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229章 胜利背后 (第1/3页)
只慈禧,光绪已经激动到手脚都不知道应该往哪儿放t的在书房里踱来踱去,翁师傅也是满面红光,他们从未想过,有一天他师徒俩可以这么昂首阔步的在这紫禁城走路。
但是所有的人在看到后面所付的一句,日军在平壤战场几乎被全歼,两万余人,最后只余十余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慈禧和翁师傅的心里都有些寒意冒了上来,他们心中都有些害怕,这个胜利虽然让他们振奋,可是这个结局却也让他们害怕,他们害怕洋人。
可是洋人还未发难,却已经有人抢在洋人之前发难了,徐桐上奏,把在平壤一战中的所有军官全部给参了,所抓的正是对于日军的屠杀,认为袁世凯、宋庆等人,在完全优势的情况下,没有对日军进行围困,甚至不接受日军的投降,而是将想要投降的日军全部都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格杀,有干天和,有失我中华泱泱大国之风范。
跟风参奏的就有三十几名官员,皆是文官,个个把儒家都给搬到了大殿上,跟慈禧、光绪较上劲儿了,要求一定要严惩袁世凯几人。他们已经完全的忽视了,正在大街上奔走相告,互传喜讯的百姓们,他们也完全了忽略了,中国难得的一次胜利,他们甚至以死相迫,要求慈禧和光绪严查袁世凯、宋庆、聂士诚等人,他们为了能搬到孚亲王府,甚至忘记了,日本人也是在前不久,才向各国投诉中**队在平壤进行了一场屠杀,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他们已经站到了日本人的一方。
慈禧和光绪都有些目瞪口呆,他们以一种不可思议的表情,看着这一份份奏章,光绪退缩了,他手足无措的看着翁师傅,希望他能拿个主意出来,翁师傅想的最多的是,皇上不能失去这些大儒们的支持,皇上若是要亲政,就必须要这些儒官站出来支持。
于是又一种奇怪的现象,出现在大清的朝廷之中,慈禧等太后派极力要保全在朝鲜战场上的各位将士,而在战前,一直叫嚣着要打出大清威风的皇帝却沉默了,站到了徐桐一干人的一边,于是慈禧以前暗中力挺的势力,此时成了她自己的绊脚石。
这么大的事情捅了出来,朝廷之上,喊杀声一片,可是民间的舆论一片哗然,所有的报纸,毫不留情的开始抨击着以徐桐、崇绮为首的一干老硬派死顽固份子们,甚至有报纸直呼徐桐为汉奸、卖国贼。
更有老百姓在夜里,摸到徐桐、崇绮等的家门口,倒夜香的倒夜香,倒垃圾的倒垃圾,甚至从他们门前过的百姓,都会忍不住冲着他们的门口吐一口浓啖。而军队的不满也达到了顶峰,各地将领上奏参徐桐等人,在大清大胜之时,却投靠倭人,帮倭人扫清我大清打败日军的有功将领,根本就是通敌卖国。
各地的学生们也组织了起来,到各地衙门口静坐示威,要求严惩通敌叛国的徐桐等人。很快的洋人们也做出了反应,这正是他们希望看到的,日本保皇派的人早已乐的翻上了天,各国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