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蜇伏 (第3/3页)
起太多的波澜,共和国的消息,也极少再上世界报纸的头版头条了。偶尔会有一些报纸报道说,共和国海军又歼灭了多少艘日本军舰和商船,给日本鬼子带来了多大的损失。仅此而已,共和国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展国民经济上。八月十九号那天,西方国家的联合压制,让刘一飞等人深刻地认识到,这个世界上,没有实力是不行的,是无法真正让中华民族崛起的,要想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完成推翻大清的重任,只有先把自己的实力壮大了再说。
一**七年一月二十号,共和国再次成了人们关注的中心。这一天,共和国外交部长林文彬在华盛顿,与美国外交部长签订了《华盛顿条约》。条约规定,共和国以五千万美元的价钱,从美国人手中购买到阿拉斯加,同时,共和国还承诺,双方加强在军事方面的合作,共和国将以最优惠的价钱,把手中的新技术卖给美国人。
此条约一出,轰动了整个世界。几乎所有的人,包括共和国国民在内都认为,一向精明的刘一飞做了一笔亏本生意。阿拉斯加是美国佬在一八六七年以七百二十万美元的价钱从俄罗斯人手中购买来的(其中二十万美元是手续费),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美国的国务卿西华德做了一笔级赔本买卖。正因为如此,美国人极力拖延支付款项的时间,拖到最后,这块陆地面积达一百四十八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达二十四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几乎是分文末付白得来的。这个地方虽然大,可是,冰天雪地的,在美国人眼里,这地方简直一无是处,别说七百万美元了,连七十万美元都不值。直到一**七年年底,也就是现黄金以前,这里的居民也只有两万多而已,平均每七平方公里一个人。
《华盛顿条约》的签订,让美国人大感满意。他们纷纷称赞西华德的先见之明,也是,当时一文末付的阿拉斯加,这一回竟然卖出了五千万美元的高价,如此大的收益比,这年头,无论啥生意都比不上了。由此,被美国人讥讽为“西华德冰箱”的阿拉斯加这回换了个名字,叫做“西华德印钞机”了。
只有如刘一飞等从末来穿越来的人才知道,这个阿拉斯加有着多么重要的地位。这不仅仅只是一个资源宝库而已,这还是共和国在美洲存在的依据。有了这个桥头堡,一旦局势有变,共和国就可以对加拿大甚至于北美大陆动攻势,那收益,怎么讲都不为过。对他们来说,花五千万美元就卖到这么一块宝地,简直赚大了,单单那上面的资源,就够后世子孙享用不尽了。能够弄到阿拉斯加,可以说,刘一飞是使尽了坑蒙拐变的手段。他对美国人的心态十分了解,运用各种手段在媒体上造舆论,最终导致了这笔让双方皆大欢喜、同时也让后世的美国人悔恨终生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