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斩帅 (第3/3页)
你们的生活要比其他人更好一些。但你们满意吗?和回到故乡。和种自己的的。收获自己的庄稼相比。你们满意吗?”
除了海浪声。没有回答袁崇焕的问题。
“如今辽东的形势已经很明显。不是建奴亡就你们永远失去你们的故土。那么。到了形势分明的一天。你们去哪儿?”轻轻叹了口气。袁崇焕道:“兄弟们。你们每一人心里很清楚。不论你们去哪儿。都是背井离乡。都必定苦不堪言。”
不要说这些东江将士。就是关宁军将很多人脸上都露出了凄然之色。
“所以。兄弟们。如果你们不想自己的父母妻儿受尽苦楚。那就拿起刀枪。把建奴灭了。这是你们唯一的出路!”袁崇焕的双眼又燃烧起来。他吐出的每一个都如刀枪撞击锐利之声。“跟着毛文龙。你
除了苟安一之外。你们的出路在哪里?你们的父母妻儿的出路在哪里?”如炬的目光扫视着众人。袁崇焕厉声喝问。除了海浪声还是有人回答袁崇焕的喝问。但又有越来越多的人的双眼被袁崇焕的目光。被袁崇焕的喝问点燃。
“兄弟们。去年七月。本督在皇上面前许下重诺。若五年不能平辽。我就把自己的人头砍下。现在。一眼已经过去了十一个月。距离本督践诺的时间还有四年零一个月。兄弟们。你们想不想给本督一个机会。也给你们自己一个机会。我们一起熬过将来的这四十九个月?”
“兄弟们。我。袁崇焕。今天当着你们的面再次重申我许下的诺言。如果四十九个月之后。我不能让们回到故土。安居乐业。那我就会自刎以谢我辜负大家之罪!”
“兄弟们。除了这诺言之外。我今天还要许诺。平灭建奴之后。你们每一个人都会分的一等田二十顷。如果你们谁捐躯了。那你们的家人将会分的一等田三十顷。”
袁崇焕连许两诺。众人的反应可想而知。也只有了这一刻。何可刚等人始终悬着的那颗心才稍稍放了下来。
还好。幸如大帅所断。像毛文龙这种胸无大志图一己之私而苟安之辈。是不大可能下多少死士的。毛文龙这种活着。固可耀武扬威。可一旦失势。便什么都没有了。尤其是毛文龙视天下英雄如无物。强压那么多人改宗。跟他的姓。
这是对人多大的污辱而不自知。只此一点。毛文龙这个人便没什么出息。骄狂自傲到了这般田的。就是帅今天不杀他。文龙也早晚会被人所杀。
尽管大帅对毛文龙有了这样的断语。但今天竟无一人为毛文龙出头。说实话。何可刚还是很意。他对成功收服东江信心大增。
袁崇焕没有立刻送这些东江兵走。傍晚时分。按照约定。运送给养的数十艘大船陆续开到。就在双岛。袁崇焕命令赏三军。同时他亲自下到军中。和很多东江的普通士兵攀谈。了解他们过往的经历以及对将来有什么想法。
这么影响是巨大的。
二天后。六月初七。孔有德率领东江士兵启程回皮岛。但毛文龙的那些亲信没有随行;第二天。六月初八。这些人也启程回皮岛:六月初九。袁崇焕亲率船队。程前往皮岛。
皮岛很平静。整个东江镇都很平静。
毛文龙活着的时候。他以为对东江的每个人都有大恩。所以他以为东江是他的。但实际上不是。可能除了他自己和身边有限的几个人。没有人认为东江是他毛文龙的。或许。毛文活着的时候。很多人是这样认为的。但毛文龙死。很清楚。几乎很少人还这认为。所以。实际上东江远远不是文龙的;所。毛文龙死了。东江平静的很。
在皮岛袁崇焕公了毛文龙的十二斩罪:
祖制:大将在外。必命文臣监。尔**一方。军马钱粮不受核。一当斩。
人臣之罪
大欺君。尔奏报尽欺罔。杀降人难民冒功。二当。
人臣无将将则诛。尔奏有牧马登州取南京如掌语。大逆不道。三当斩。每岁饷银数十万。不以给兵。月止散米三斗有半。侵盗军粮。四当斩。
擅开马市于皮岛私通外番。五当斩。
部将数千人悉冒己姓副将以下滥给。走卒尽金绯。六当斩。
自宁远还。剽掠商船。自盗贼。七当斩。
强取民间女子。知纪极。部下效尤。人不安室八当斩。
驱难民远窃人参。不从则饿死。上白骨如莽。九当斩。
金京师。拜魏忠为父。冕像于岛中。十当斩。铁山之败。丧军无算。掩败为功。十当斩。
开镇八年不能寸土。观望养敌。十二当斩。
实际上。即便是普士兵也知道袁崇焕公布的二斩罪很多都是欲加之罪。但没有人为毛文龙鸣不平。东江依旧很平静。
整编很顺利。因为码是目前。东江军民的生活要比以前好。何况还有袁大人过于美许诺在。
整编过后。东江军计二万八千人。分为四协。由毛文龙的养子毛承掌一协副将徐奏掌一协游击刘兴祚掌一协副将陈继盛掌一协。四人中。由副将陈继盛全权统领东江事物。
一切都安排就绪。三后。六月十三。袁崇焕率船队起航。经旅顺返归宁远。事情很顺利。何可刚等众将却发现大帅的情绪非常低落。而且一直如此。从离开皮岛的那一刻就这样了。
大帅为什么这样?众人心里都清楚。大帅做事。那真是一山过后还有一山难。现在大帅就面对的是朝廷的反应。是皇帝的反应。天威难测。但谁都没有一点办法。
十四日。暴风雨过。海天一色。景色壮丽之极。伫立船头。人人都觉心胸为之一宽。忽然。一座海出现在视野里。
“大帅。时间还早。我们是不是到岛上一游?”为了开解袁崇焕。韩润昌建议道。
“是啊。大帅。”两旁的众将纷纷附和。
“好吧。”袁崇焕点头。
岛上的景色很好但依然无助于开解袁崇焕沉郁的心情。回到船上。袁崇焕挥退众人。独自立于船头。凝望横无际涯的苍茫大海。
许久。袁崇焕回到仓。吩咐佘义研墨。
墨研好后。佘义又狼毫饱蘸墨汁。方才递给袁崇焕。
帅案前。袁崇焕提笔在手。凝立片刻。忽然一挥而就。在厚厚的宣纸上留下来一行行龙飞舞的大字。
战守:迤不自由。偏因胜的重深愁。荣华我已知庄梦。忠愤人将谓忧。边衅久开终是定。室戈方操几时休。片云孤月应肠断。树零又一秋。
当袁崇焕一时感怀。船舱内挥毫写下那首《携诸将游海岛》的七律诗时。毛文龙被杀的息刚好送进了沈阳城。
接到这个消息。皇太极愣了好半天。他真不知道自己是该喜。还是该忧。毛文龙被杀。那就意味着他彻底被推上了由范文程一手设计的战车。再没有丝毫退路否则。一旦任由袁崇焕彻底完成对东江的整合。那他们就没有一丝一的机会了。到时。宁远是在胸前的尖刀。而东江则是悬在背的利刃。防线也就由原先的一条变成了两条。那他们哪还有余力做别的事。
缓过神来后。皇太下令召开最高军事会议。成员是八大旗主。外加一个汉人范文程。
八大旗主分别是正旗皇太极镶黄旗豪格正白旗阿济格。正蓝旗莽古尔泰。镶白旗多。正代善。镶红旗岳托。镶蓝旗阿敏。
绕过宁远。由蓟镇三突入关内的计划已经在上一次的最高军事会议上达成了共识。但那只是达成了共识。真正能不能做还是未知数。而这一次的最高军事会则不同。它要议定的是具体的行动方案。
八大旗主中。看事情看的长远的。看的周全的不多。
大多是唯恐天下不乱的好战分子。一听去关内抢东西。眼睛都冒绿光。何况又是当家人皇太极倡议的。对的声音自大不起来。
大贝勒代善是众人之中最为忧虑的。但他再怎么虑都无效。
这是生死攸关的大事。行动之前最最重要的是保密。否则。不要说被人迎头痛击。就是行动无法进行。对他们而言都是灭顶之灾。所以绝不容有失。防止泄密的方向主要有三个。一个是宁远。一个是东江。最后一个是蒙古人。宁远和东江都还好说。危险的还是蒙古方面。
由于连年战乱。辽河以西至锦州大凌河一线基本没什么人烟。其间只有走私的商贩来往两的。但在共识达成之后。就开始对这些商贩进行控制。情报不会从这个方向泄露出去。
至于东江。那就更控制了。东江在最南面。哈刺慎三十六家在最北面。两的相隔数千里。阻断起来更容易。更简单。
所以最危险的还是哈刺慎三十六。如果他们给袁崇焕通风报信。那就危险了。但此次行动已经箭在弦上。势在必行。接下来的就是把事情做的更缜密。更周全。力争做到万无一失。会议结束后。一道道军令秘密发出。
表面上。整个大金似乎没什么变化。但实际上。整个大金国都在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