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百二十四章 林丹(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一百二十四章 林丹(一) (第3/3页)

,攻破大安堡,守将阵亡,城池被洗劫一空。

    八天时间,声东击西,气势如虹,十年的韬光养晦换来了一朝华彩的亮相。

    这一年,林丹巴图尔二十四岁。

    这一次的一鸣惊人,让所有人刮目相看,影响极为巨大而深远。对于蒙古各部的直接影响是鄂尔多斯、土默特等部又开始恢复对汗庭的朝贡,而大明朝廷也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崛起于北方的年轻可汗,蓟辽总督薛三才用八个字否定了十年前对于林丹汗的评语:“虏中名王尤称桀骜”。

    第一次的精彩亮相让世人知晓了年轻的大汗已经成熟,是一个任何人都不可小视的强者,但这才只是刚刚开始。林丹巴图尔最先向世人展现了他的肌肉,随后又向世人证明了他的头脑和肌肉一样强健。

    出山的第一刀砍向明朝,林丹巴图尔的真正目的只是希望用这个方式告诉大明皇帝,我是有实力的,对付我的办法,最好是和平。林丹巴图尔眼前需要的是和明朝贸易,求得互市来增进自己的经济力量。而他长远所要的,是重新统一蒙古,成为像成吉思汗和达延汗那样真正的天可汗。

    林大巴图尔明白,阻止他实现理想的,不是那个认为“长城之外非我土也”的大明王朝,也不是蒙古内部那些割地自雄的诸侯们,而是在自己的东边,那个在白山黑水已经越来越强大的女真人。

    出于这个整体的战略,在和明朝这一次交锋之后,林丹汗马上停止了军事行动,并于次年向明朝派遣了使节,希望互市,而明朝虽然认为他不好对付,但毕竟天朝的面子拉不下来,没有同意。

    虽然明朝没有同意,但林丹汗没有意气用事,他没有再次举兵,逼迫明朝,而是他耐心地等了一年。

    万历四十五年,林丹巴图尔再次派出使者,送还俘虏,希望互市。此时,努尔哈赤已经建立了大金汗国,明确打出了向明朝复仇的旗号。在边关上同时出现两个强敌,明朝再糊涂也不会做这种事,于是,终于同意互市。同时,为了和林丹汗一同对付后金,明朝对于林丹汗的赏赐也一次比一次多。

    林丹汗获得了和明朝稳固的联系,在经济上有了强有力的保障,他可以集中精力整顿内部,面对后金了,形势堪称大好。但就是在这么一片大好的形势下,林丹巴图尔却犯了一个无可挽回的,甚至可以说是致命的错误。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