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百一十七章 大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一百一十七章 大事 (第2/3页)

    孟广全这话一说,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对准了陈海平。

    淡淡一笑,陈海平道:“我既然提出来了,就是要现在就创立,但有一点我跟大家说清楚,这个是国家行库,顾名思义,它不完全是私人的,在股份方面,国家要占五成,当然,国家会按比例拿出同样的本金。”

    众人有点发晕,陈海平解释道:“在将来,我是我,国家是国家,这将是严格区分开来的两码事。”

    虽然一时还很难转过这个弯来,但众人都还是相信陈海平的话的,所以尽管凭空少了五成的份子,大家却也没什么不满,何况这本就是天外飞来的大肥肉。

    “诸位,我们要把所有需要的力量整合在一起,今后将逐步成立一个个小组,专门负责处理一项项的事情。比如如何构建国家行库、培训将来所需的人才,以及如何制造纸币,防止假冒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陈海平继续道:“还有,我们将来需要大量各方面的人才,如种植、养殖、冶铁、造船、火器等等,总之,我们现在就要从全国各地收罗各种各样的人才到我们山西来,为此,不管花多少钱,下多少努力都要做好这件事。但是,所有的这些事都有一个宗旨,就是要低调,不能张扬,要悄悄地做。”

    “诸位,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我们想要实现这一切,没有比拳头更重要的了,所以这第三件事就是要练兵。”

    众人虽然都是商人,但也几乎都是饱读诗书的,一听陈海平说的“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立刻就觉如饮纯酿,妙不可言。

    这两句诗都是出自杜甫,上句出自《偶题》中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下句出自《重经昭陵》中的“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陈海平把这两句放在一起,立成千古佳句,妙不可言。

    陈海平没有注意到这些,他继续道:“练兵是同样的宗旨,也要低调,但怎么做呢?一句话,就是把我在这里做的复制到各位的地方去。我会派人到各地去全权负责这件事,大家只要配合就好,所有的花费全都算到总的支出当中。”

    “诸位,现在我要说最后一件事,这件事就是粮食。天大地大,没有粮食大。近二十几年来,天候一直极为反常,长江以北灾情不断。如果持续下去,如果江南同样爆发大灾荒,到时的情形将不堪设想。但是,坏事有时候也是好事,我们爆发大灾荒,那塞外草原的情形只有更加不堪,而这将大大加速我们对草原各部的影响力度。”

    静默片刻,陈海平手一挥,肃声道:“我们要储粮,大规模地储粮。诸位,这也许是上天给我们的机会。我们山西产粮虽少,但我们却有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的得天独厚之处。我们有储粮之地,也有买粮之钱。”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土层密实,非常干燥,储物不腐,非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