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谅山战役(三) (第2/3页)
是有点儿不放心的样子。战场上局势一向千变万化,更何况对方的指挥官可是中国人啊。以战略水平而论,在整个世界上,能够高过中国人的民族的确是有点儿少。不外别的,中国可是一个文明古国,历史久了,经历过的战争自然就多,对战争进行的研究也自然多了起来。当欧洲人还处于蒙昧状态时,中国人就已经出现了过几万甚至于几十万、上百万人之间的大规模战争。自打四年前被中国人打败之后,朗威利就开始研究起以前看不起眼的中国古代战争著作,他现,要真论起战略水平来,别的国家跟中国人根本就没得相比。任何一个中**人,只要不那么无能,只要不是靠裙带关系升官的,都会仔细地研究一下《三十六计》、《孙子兵法》之类的文献,并且把学到的东西加以应用。如果搁在欧洲,这些军官都可以算得上是大师级的人物了。
共和军中没有通过裙带关系上.位的军人,对面的吴旺达能够升到少将,肯定凭的是自己的实力。一个有实力的共和军将军,是绝对不能够轻视的。扣马山的这种微妙地位,吴旺达肯定是看在眼里的,如果他针对这种微妙地位设计一些战术的话,很可能会让自己吃了一个大亏,甚至于出现最坏的情况,那就是,象巴外山上的那一万名殖民地部队一样,即没有起到真正的阻拦菲律宾部队的作用,又全军覆没,没有对谅山城的防御作出一定的贡献。
卫兵送上来了可口的烤肉和.正宗的法国红葡萄酒,可是,朗威利吃起来却索然无味,他现在的全部心思都放在考虑要如何安排扣马山上的那两万名士兵身上。撤,还是不撤,这真是一个难以决定的问题。当第三杯葡萄酒下肚的时候,朗威利终于做出了决定,就算面对着被吴旺达两面炮击的不利局面,可是,比起谅山城内增加了两万守军来,还是相对要有利一点儿的。
看了看手表,已经是十八号早上七点五十分左右.了,朗威利连忙站了起来,叫来了参谋,叫他们立刻派出传令兵,以最快的度赶到扣马山上,要求殖民地部队在中午十二点以前撤回到谅山城内,参与整个谅山城的防御。至于激进派军官的反对么,现在是战争时期,他是指挥官,他的命令高于一切,用不着听这些没有吃过苦头的人的豪迈之语。
算了算,这个时候撤退,应该还来得及吧。菲律宾部.队前天和昨天刚刚打完了两场激烈的战斗,虽然伤亡不是很重,可是,身体上的疲惫却是难免的,他们就算要动对扣马山和谅山城的进攻,起码也得休整上一两天。而且,菲律宾人想把火炮全部送到巴外山的山顶上,没有一两天的时间也不大可能。毕竟,当昨天战斗结束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他们想送火炮,只能在今天白天进行。而不从山顶阵地,而从地面直接炮击谅山城的话,起的作用不是很大。原因挺简单,巴外山的地势连绵起伏,能在短时间内构筑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