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分析(上) (第2/3页)
,孙传庭叹道:“袁大人当真是了不起!”
孙传庭这是话里有话,陈海平默不作声,静静听着。
孙传庭又叹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海平,人也可以如此吗?”
陈海平愣了一下,随即就明白孙传庭说这句话的意思。这个大舅哥确是牛人,总能想到一些别人想不到的东西。
这个想法确实是妙!
淮南之橘和淮北之枳,指的是那六个派往辽东的太监刘应坤、纪用等人。
用脚趾头想也知道,这六个衔魏忠贤之命而来的太监会是什么好货色,但奇怪就奇怪在这,这六个太监非但没有捣乱,反而起了大用,更难得是领头的太监纪用竟然亲冒矢石,亲自上城头指挥。
这其中当然可能有其它各种因素,但袁崇焕的作用绝对是主导的,六个太监的变化,尤其是纪用,必定是受了袁崇焕,以及袁崇焕带领下的辽东军民的激励所致。
陈海平记得,那一世有人写了一部《袁崇焕评传》,说袁崇焕是一团火,能感染和激励他人。
袁崇焕确实是一团火,在极端困难的局势下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但是,但是,还是那句话,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袁崇焕也是如此。
陈海平可以压下对任何别的人、事、物的好奇心,但对袁崇焕不行,他早已吩咐过王仲然,责专人打探有关袁崇焕的一切。
他手里有世界上袁崇焕最详尽的资料,陈海平觉得袁崇焕几乎那儿都好,公正、无私、廉洁、勇敢,待人热诚,有能力、有干劲、有主见,认准的事情就不计个人生死荣辱,坚持到底。
袁崇焕可以说是一个缺点极少的人,但没有人是没有缺点的,袁崇焕身上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太有主见太自信了。
过犹不及,袁崇焕让自己的主见和自信蒙住了眼睛。或者,也可以这样说,袁崇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