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再向前 (第2/3页)
可是若是太过惊世骇俗,他也会有些吃不消的。
“父亲,儿子去德国时,格格曾经跟儿子讲过一个故事。”
“哦?什么故事?说来听听。”陈宝箴有了一些兴趣。
“几十,德国皇帝的父亲,威廉一世曾在波茨坦建立了一座行宫。一次,他住进了行宫,登高远眺波茨坦市的全景,但他的视线却被一座磨坊挡住了。皇帝大为扫兴,认为这座磨坊“有碍观瞻”。”
“于是,他派人与磨坊主去协商。打算买下这座磨坊,以便拆除。不想,磨坊主坚决不卖,理由很简单:这是我祖上世代留下来的,不能败在我手里无论多少钱都不卖!皇帝大怒,派出卫队,强行将磨房拆了。”
“倔犟的磨坊主向法院提起了诉讼。让人惊讶的是,法院居然判皇帝败诉。并判决皇帝在原地按原貌重建这座磨坊,并赔偿磨坊主的经济损失。皇帝服从地执行了法院的判决,重建了这座磨坊。”
“数十年后,威廉一世与磨坊主都相继去世。磨坊主的儿子因经营不善而濒临破产。他写信给现在的皇帝威廉二世,自愿将磨坊出卖给他。威廉二世接到这封信后,感慨万千。他认为磨坊之事关系到国家的司法独立和审判公正的形象。它是一座丰碑,成为德国司法独立和裁判公正的象征,应当永远保留。便亲笔回信,劝其保留这座磨坊,以传子孙。并赠给了他6000马克,以偿还其所欠债务。小磨坊主收到回信后,十分感动。决定不再出售这座磨坊,以铭记这段往事。”
“当时格格曾说:‘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屋子可能很破旧,屋顶可能摇摇欲坠;但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他的千军万马也不敢跨过这间破房子的门槛。这才应该是百姓最基本的权利,是他们生存的权利。’”
“父亲,虽然一时之间,也许百姓们会不明白,但是,总有一天,他们会懂的,如今各地的识字班报名的人数,已经越来越多了,这是一个好现像。”
“哎。为父老了,你们总是说什么自由、民主,可是我们这一代,已经是没有那个精力去把它闹明白了,但是,你们也应该知道,这种作法,就是把你们自己放在火上烤着。一个不好,只怕就要说,你们是在造反了。”
“父亲,您多虑了,如今大清的局势,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些事情,已经是完全不用担忧的了,不会有人再说我们是要造反了。”
“汉人不会说,满人呢?我可听说了,他们对于废除奴隶的事情,极是不满,虽然那些旗奴,如今好些都有了身份,可是对于那些旗人来说,旗奴是他们现在,唯一还能抓在手里,并加以利用的了。”
“父亲,这件事情,我和王爷已经仔细商量过了,以前不敢说,但是现在,却是必须要把这件事进行到底的了,若是我们再不强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