有钱,现在国库空虚,我们得管他们借钱。”

    提到银子,周皇后的脑袋又大了一圈。

    想了想,周皇后刚要说话,这时,一个小太监进来禀告道,说是鲁肃王、沈定王、衡定王、德王、代康王、晋穆王、赵康王七王求见。

    周皇后一听,脑袋又大了一圈。

    这七位王爷除了赵康王朱厚煜之外,封藩之地都在山西和山东,自然当其冲,而赵康王朱厚煜有点倒霉,他就藩之地在河南彰德府,而彰德府正好夹在山西和北直隶的大名府之间,就像一个楔子楔进了山西和北直隶两三百里,这自然是陈海平不能容许的。

    这几位王爷来除了要封地和要银子还能是干什么?那个陈海平真是太缺德了,不仅把这七大家一个不少地送了回来,还连带着七大姑八大姨都送了来。

    就这些天,这些人惹的乱子就甭提了,几乎天天都有人来告状。

    这都挡了多少回了,再不见是不行了,周皇后硬着头皮,传见。

    周皇后不得不又回到了临风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