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建国(下) (第2/3页)
不仅是展工商业的需要,也是保家卫国的需要。因此,王卫国还专门命令,公路的等级要求是世界上最高的,所有的桥梁,并且保证能够通过四五十吨重的车辆。有了这条道路,刘一飞就可以在几个小时之内,把手中的坦克和自行火炮派到任何地方去,而不是单单只靠有限的直升机运力。
第二条政策,共和国提倡西学,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将筹集巨资,在省内修建大量各级学府。凡国人皆有受教育之权力,皆可以免费就近入学。
第三条,外交政策方向,共和国希望与各国以平等之地位和平共处,共谋展。共和国不承认列强强迫清政府签定的各种不平等条约,并且,有足够的能力,捍卫中华民族的利益。
第四条,共和国认为,大清政府**无能,对外丧权辱国,割地赔款,事洋人如父;对内残酷镇压人民的反抗,极尽剥削之能事,致使民不聊生,国势日微。大清政府已经不能再担挡中华民族的合法代言人,因此,共和国不再承认大清政府的统治,并将倾全国之力,驱逐鞑虏,复我中华。
同时,王卫国还向日本国呼吁,要求日本国派出代表,前往共和国商谈赎回俘虏事宜,并且尊重中国人民的选择,承诺不再侵犯中国的利益。如果日本政府一意孤行的话,共和国并不惧怕跟日本政府再打上几场花莲战役。
天降祥瑞的刺激,再加上共和国领导人在建国大典上的强硬讲话,使得国人的民族情绪高涨。台湾南北,终于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在共和国副总统刘永福的带头下,所有的人,都把脑门后面那根丑陋到了极点的辫子割掉,扔到历史的垃圾堆里去。
借着东风,王卫国向全国人民出呼吁,要求国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加强国家的建设。台湾本就是个经商气氛浓厚的富裕省份,有钱人多的是。而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