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善人 (第2/3页)
了,将来的成就不可限量。
李开富本来不信,但王元程说了要他干什么之后,他将信将疑,最后还是赴任去了。一句话,王元程交待给李开富的使命就是到江阴去当大善人,做个活菩萨,造福江阴百姓。
怎么造福百姓呢?这还真是个问题,因为江阴不穷。
江阴是个水城,将近百米宽的护城河环绕着城池的四周,内城河贯穿于城池的南北、东西。内城河连接着护城河,护城河的北端通龙须河、黄田港,直达长江,南端连通运粮河、应天河,直达太湖。
江湖河相通的水系给江阴带来了便捷的交通和商机,使江阴成为了南北货物转运的枢纽,这也就自然让江阴商贾云集,给这个小城带来了不小的财富。
李开富来了之后,他发现这里的人大都是以围绕着这些云集而来的商贾为生,没有什么实业,即便有,规模也很小,产生的财富有限。于是,李开富来了之后先开了一家叫天富号的铺子,然后又以天富号的名义在当地开设丝厂棉布厂,大量招收江阴子弟。
天富号开的丝厂棉布厂与别处的不同,他们对工人特别好,不仅薪酬高,而且平等相待,不受丝毫的歧视。
因为这种全新的风格,江阴人知恩图报,工人们干活的积极性特别高涨,人人都努力勤奋工作,把工厂当作了自己的。如此一来,本来在这方面无足轻重的江阴竟然以丝绸和棉布打出了名号,以致到江阴的客商越来越多。
人需要机缘,地方又何尝不需要机缘,江阴人抓住了自己的机缘。
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丝绸棉布质量好,价格公道,客商就愿意来买货,而买货的客商多了,反过来又刺激更多的人投资开厂,而规模大了,成本自然就会下降,使得江阴丝绸和棉布的竞争力就跟着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