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变动 (第3/3页)
他就变的极是小心,经常会小心地问我,以后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如今既然这个时代已经发生了如此巨变,那么我是否有什么打算?
可是我又哪里知道,这个时代变化之后,我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命运,历史已经按照一个轨迹向前行驶了,我又如何能把握的住它的方向?他问完问题后,常常会换来我一脸的迷惑。
他只得放弃了再问我这样的问题,而开始钻研起后世的一些政治举措,特别是对于那个社会保险,极是感兴趣,曾经激动的当时就想要把这件事给提出来,跟人商议,如何推行,还好我极力劝住,一再警告,现在的中国,推行这个政策,基本上是找死,我当初在少数的工厂里这样施行还可以,若是大范围推广,只怕就要出乱子了。
他细想了之下,也有些明白,这件事不能操之过急,只得按下那个心思,而是每日跟那些同窗,或是同僚打成一片,共同探讨着变法之后,大清的一些变化,以及变法之后,哪里地方,不易施行,倒让他们捣腾出了一个名单,那就是适宜先进行新法推行的地点。
虽然《中华帝国宪法》已经颁布,可是好些地方,也并没有完全按照这部宪法来施行新法,所以,这就让光绪极是头疼,他希望他的新法能够顺利推行,可是却又遇到了当初第一次变法时,所遇到的阻碍,这让他极度的不舒服,以前还可以找借口,说是太后一党在暗中扯他的后腿,现在,太后已经不在了,新法却还是举步维艰。
史靖平他们几人拟定的这些地方,包括了广东、福建、江苏、浙江,还有台湾,这些沿海省份,因为这些省跟洋人打交道的时间最长,而且当地的百姓,对于新事物的接收也是比较快速的。
内陆省份,史靖平他们极是精明,选择的全部是小地方,比如什么荷泽啊、新乡啊之类的地方,原因无他,他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那就农村包围城市,这让我极是哭笑不得,可是光绪却很是赞同。
我摇了摇了头,虽然觉得有些胡闹,可是却又希望他们能做出点什么成就来,而且,江苏划入他们的名单,也有些胆大,这个地方,很多势力,盘根错节,最不好啃。
可是当最后光绪拍板之后,一件让我吃惊的事情,也随之而来,那就史靖平竟然要调任江苏学政。
我有些怔住了,光绪若是有心要史靖平变法,要嘛就应该是督抚一个级别的职位,为何要给个学政?但是紧接着,又下了一道旨意,那就,张佩纶出任江苏巡抚。
我和载沛都只觉得目瞪口呆,光绪的这道旨意,是越过军机处发下的,让人措手不及,就是陈阁老父子,也是受了惊吓,认为光绪此举太过仓促,同时上书劝戒,可是光绪并不打算收回成命,又接着任命了铁良为布政使,良弼为按察使。
这种安排,极是反常不说,也一点都不合规矩,可是他却满不在乎,载沛后来细想了一日,只觉得可乐,只怕也只有这种安排,才能震的住南京的那一帮牛鬼蛇神吧,于是也不在深究,还去劝了陈阁老几次。
听过载沛的分析之后,我稍稍有些明白,叹了一口气,道:“皇上若是早些有这样的心思,只怕我们大清,也不至于拖到了现在,才能开始施行新法,还得要先选好地方了,才敢有大的动作了。”
载沛摇了摇头,道:“若有那么多的早知道就好了,也罢,这一次,咱们便配合配合他,也是无妨,这是正事,只要不是胡来,咱们便什么都依着他就是了。”
“也行,反正如今咱们也不能再分心跟他内斗了,正好,把精力省了下来,专门应付日本和朝鲜那边的事儿也好。”
“袁世凯还kao的住吗?”载沛有些不确定地道:“当初依我的意思,他若要自杀,由着他便是,为何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将他救了下来?”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