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五章 苦难 (第3/3页)
易守难攻,可进可退的地理形势,丰饶的物产和发达的手工业,强悍的民风,再加上几个朝代苦心经营的坚固城池,这几种因素汇集起来,决定了山西具有一个自成一体,小而全的社会环境。
外敌来犯时,它可以据险自守,长期不依赖外界,自给自足,独立存在。又可以在条件具备时,主动出击,影响中原政权。谁占据了山西,谁就拥有了逐鹿中原的基础和资本。这种既能独善其身,又可兼济天下的战略优势,在历史上成就了许多政治家的宏伟抱负,或建一姓王朝,或成千古英名。隋末李渊李世民父子、北齐高欢父子、后唐李存勖、后晋石敬瑭、后汉刘知远和刘崇兄弟,他们都是从晋阳起家的。为此,晋阳有龙城之说,其东北的系舟山就是龙角,西南的龙山、天龙山是龙尾,而晋阳就是龙腹。
山西的形势、山西人的顽强、历史和传说,种种因素加在一起,终于为山西带来了大难。宋太宗赵光义灭掉北汉,取得晋阳之后,一把大火烧掉了这座千古名城,并铲平了系舟山的山头,拔了龙角。
随后,赵光义派大将潘美在唐明村重建新城,就是太原。为了钉破龙脉,潘美在修城时只建丁字街,而不修十字路。
宋朝,开启了中原王朝病态般的怕人造反的先河,而这也就可想而知,对山西的控制会严格到何种程度,这从赵光义为了降低太原的政治影响而下令限制太原科举取士的名额就可见一斑。
开启于宋朝的这种控制又在元朝得到了空前的强化,元朝皇帝把山西视为腹地,派驻了大量的驻军施以至为残酷的统治。
到了本朝,怕人造反的心态比宋朝更是变态。
经过三个朝代,六百多年的改造,山西人终于是彻底地变了个样。但是,山在,水在,人在,文化在,这种改变不论多么彻底都是不可能绝对泯灭的。现在,这一刻,陈海平用他的话、用他展示出来的力量化作了一柄锐利无比的铁椎,刺透了这些山西人的被重重包裹着的,他们自己都早已遗忘了的那颗心。
“少爷,您让我等做什么,就请吩咐。”一个四十多岁、黑红脸膛的壮汉躬身说道。壮汉也是大同的豪商,孟家的主事者孟广全。
这时,所有人都站了起来。陈海平伸手示意,让大家重新落座。
众人落座后,陈海平道:“再说具体事情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个人。”随后他转头向着门口喊道:“来人。”
话音未落,王仲然从外面走了进来。
王仲然走到身旁,陈海平道:“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王仲然王先生。诸位,王先生是名符其实,真真正正的大英雄,大豪杰。他有个外号,叫杀人王,是当年在朝鲜杀倭寇杀出来的……”
对王仲然而言,虚荣心早已成了狗屎,但这一刻,随着陈海平的讲述,他的腰板却越挺越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