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二十章 喜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二十章 喜讯 (第2/3页)

前的两次试飞,都没有引起西方国家的注意。共和国有意识地把西方各国的外交官安排在山清水秀的新竹一带,而在其它地方,则对洋人进行某种程度的控制,使得他们不能如在大清那样,想上那儿就上那儿。飞机试验场以及其它高精尖武器的实验,都是在飞来峰下的小块平原上进行的。飞来峰及周围几十公里内,严禁外国人进入,就连山高林密的台湾西部,也不允许外国人随意进出,这就保证了武器研制的秘密进行。就拿此次低空轰炸直升机来说吧,三次试验,都是在台湾西部一带进行,洋鬼子们一点儿风声也没有得到。

    而且,由于活塞式动机获得了进展,其它武器装备的研制也大幅度加快,特别是,轻型坦克的研制,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只等着测试了。活塞式动机只有七百马力,以这样的功率,想研制出重型坦克是可以的,不过,性能必然受到影响,特别是度和战斗半径,肯定会大幅度减少。而且,现在外国佬根本就没办法生产出相应的陆战利器来,再加上炼钢厂生产出来的钢材还没有完全达到要求,所以,对坦克的研制,侧重于轻型方向。一来,是为了打下扎实的基础,为以后研制更多更重的坦克做准备;二来么,现在共和国运输力量有限,这种新型坦克可以较快地送上战场,对地形的要求也不是很严格,正适合现在共和国的需要。

    轻型坦克的重量只有十吨,最高度四十公里,以二十公里度巡航的话,作战半径可以达到两百公里。这样的性能,跟后世的那些坦克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就算跟原世界二战初期的坦克比起来,差别也太大了。但是,对现在的各国陆军来说,这样的性能已经完全够用了。

    这种轻便型坦克的产量不大,一个月约为二十辆左右,如果充分挖掘潜力的话,一个月完全可以达到五十辆的规模。不过,由于这种坦克是过渡型的坦克,预计的产量不是很大,按刘一飞的计划,能够达到三百辆就够了,没有必要扩大产量。这种型号的坦克只要能够应付几年的战事就行了,等过了这几年,这种坦克只能充当训练坦克使用,有个三百辆就够了。再说了,现在共和国所需钢材都是从外国进口来的,并不是王卫国他们所需的钢材。用这种钢材来建造坦克,防护能力差了点儿。既然这样,倒不如先建小型的算了。这种坦克,对抗海军的大口径火炮自然是不可能了,就算是陆军一百毫米以上的火炮,它们的装甲也挡不住。不过,一百毫米以下的火炮,倒是用不着太放在心上。特别是现在世界上强国所使用的陆战火炮大部分是七十多毫米口径的,这种坦克正好适用。

    有了坦克,装甲车自然也少不了了。此次生产的仍然是轻便型装甲车,装甲薄了点儿,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