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百一十七章 大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一百一十七章 大事 (第3/3页)

坚固,挖地窖不会崩塌。因为这两点,山西最适合存储粮食,能够历久弥新。山西的大商户家家储粮,多者达百万石。每有大商家开窖之日,商贩云集,热闹如集市。

    “少爷,要储多少?”有人问道。

    “能储多少,就储多少。”手一挥,陈海平不容置疑地说道。

    众人还在消化陈海平的话。显然,今后他们的土地、粮储、店铺等等的主导权都要交出去。虽然这已经无可避免,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他们都无法拒绝,但一切来得太快,他们都还需要一个适应接受的过程。

    “大家饿了吗?”就在众人消化吸收的时候,陈海平忽然笑着来了这么一句。

    众人都不明所以地看着陈海平。

    抬起双手,陈海平轻轻击了三掌。随着掌声,门开了,走进来了一排的漂亮姑娘。每个姑娘手里都托着一个方盘,方盘里放着一小碗米饭、一碗猪肉顿粉条和一杯清水。

    姑娘们大方礼貌地把方盘放在众人面前,然后躬了躬身,转身离开了屋子。

    这时,陈海平也坐下了,他拿起筷子,端起碗,然后对众人道:“大家尝尝,看看味道如何?”

    众人不解,但都知道陈海平这么做必有深意,随后他们就惊奇地发现,碗里是什么菜,他们竟然不认识。

    拿起筷子尝了尝,嗯,味道还不错,感觉滑滑的。第一次尝鲜,和陈海平一样,众人很快就把饭菜水全部送进了肚子里。

    见众人都吃完了,陈海平又拍了拍手,姑娘们又进来把方盘拿了出去。

    “诸位,大家一定奇怪刚才吃的什么,我告诉大家,那叫粉条,是用番薯做的。番薯这东西,大家有人可能知道,有人可能不知道,我现在给大家介绍一下。番薯可以在最贫瘠的土地上生长,产量也高,我在这儿试种了两年,平均亩产都在一千五百斤以上。”

    至此,众人都明白了陈海平的意思,这是陈海平送给他们的又一份大礼。

    “少爷,这粉条的产量如何?”程可望问道。

    “一千五百斤番薯可以产三百斤粉条。”

    有人忍不住“哇”了一声,这真是一份了不得的大礼。

    “诸位,今后的事情非常庞杂,难免有磕磕绊绊的事发生,如果发生了这样那样不愉快的事,如果不太严重,我希望大家相互体谅。而且,今后不明的花销会越来越多,大家心头也难免会有所疑虑。我刚才请大家吃这顿饭,就是再次向你们表明,我不在乎自己挣多少银子,也不在乎你们挣多少银子,我在乎的是做事。”

    做到这个份上,陈海平确实仁至义尽,众人相互看了看,都站起身来,异口同声地表明了态度。

    自此,一个庞大的政治、军事、经济集团正式成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