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痛快 (第2/3页)
下,陈海平的目光凝注在袁崇焕的奏疏上,他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袁崇焕胸中无尽的喜悦之情。
这样的袁督师两三年之后就会变成汉奸吗?如果不是,那么是谁把袁崇焕变成汉奸的?陈海平眼中闪动着阴冷至极的光芒。
消息传来,六月初五,皇太极屡攻锦州不可,伤亡惨重,不得不撤军。
随后,又有更详细的消息陆续送到。
初九日,皇太极乘夜进军,轻取右屯卫城,直奔大凌河城。(m)
十一日,皇太极率两黄旗和两白旗兵为中路,直趋大凌河城;大贝勒代善、二大贝勒阿敏,贝勒硕讬及总兵官、固山额真等,率两红旗和镶蓝旗兵为右翼,直趋锦州;三大贝勒莽古尔泰率正蓝旗兵为左翼,直取右屯卫。
大凌河城时未竣工,守兵撤往锦州。左翼莽古尔泰率军逼近右屯卫,时城也未竣工,守军逃遁,奔向锦州。八旗军轻取大凌河、右屯卫两城后,三路大军,会师锦州,距城一里,四面扎营。
此时,总兵赵率教、太监纪用驻守锦州,八旗兵将至时,前线各处堡垒尽皆撤兵,都归入锦州,各地坚壁清野,合力御敌。
这时,建奴又故技重施,将台堡降卒二千纵还锦州,但赵率教坚拒降卒,不许进城。
十二日,赵率教和纪用派守备一员、千总一员,缒城而下,到八旗军大营,商谈议和,为的是拖延时间,以待援兵。
皇太极冀望锦州不战而降,轻取胜利,便以礼接待来使。皇太极对锦州来使强硬地表示:“尔欲降则降,欲战则战!”并给纪用、赵率教写了回书,称:“或以城降,或以礼议和。”
信带回后,迟迟不见复,皇太极下令攻城,锦州激战,终于爆发。
赵率教后来奏报称:“……分兵两路,抬拽车梯、挨牌,马步轮番,交攻西、北二面。太府纪用同职及总兵左辅、副总兵朱梅,躬披甲胄,亲冒矢石,力督各营将领,并力射打。炮火矢石,交下如雨。自辰至戌,打死夷尸,填塞满道。至亥时,奴兵拖尸,赴班军采办窑,以木烧毁,退兵五里,西南下营”。
是日,八旗军攻城不下,受到重大损失,后退五里结营。此后,城里与城外,议和与兵锋,尔来我往,交替进行。
十三日,凌晨,八旗军以骑兵围城,环城而行,却不敢靠近城垣。皇太极三次派遣使者到城下说降,都被赵率教拒之城外。赵率教站立城上,对城下的后金使者说:“城可攻,不可说也!”
皇太极得报后,传令攻城,但攻城之举,徒然增加伤亡,别无所获。皇太极再发劝降书,用箭射到城里,连射数封信,城里均无反响。
十五日,皇太极遣使至锦州太监纪用处,往返议和者三。纪用亦遣使随往,提出八旗军派使臣到城中面议。皇太极命绥占、刘兴治往议,但锦州却闭门不纳。
十六日,纪用遣守备一员、千总一员,又到皇太极帐下,说是昨个天阴,不方便开城延入,今日可于日间来议。
皇太极求和心切,再遣前二人,随使臣回锦州,但明军仍闭城不纳,且赵率教凭城堞高喊:“汝若退兵,我国自有赏赉!”又令二使臣随同绥占、刘兴治赴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