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部楼兰妖耳 第一卷晴空怒云 第四话流脑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部楼兰妖耳 第一卷晴空怒云 第四话流脑话 (第2/3页)

帮忙打听打听,兴许能有着落。”于是司马灰开始整理行装,其实身无一物也没什么可收拾的,简单准备之后就要独自动身上路。

    谁知罗大舌头得知此事。虽然重伤未愈。却不愿留下来养伤。硬要跟司马灰一同回国。他实在是在缅甸呆够了。又惦记着蹲牛棚地老父罗万山。一天也不想多留。

    司马灰见罗大舌头已能下地走动。又征求了阿脆地意见。在得到肯定地答复后。就同意带罗大舌头返回中国。

    在命运地十字路口上。每个人都作出了不同地选择。但每一条道路。都如同是面前这座云封雾锁地高黎贡大雪山。存在着太多地未知与变数。四人毕竟生死患难一场。又知各自前途未卜。说不定这次分手即成永别。临别之际难免心情沉重。都是沉默无语。正应了那句古话。所谓黯然**者。唯别而已矣。

    司马灰却不气短。他见气氛压抑。就揽住众人肩头说:“大伙别都垂头丧气地。咱们这不是还没死人吗?将来若能重逢。想来会有别样心情。”说罢招呼罗大舌头动身上路。一路离了“佤帮”。直奔中缅国境线而去。与大多数从缅甸逃回国内地人命运相同。司马灰和罗大舌头除了安全检疫之外。肯定还要接受各种审查。好在夏铁东地事情已经翻案了。在此一节上。没被过多追究。但司马灰与罗大舌头在缅甸折腾地动静不小。甚至连国内也对这些事也有所知闻。因此并没有如他们预想般被发配到农村进行劳动改造。而是被关送到长沙远郊一个砖瓦场进行监管。白天干活。晚上办学习班写材料。把在缅甸地所作所为。不分大事小情。都必须原原本本详详细细地落在纸上。至于今后是继续关押还是下放。都要经过有关部分层层核实调查。等作出结论之后才能定性。

    司马灰没想到审查会如此之严。甚至连给家里人写封信都受限制。基本处于隔离状态。完全无法与堂兄取得联络。现在唯一能来看望他们俩地。只有以前地同学夏芹。

    这些年夏芹地父亲早已升任副司令员。她在参军后也被分到了军区总医院工作。同司马灰、罗大舌头一别数年。三人音容相貌都有很大变化。但昔时情谊未改。此刻重逢都是惊喜万分。心头百感交集。

    夏芹先是抹了一会儿眼泪,责怪说:“你们俩可太有出息了。当初哪来的那么大胆子?跑到越南被人抓住还不老实,又从农场逃到缅甸去了,在外边胡闹了好几年,怎么现在还知道要回来?”

    如今回到中国,轰轰烈烈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尚未结束,司马灰和罗大舌头嘴里说话也不得不换个频道,再不敢自夸其能,只得感叹道:“别提了,那时候年轻不懂事啊。犯了盲动主义的错误,给世界革命造成了损失,现在真是追悔莫及。好在已经悬崖勒马认识到错误地严重性了,如今做梦都想重新投入到祖国人民温暖的怀抱中来,所以你回去跟你爹说说,能不能想点法子给我们俩从这捞出去?”

    夏芹说:“你们啊,先好好在这关着吧,要不然又该上房揭瓦了。”她又提及父亲夏副司令员很挂念夏铁东的下落,想从司马灰和罗大舌头这里打听一些消息。当年夏铁东被人诬陷要行刺周总理。如今早已澄清了事实,家里却一直联系不上他。

    这件事真把司马灰和罗大舌头问傻了,心里像是被人用刀子戳了一般,可也不能一直隐瞒下去,就以实情相告,可还是把夏铁东被政府军俘虏活埋的情况抹去,说成是遇到伏击被冷枪打死的,死的时候很突然,没什么痛苦。夏芹初闻噩耗。忍不住失声痛哭。

    司马灰请求夏芹帮两个忙。一是给那些死在异国他乡地战友家里写信通个讯息,再有就是去看看阿脆地家中还有什么人。日子过得怎么样。

    司马灰和罗大舌头对此事原也没抱太多指望,在夏芹走后,罗大舌头又被告知其父罗万山两年前因病去世,二人更觉沮丧,继续日复一日地在砖瓦场苦熬,交代材料也不知道写了几十万字,不由得十分焦躁,实在是没招可想了,只好决定不顾后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