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章 思古 (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章 思古 (下) (第2/3页)



    与任何的骚人墨客思古幽情都不同,陈海平的感触深而厚重,他远远就勒住了马头,向这千古雄关仔细眺望。

    “少爷,你瞧,真是壮观!”石头的性子就是有点直,认死理,但绝不是个粗人,而且还识文断字,这都是跟陈海平一起混的结果。

    西城城头,城楼巍然凌空,古朴厚重,苍凉雄奇,蔚为壮观。

    这个时候本罕有行人,这两人也很奇怪,但好在这里虽是雄关,却早已不是门襟森严的军事重地,验过关跌之后,士兵就放行了。

    为了方便的需要,陈海平拿出一两银子请了个导游。导游是个老兵,一两银子在手,嘴角就咧开了。

    城楼内塑有杨家将群像,出了雁门关外数十里,在怀仁县的黄花梁脚下的金沙滩就是当年杨业父子舍生忘死的地方。

    进到城楼,站在群像之前,陈海平默默肃立。

    气氛变了,变得肃穆,变得森严,老兵的嘴角归位,神态也变得肃穆,变得森严。

    这里,还有东城门外的纪念武安君的靖边祠,在后世都被鬼子毁了,陈海平的脸变得愈加肃穆、森严。

    转到东城,伫立城头,寒风凛冽,望着城外的无限关山,陈海平心血沸腾: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首唐代诗人李贺《雁门太守行》气势雄浑、苍凉、豪迈,写尽了这一刻陈海平的心情。

    忽然,陈海平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他感到似乎缺了点什么,但缺了什么呢?似乎就在心头,但又抓不住。

    想着想着,陈海平的眉头松开,他终于想到缺什么了。这里缺一幅对联,缺“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的对联。

    写这副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