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暗斗 (第3/3页)
了。
第二。上午巳时袁崇焕正在府衙里办公。中军来报。说是皇太极的使者求见。
袁崇焕微微愣一下。然后命中军带来人进来。
来人袁崇认识。还是上次和谈时。皇太极派来的那个特使。此人叫纳吉海。
见礼已必。纳吉海恭敬敬呈上一封书信。说道:“我家大汗听说大帅复出特遣小人前道贺。”
袁崇焕点了点头。后打开了书信。信中没什么实质内容。无非是些客-话。看来皇太极要说的话都在吉海的肚子里。
“我家大汗天心仁厚。一向主张双方罢兵。使百姓免遭涂炭。但贵国能与我家大汗共此盛事的唯大帅一人而已。听说大复出大汗欣喜万分。故遣小的来见大人。”
“大汗天心圣朝皇帝又何不如?但和亦有道。请你家大汗归还辽阳沈阳抚顺铁岭开原五镇。本督既罢兵休战。两的百姓即可安居乐业。”袁崇焕淡淡的道。
“大帅所言。正和我家大汗心意。大汗也想划定界。但不能按大人说的办。合理的疆界应该是天朝大凌河为界。朝以上叉河为界。大金取消“天聪”年号天朝给铸大金国印天朝给大金讲和的礼物数额也可重新考虑”纳吉海立即答道。这都是扯淡。但还扯袁崇焕沉刻。道:“你先下去。我会上禀朝廷。然后再议”
纳吉海下去后。袁崇焕又思索片。然后提笔。始给皇帝写奏章。禀明此事。纳吉海的住处自然的由袁崇焕来安排。出了帅府。纳吉海与街上的一个商贩模样的人对视一眼。那个商贩冲纳吉海微微点了点头。
纳吉海的住处离帅府不远。就隔着两条街。当纳吉海进入院中的时候。一个军官从角中走出来。向院里眺望眼。然后转身迅即离去。
不多一会儿。那个军官骑着战马。冲出了宁远。向山海关疾驰而去。
水没有喝一口。马没有停一步。天擦黑的时候。在城门关闭之前。左良玉进了京城。
左良玉。字昆山。山东临清人。幼时父母双亡。由其叔抚养。左良玉身材高大魁梧。力大过人。乡邻都称之为红脸大汉。虽未曾上学。但聪颖过人。自幼习学武。尤善弓射娴熟左右开弓。堪称百发百中。从军后。左良玉不仅勇武。而且多智多谋。现已晋升为辽东车右营都司。
上个月宁远兵变。本没他什么事。却被袁崇焕以没有管辖士兵。参与兵变为由给撤职了。
兵变?就他妈该兵变!把脑袋拴裤腰带上当兵为的是啥?还不是为了那几个饷钱。有道是皇帝还不差饿兵呢。管?他不管呢。偷着爽还不过来呢。
但谁曾想。就因为。他一个堂堂的朝廷高级武官。一睁眼就成白人了。这多年拼死拼活的全他奶奶白忙活了。
左良玉今年才二十九岁。还不到三十。正是年富力强野心勃勃的年纪。何况官职还比较低。权力不大。所以到现在家业也没有攒下几个。却突然一下子就成了白人。你叫他又如何能甘心?
被宣布撤职的那一刻。直如晴天霹雳。清醒过来后。左良玉怒发欲狂。恨死了袁崇焕。
原本。左良玉是很钦佩袁崇焕的。当兵的。不论人怎么说。打胜仗是唯一的道理。谁打胜仗。当兵的就愿意跟着谁。但在袁崇焕宣布职的那一刻。一切都变了。左良玉对袁崇焕没别的。只有恨。只有无穷无尽的恨。
左良玉愤怒极了。但并没有失去理智。他很清醒。
他没什么背景。又是一个小小。京城里没人。一都没有。所以唯一的出路是。被撤职后。左良玉没有离。他想找个机会。希望可以让袁崇焕回心转意。
左良玉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极聪明。很有政治敏感性今天偶然听说皇太极派人来跟袁焕和谈。他立刻就感到机会来了。
宁远不是消息闭塞之的在京城和宁远之间往来的人很多。他们有官面的也有商人。左良玉知道朝中对袁崇焕不满。希望袁崇焕倒的大
不知有多少。而这就是个机会。一个既可以泄。又可以捞到好处的好机会。
确认了消息确实是真的之后。左良玉立刻出城。他清楚。这个情报有没有价值。全在于要赶在朝廷知道之前也就是袁焕上奏此事之前。
路上。左良玉就把事情想了个通。也就是把这个情报卖给谁。他要把情报送给吏部尚书王永光。
王永光和袁崇不对付。这是前提;王永光是吏部尚书。歪歪嘴就可定他的升迁荣辱。这是关键。
入的城来。左玉一路打听快就找到了王永的府邸。
左良玉不雏儿。道这个门口守门的给个七品官都不换他也真下本。一出手就是三十两银子。给守门的俩大哥买碗茶喝。
门子有职业道德。拿了这么多钱。当然要把事情办利索。他们是见不到王永光的。还要通过总管才行。门子给了总管十两银子然后把左良玉的要求详细说了。
左良玉的要求简为来匆忙。没有准备贴所以他要求门子。在禀报时。一定要说辽东都司左良玉拜见尚书大人。
这很重要。为事先没有把礼物送过去。王永光很可能不见他。
送礼是有套路的。不是抬着银子。拿着珠宝直接过来那么简单。那太俗。也非常危险。这种事只有在强大的魏公公当政时才短暂出现过。现在强大的魏公公走了。事情就又恢复了常态。复了高雅。
送礼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最常见的还是送画。
京城里自然有很多经营字画古董古玩店。这其中有些店还兼营点别的副业。替人送礼。
想要送礼的人先找到这样的古玩店。说明想送大官多少银子之后。古玩店的老板就会告诉应该送一张某画家的画。
收下银子后。古玩店老板会到那大官的家里。用这笔银子买下这位官员收藏的那幅画。后再将这画交给那个想要送礼的人。
到时。只要这位想要送礼的人捧着这幅很雅致的。没有丝毫铜臭味道的礼物登门。完璧归赵。送礼的事就高雅的完成了。
这一刻。不要说左良玉没银子。就是有。时间也来不及。所以唯一的希望就是王永光对袁崇焕有足够的兴趣。会因为“辽东都司”这个头衔见他一面。而如果再进一步。要是王永光对“左良玉”这个名字有些印象那就更好了。
对兵变的处理结果。的那些大兵和吏部没有关系。但处理的官员自然要给吏部做个报备如果王永光对袁崇焕足够感兴趣。就很可能记住他的名字。那样一来。王永光见他的机会自然就会大增。
稍微有点遗憾。王永光虽然对袁崇焕兴趣。但就是因为太有兴趣了。所以现袁崇焕的事是能避则避。因为袁崇现在太他姥姥的风光了。他受不了那个刺激。
王永光不知道左良玉是谁。但一听管家说到“辽东都司”四个字时。他稍微愣了一下。然后下令让来人进来。他要见一见。
左良玉的外貌和气度都是很打人的。王永光也不例外。尤其是这等人物一进来。立刻跪倒在的。给他大礼参拜。王永光一眼就对这个辽东都司有了好印象。
“小人左良玉参见书大人!”在的上。左良玉一面咣咣头。一面中气十足又诚惶诚恐的高声说道。
王永光更满意。他道:“你起话。”
“谢大人。”左良玉起身。叉手谢道。
又看了一会儿。王永光问道:“你叫左良玉?”
“是。大人。”
“你是辽东都司。到我来干么?”
眼含悲愤。左良玉恨恨的道:“大人。小的现在已经不是都司了。”
“哦。怎么回事?”王永光的兴趣更大了。这个左良玉来找他一定和袁崇焕脱不了关系。他不愿意知道袁崇焕有什么好事。那坏事自然就更渴望知道了。
左良玉道:“大人。就在前几天。因为兵变时。小的没能约束部下而被袁崇焕以此为由免职。”
看了左良玉一眼。王永光问道:“那又如何?”
左良玉再度躬身。同时放低声音。道:“大人。小的发现袁崇焕与奴酋皇太极有勾结。”
“什么?”虽然知这都是鬼话。但意识决定屁股。光本能的就大感兴趣。
“大人。小的已经确定无误。袁崇焕正在与皇太极商量什么。皇太极的使者都到了宁远。被袁崇焕藏了起来。”
一听说是这事儿。王永光大为泄气。他道:“京城里现在也在传这事儿。”
“什么?”左良玉吃了一惊。虽然他说这事儿用了个“藏”字。但实际上。袁崇焕并没有刻意隐瞒。所以他知道皇太极的那个使者今天刚到。可京里为什么就已经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