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四章 组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七十四章 组织 (第3/3页)

新年相同,和汉人的春节相差没几天。

    白月是蒙古人交往聚会的时节。

    在归化,时至今日,在陈海平着意的安排下,仅仅依靠地租何一户普通的蒙古人都可以过上富足的生活。至于普通的汉人,他们要比蒙古人辛劳的多,生活水平比蒙古人也多少还差些,但比之以前,比之关内的人,他们现在的生活就像是在天堂。

    而更为重要的是,不论是汉人是蒙古人,归化给了他们一颗安稳的心,让他们都忘了和天灾。所以,也就可想而知,两个春节连在一起过,这样的年会是如何的热闹。

    在归化,一年四季,最火的买卖是酒楼。生活好了,安稳了,就要享受是自然而然的人性,蒙古人尤其如此。论舍得花钱,汉人是远远比不上蒙古人的。

    虽然大雪纷飞,但街上的人流依旧摩肩接踵。

    孩子们不愿呆在暖暖的屋子里街上,一群一群的孩子呼啸东西蛋冻得通红,可爱极了,让人忍不住就想过去掐一把。

    在归化,汉人和蒙人的服饰越来越趋于一样,你影响我,我也影响你在孩子们身上表现的更为明显。

    看着一群群汉人和蒙古人的孩子毫无芥蒂地奔跑玩乐在一起,孙传庭的心情好了不少。

    归化的街道非常宽阔马可以并行而互不相碍,骑在马上着人流,孙传庭向前走着闷的心情渐渐消散。

    转过一个街角,一个大广场出现在眼前。

    像这样的大广场归化有很多,不仅归化有,附近的每一个村子都有。这些大广场是演武场,里面有各种练武的器械,如石锁石墩。

    这些东西都是公用的,任何人都可以进去练两下。

    尽管马上就过年了,尽管大雪纷飞,但演武场里仍然非常热闹,有一百多青年男女在劈腰下腿,举石墩子扔石锁。

    在归化,做什么最光荣,答案只有一个:当兵最光荣。

    归化的兵分为甲乙丙三种,甲种兵是主力正规军,乙种兵预备役正规军,丙种兵类似民团,不在编制之内。

    谈到什么光荣不光荣,究其本质还是一个“利”字,归化的兵就和“利”字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归化的田地地租是很高的,十抽四,几乎与关内的地租相当了,但在归化,有三点是关内远远比不了的。

    一是徭役杂役兵

    减免,甚至废除。在归化,除了本地的大型公共:公路、农田水利设施等需要义务出工外,其他的徭役杂役全部废除。至于兵役,不够资格的,人家根本就不要你。

    二是这个地租不是什么情况下都收的,如果遭灾是会相应减免的,最低限度是保证基本的口粮需要。

    三是除了种地,找其他工作很容易,而且报酬也不错。

    “兵”与“利”的结合就是规定,以村子为单位,每一个村子按人口计,每六十人出一名甲种兵、两名乙种兵和每百人出一名女兵。

    达到这个标准,地租不增不减;超过这个标准,地租就相应的减少,超过的越多,减的就越多;至于达不到标准的,那地租自然就要增加了。

    这也就可想而,出兵的那户人家在村子里会得到多大的好处与荣耀。而且,好处和荣耀还远不仅于此。一旦成为甲种兵,不仅待遇丰厚,更为让人眼蓝是领终身俸,领到死。如果战死或者伤残,抚恤更是惊人。前些日子,打察哈尔部的林丹汗,那些有子弟战死的人家,丧事办的那叫一个隆重肃穆!

    因为这份隆重和肃穆,失亲人的伤痛都大大地减轻了。

    除了这些,成甲种兵的荣耀还有很多,比如人人都为之疯狂的马球,只有出身甲种兵的人才有资格参加正式比赛。否则,如果不是甲种兵,那你就是马球打的再好,也没有资格参加正式比赛,自然就没有出头的机会。

    甲种兵是漂亮姑娘挑夫的首选。

    此,在有意无意的宣导下,人人都有一个本能的觉悟:要想保有现在的好生活,不拼命是绝对不行的;要是有谁敢威胁他们的好生活,那没二话,就是拼命。

    凡此种种,都把个行业推上了荣耀的顶峰。

    看着眼前这些生龙活虎、朝气蓬的年轻人,孙传庭也不知自己是个什么心情。点子虽然很多都是陈海平想出来的,但做的这么好的功劳最大。而他做的越好,在即将到来的浩劫中,他手上沾的血就越多。

    跑了大半天,孙传庭回到书房还是呆呆地坐着。这叫什么事儿?自己明明心里顾虑重重,却又被陈海平裹挟着拼命地向前奔跑。

    良久,孙传庭苦笑一声,坐直了身子的目光落不由自主地又在了今年的财税报告上。

    这份报告孙传庭已经看过很多遍,他都能背下来,但还是把报告放在案头,时不时就拿起来翻一番。

    随着开垦的土地规越来越大,这份一年一度的财税报告对孙传庭的震撼也就越大。

    归化已经很大,耕地面积也已达到七万顷,但来自田地的税负收入高达一百七十万两白银之多还是让孙传庭每每都震撼不已。

    南方和北方的耕作方式是不同的,南方地少人多,精耕是必然的,而北方地广人稀遍的都是粗耕。在南方,一个壮劳力最多能耕种十亩地,而在北方,一个壮劳力则能耕种七八十亩地。

    南方多水田且多是两季熟,平均一亩地一年可打四百斤白米。北方多旱田只能收获一季,一亩地一年能打粗粮六七十斤左右。

    归化也是粗耕,但归化的水利设施很完备,种子、农具等方面也比关内好的多,所以平均亩产在一百一十斤左右。

    归化的田地税负不仅和兵役挂钩,还和其他方面挂钩的也不少年的总体结果,实际的税负是十抽三弱点亩地抽粮平均在三十斤上下。

    一亩地抽粮三十斤左右,大约相当于七亩地抽粮一石顷地是一百亩,七顷地就是一百石万顷就是七百万石。

    现在的粮价是一两银子可以买两石白米,或者是四石粗粮,而七百万石粗粮也就相当于是一百七十万两银子。

    比较归化,再看看朝廷。

    不算隐匿的那部分田地,就是在册的,张居正在万历初年登记的田亩数是六百六十万顷。南方的土地开垦的要比北方充分的多,田亩数要比北方多,南北对勾一下,一亩地平均亩产二百斤粗粮是最保守最保守,甚至是非常离谱的估计了。

    二百斤算一石,一顷地就是一百石,价值相当于二十五两银子。这么一算,就是以大明的低税率十五抽一,仅仅来自田地的税负也应该有一千一百万两之多。

    每次看到这份报告,孙传庭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象一下:如果全国都按归化的路子办,那国家得富强到什么地步!

    许久,放下报告,孙传庭头仰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孙传庭心里清楚,他的路在那里,但他的心却安不下来,可能永远也没办法安定下来。他的心已经放下了皇帝,但可能永远也无法放下他出身的阶层。他和他出身的阶层是血肉相连的,而他现在做的却是要彻底摧毁自己出身的阶层。

    陈海平、他、以及很多人,他们一起努力的结果是养育了一只怪兽。现在,这只怪兽还能受到控制,而一旦陈海平动手,那这只怪兽自己就会飞速成长。至多二十年,这只怪兽将没有任何人能够控制,就是陈海平也不行。

    一旦陈海平动手,成功占据三省之地,那这个结果就将无可避免。孙传廷知道,他早已经下了地狱,这一刻的折磨将会伴随他的一生。

    五月的京城,春光明媚,和风荡荡。

    老天爷可不管人们的心情如何,该刮风刮风,该下雨下雨,天气该好还是好。

    鞑子总算是被赶出关了,但老百姓的脸上却普遍没有什么喜色,日子更艰难了。京城的百姓就是京城的百姓,爱憎分明,一如对袁崇焕这个大汉奸恨到切齿,他们对那些英勇抗击鞑子的英雄也是爱戴有加。现如今,京城百姓最爱戴的英雄不是男人,而是一个女人。

    这位女英雄就是秦良玉。

    有句称赞女人的话说是巾帼不让须眉,但这句话用在秦良玉秦大将军身上不合适,因为这大明国不要说是活着的人,就是这三百来年都算上,也没有几个男人能够比得上秦良玉。

    这次京城遭鞑子祸害,虽然皇上下诏要天下人都来勤王,但各方将领大都以种种理由迟延不来,而独秦良玉,不仅捐弃家财以充军资,更率军昼夜兼程,驰援京师。

    皇上对秦良玉大加褒奖,不仅封秦良玉一品夫人,加封少保、挂镇东将军印,而且赋诗四首赞颂秦良玉。

    皇上给谁写过诗?女人成了大将军,而且听说这位女将军身高九尺,又美艳绝伦……凡此种种,使得秦良玉成了京师风头最劲的人物。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