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功 (第2/3页)

因为调查这件事而出现任何意外,那都是他不能允许的。

    实际上,除了因为一点历史上的好奇心之外,陈海平对辽东发生了什么事根本不感兴趣,对辽东的间谍活动几乎没有,他不想改变历史,他要让历史按原本的轨迹运行。

    对努尔哈赤是怎么死的,孙传庭和陈启立更不感兴趣,一丝一毫都没有,对他们而言,努尔哈赤就是一个死人而已,一个建奴怎么死的有什么可重要的。

    孙传庭道:“努尔哈赤虽然悍勇,但究其里不过是一个强盗头子,如果他再活几年,那用不着我们打他,建奴也该完了。袁大人击退建奴,守住宁远,是立下了不世之功,但无意中打死了这个老奴,却是天不竟袁大人之全功。”

    这话,陈海平深以为然。

    后世有人评价这段历史,说孙承宗才是真正影响大势的第一等的人物,而袁崇焕只是二等,陈海平这是不太公正的评价。

    身处这个时代,陈海平方才真正意识到,对明末形势发展影响最大最深远的,袁崇焕是第一人。

    关于这个评断,不须谈及其他,只筑城宁远和守住宁远就足矣。

    实际上,就是因为宁远的存在,明朝和清朝的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的时间至少推迟了十几年。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宁远,或是宁远落入后金手里,明王朝全线退守山海关,那会是个什么形势?

    明廷全线退守山海关,即意味着明朝对后金不再有直接的军事威胁,后金只需少量军力扼守宁远沿线,便可以当明朝不存在。如此一来,没有了明廷的压力,后金就可以毫无顾忌,从容地整顿辽东,全力统和漠南蒙古和征服朝鲜。至于毛文龙的东江,那就连台面都上不了,提都不须提。

    此外,还有一点也至关重要,那就是对漠南蒙古和朝鲜在心理上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漠南蒙古和朝鲜,甚至是毛文龙的东江,抵抗之心势必大幅下降,而投靠后金的自然势必大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