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六章 分歧(上) (第2/3页)
等着共和国来接收而已。
所以,张海洋上将才会不管.不顾的,朝着天津进。只要从义和团手中接管走天津,共和军在京津一带,就有了一个相当不错的后勤基地。当然,还不仅如此。一旦控制住天津,四国联军舰队在大清境内的唯一基地就将丧失,四国舰队就没有了后勤基地,就无法长时间跟共和国舰队周旋。当然,他们也可以跑到小鬼子那里或者老毛子那里进行补给。可是,路途遥远不说,那边能不能提供如此大量的物质还不一定呢。还有一点,一旦占领了大沽炮台,四国联军舰队在渤海湾内已经没有了立足之地,相反,共和国海军却有了更大的周旋空间,海战的天平,将进一步倾向于共和国。
张海洋上将自然知道,联军总司.令温特上将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联军在中国人的地盘上作战,在后勤上本来就处于劣势。之所以现在他们的后勤还没有出现问题,一来是清军实在不堪一击,他们耗费的弹药并不多;二来么,他们还有海军作后盾,可以从别的殖民地运来物质。可是,一旦天津被占,他们的海路被断,而与共和军的战斗,他们就算人数再多,也别想着短时间内取胜,到头来,后勤很可能就会出现问题。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温特上将.根本就没有必要带着六十多万部队北上。以清军和义和团联军的战斗力来看,只要十万八万左右的军队,就完全可以达到作战目标了。之所以把四**队全部带上,一来,是向清政府显示一下兵威,好尽快压清政府签订对他们有利的条约,同时,也不让清政府的那些统治者有机会跑出北京;二来么,天津有德意美奥四国十二万部队守着,应该已经足够了。这四**队虽然明摆着是一付坐山观虎斗的样子,可是,要是人家打上门来了,他们却不敢应战的话,会被其它国家的人所耻笑的。身为一个大国,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他们应该不会避而不战的。
只是,没有想到,中华共和国宣战以后,这四个国家.竟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避战,而且,还应中华共和国的要求,把驻天津的所有部队以及侨民都撤了出去,使得天津城整个儿变成了空城。四国的举动,完全出乎温特上将的意料之外,可是,这种政治层面上的事情,却不是温特上将所能解决的。没办法,温特上将只能把事情上报,让各国的元自己解决去。
这一解决,就解决了好几天的时间。政治上的事情,.可不是三句两句就可以办完的。英法俄日等国元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手段,费尽了口舌,最终也没有办法改变德美意奥四国的决定。当他们不得不向中华共和国宣战的时候,德美意奥四国已经开始了撤军行动,并且,进行得非常迅。等政治解决无效、开始准备重夺天津的战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